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指控对韩寒发出“死亡威胁”证据不足

(2012-04-19 06:56:15)
标签:

韩寒

死亡威胁

杂谈

分类: 社会视点

    前几天,经认证的韩寒乐队的微博账号“亭林镇独唱团”发博表示,韩寒遭受某网友死亡威胁:“某网的vip博主,倒韩派的主力黄麟向韩寒和韩寒的父亲发出死亡通牒,并向网友征集韩寒的行踪。已经从造谣构陷的网络批斗发展到了焚烧图书破坏公物,最终走向了人身伤害。韩寒出席公众活动甚至连个陪在旁边的助手都没有,情况令人堪忧。”

    在“亭林镇独唱团”发的微博附带截图图片上,可以清晰看到,一个名为“司马不迁”的某网VIP博主写道:

    “本人郑重声明:公权力如果不介入调查人造韩寒事件,韩寒父子在半年内(时间从本声明发表之日起,到2012年10月15日止)如不从实招认造假行为,不向全国人民公开道歉,超过此期限,我将采取史无前例的激进方式……”

    “亭林镇独唱团”还在微博上透露,“韩寒留的读者交流邮箱,他的车队,他的合作方,甚至外方老板都收到了威胁邮件。我们了解韩寒,他绝对不会请保安保镖之类的,外人都说他有团队,其实出门参加活动都是自己拎包,最多带上领航帮个忙。真不知道这些倒韩派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所谓“死亡威胁”,似乎只有一句“我将采取史无前例的激进方式”。但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其实谁也不知道,只是“亭林镇独唱团”把它定性为“死亡威胁”,似乎证据不足。

    围绕方韩之争,许多人分成“顶韩”、“倒韩”两大阵营。而且似乎大家都很认真,都有一种不把对方压下去不罢休的劲头。

    有这样一件事很说明问题:

    有一位年轻朋友是个文人,一次,他与自己的老师、一个文学刊物的女主编就方韩之争进行讨论。年轻朋友属于倒韩派,他认为,社会正义是最主要的,有那么多证据证明围绕韩寒存在一个团队,具体来经营韩寒的事业,而且韩寒最早出名,韩父与《萌芽》等杂志的关系,疑点重重。应该把这些事情说清楚,即便有团队,大家也可以理解,但是一定要诚实。

    女主编属于坚定的挺韩派,认为,韩寒是当代青年的一个表率,是在庸俗社会环境下的一个另类,是知识分子的良心。对于他的指责,纯粹是捕风捉影、子虚乌有。倒韩派倒了这么长时间,也没有抓住有说服力的证据,说明韩寒是清白的、无辜的。

    年轻朋友认为,在韩寒问题上,重心是真实、诚信,考验的是知识分子的良心。有那么多媒体,比如网站、报纸、杂志都站在明显有问题的韩寒一边,其实这就是一个利益链的关系。比如网站需要韩寒不断有新话题增加点击率,出版商需要韩寒出书增加自己的图书发行率,即使过去一向标榜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南方周末》、凤凰卫视等,在这件事上一直站在韩寒一边,那是不愿意得罪一大批支持韩寒的所谓“公知”,而给自己带来名利两方面的损失。方舟子不管有些事怎么过头,但是在这件事上,维护的还是社会正义和诚信。当那么多“公知”在这个问题上因为利益或者因为惧怕庞大的韩寒粉丝团的谩骂而集体失语时,说明社会的拜金主义、无理性是何等的吓人啊!

    女主编认为,韩寒在学校不是个“好学生”,而能成为一名出色的作家,是对于显性教育制度的反动,他作为一名赛车手,而同时不断发表有分量的言论,抨击时弊,是现代青年应该效仿的榜样。对于韩寒的攻击,是对于跃跃欲出的一代新青年的打压。作为知识分子,必须保卫韩寒,不要让这个青年榜样被妖魔化。那么多网站、报纸、杂志,那么多有名的知识分子,有那么多普通人都站在韩寒一边,正说明韩寒是正义的,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都不能战胜的。一个知识分子理应站在韩寒一边,与那些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歪风邪气作坚决的斗争,而比应该随波逐流,不加思索地站在大多数的对立面上,像狂犬一样没有理性地对韩寒进行无端的指责,仙人板板,这是龟儿子的做法。

    年轻朋友表示,自己不会放弃自己的意见,因为自己要坚持社会的正义和诚信,坚决要站在倒韩派一边。

    女主编则说,小子,告诉你,我就是喜欢韩寒,即使韩寒的出名真有问题,他真有团队操作,我也喜欢他。道不同不相为谋,你小子以后不要想在我的杂志上发表一个字的东西。

    结局就是这样不好,师徒二人竟然为了韩寒而反目成仇。

    话说回来,关于对韩寒的“死亡威胁”问题,我觉得韩寒一方有些神经过敏了。对韩寒进行任何形式的威胁都是不被社会允许的,因为韩寒是一个公民,有个人人身自由不容侵犯的权利。

    但是,“将采取史无前例的激进方式”,不说明那个人要去杀韩寒或者其家人,我倒是觉得他有自杀以“警示”世人的倾向,应该“保护”的反而该是这个人。至于“焚烧图书破坏公物”,如果他抢夺书店、图书馆里面韩寒的著作进行焚烧,自然是有破坏公物的罪名,不过如果他自己买书烧着玩,那就是他自己的事情,顶多说他污染环境。

    如果认为受到“死亡威胁”,第一时间要报警,而不是公而告之,似乎这个对策有些“过”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