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挑剔《金陵十三钗》,挑剔张艺谋

(2011-12-21 06:19:10)
标签:

娱乐

张艺谋

中国

金陵十三钗

南京大屠杀

分类: 社会视点

    挑剔《金陵十三钗》,挑剔张艺谋

    《金陵十三钗》正在热映,许多喜爱张艺谋的粉丝义无反顾、欣喜若狂地感受老谋子带给他们的视觉盛宴。六亿打造的大片,准备获得十亿的票房,老谋子不愧是中国电影第一人,大手笔,好气魄啊!

    然而,我是一个挑剔者,对于任何别人说好的东西都要先了解一番,尤其是经常拿出自己的实验品如《三枪拍案惊奇》等来喂粉丝们的张艺谋的东西,更是要三审而后吃。

    克里斯蒂安•贝尔,一个据说在美国还有些名气的美国演员,是这部影片的男一号。让我很困惑,甚至很气愤。

    说实话,我不是一个死硬的民族主义者,应该说还是一个国际主义者,但是,我对于我国导演拍摄的关于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无一例外地把视角表现在外国人身上,是非常非常不以为然的。从《屠城血证》、《南京大屠杀》,到《南京南京》等,里面总是有除了被屠杀的中国人,还有作为刽子手的日本鬼子(尽管日本鬼子也是外国人,但在这里我们就当他们不是人,是魔鬼)之外,总爱找一些见证大屠杀的外国人的形象。

    似乎是说,如果不是有这些诚实的外国人——并且使高贵的西方人——看见日本鬼子在作恶,那南京大屠杀是不是真的,我们还真不好说清呢。就好像日本人蛮横地说;“南京大屠杀是世纪最大的谎言。”而我们的导演们则可怜巴巴地说:“不是,就不是。当时有西方洋人大爷都看见啦。不信,你看看《金陵十三钗》。”

    不知道是中国外交没有自信,还是中国导演没有自信,抑或大多数中国人没有自信,从一开始,我们就应该斩钉截铁地怒斥日本人:“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不容狡辩。”

    中国的国力已经逐渐强大,但是,一些人的奴性似乎还没有脱去,后殖民的思维还很顽固。

    当然,其实张艺谋不是那样的人,他之所以选一个看起来很奶油气的外国人来当主角,是要走国际化道路。

    走国际化道路,是中国电影人二十多年的梦想啊!自从外国大片开始引进中国,中国导演也希望自己的影片走向国际。所谓走向国际,指标是获得外国电影大奖,最好是奥斯卡外语片奖。比如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等等,都有过这样的美好希望。另外一个指标是赚外国人的钱。淡然,这个指标有些太奢侈。

    导演们想,走国际化道路,最简洁的办法是找些外国演员来当主演,让外国大爷大娘们有个好印象,于是,类似的实验纷至沓来。很早的时候,有一部叫《兰陵王》的奇特的电影,我们就请了一位印第安血统的美国明星当主演,而且里面的台词类似“精灵语”,属于一种生造的音响。后来打入国际,但是外国人不买账,而且很奇怪地问:“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拍这么奇怪的电影?我们看的莫名其妙。”而中国电影人很委屈地说:“俺还以为你们外国人喜欢看这么国际化、这么有深度的影片呢。”外国人心里想:你们就忽悠傻子吧。

不知道张艺谋是想钱想疯了还是怎么地,原来的《红高粱》《秋菊》里面没有一个外国人(日本鬼子不是人,当然也不是外国人),却受到了世界好评,如今的《金陵十三钗》加上一个外国二流子的形象,外国人就会高看你一眼吗?怀疑,怀疑。

    以往,张艺谋影片的看点是画面,因为他本来是美工出身,对于画面的运用那是中国第一。但是因为以往大家批评他不注意讲故事,此次就把《金陵十三钗》这个严歌苓创作的故事来拍摄,弥补自己的不足。用意很好,但是其实是两头不讨巧。除了美国演员,里面的十三钗简直就是符号,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有很出色的个性特征。唉,可惜了严歌苓的小说啦。

    不知道美国人会不会因为克里斯蒂安•贝尔的面子,把奥斯卡外语片奖授予老谋子,对此,我是信心不足的。

    据一位花了75元看《金陵十三钗》的朋友说,影片放映到一半,周围鼾声一片。她旁边的男士不停地打着哈欠,只是为了礼貌才没有进入梦乡。想来视觉盛宴太多了,也有审美疲劳啊。

    有人说,张艺谋凭借自己的名望,不断让粉丝们当自己的试验品,把各种恶搞的或者不是恶搞的东西塞给大家尝尝。我的朋友就是一位忠实的品尝者,尽管有时候她也流露出不满,但是,谁知道张老师的下一步影片到底是不是传世之作呢?接着看吧。

    六亿啊!不是个小数。

    美国电影是一个产业,良性运行的产业。每一部电影大片都是经过一番细致的论证。而中国呢,大片,意即大导演拍的砸钱的片。

    大导演有号召力吸纳资金做实验,而那些年轻的导演怎么办?难道要么等大导演死光才能出来,或者完整地继承大导演的衣钵才能脱胎为大导演才能出来吗?

    我爱中国电影,我尊敬张艺谋老师,但是,我还是要挑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