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安平谈稿,多蒙长城将军书画院衡水分院院长柴宏女士帮忙。在一次工作餐时,谈起姓氏文化,柴院长问我柴姓源自何处。我当时有些语塞,因为只记得柴姓出自某位帝王之后,但到底是炎帝系、黄帝系、颛顼系还是帝喾系,一时想不起来了。
回来查了一下资料,才搞明白这个问题。柴姓从祖源上讲,属于炎帝一系。
炎帝,姜姓。传到商末周初的时候,这一系的代表人物为姜太公。后来周王把姜太公一家分封到齐国。从齐国姜姓衍生出高姓,这我在前面已经论述过了。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890e490100ei3a.html
到孔子的年代,孔子收了一个学生,名叫高柴,高柴就是柴姓的祖先。
高柴,字子羔,又称子皋、子高、季高。他比孔子小三十岁,是卫国人(一说是齐国人)。据《论语》等记载,高柴身高不满五尺,孔子认为他憨直忠厚。
子路在季孙氏那里当官,举荐高柴去做费邑宰。孔子怕高柴不能胜任,就劝阻说:“这是害了人家的儿子啊!”
鲁哀公十五年,卫国发生政变,当时子路、高柴都在卫国当官,孔子闻讯叹息说:“这场内乱,高柴能回来,子路怕是回不来了。”
果然,高柴见情况不好,急忙逃离卫国,路上碰见子路,就劝子路不要回卫国宫里去。但子路拒绝他的劝阻,结果回宫遇害。
高柴素以尊老孝亲著称。任卫国狱吏时,不徇私舞弊,按法规办事,为官清廉,执法公平,有仁爱之心,受到孔子的称赞、民众的赞扬。
他为人性格直爽。子路认为他忠厚纯正,能守孝道,并善于为吏治理百姓,视之为好友。
他的孙子名高举,后来以祖父的名“柴”为姓,改称柴举。柴举,是第一个姓柴的人。
五代时期,后周皇帝郭威无子,就过继内侄柴荣为嗣,柴荣当了后周皇帝。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夺的就是柴家的天下。《水浒传》里小旋风柴进,也是后周一脉的龙子龙孙。
下图,左起第一人为柴院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