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是夏至,从那时到昨天中午,北京的天气还是说阴不阴,说晴天空总是有一层浮云,但空气中湿度较大,临界桑拿天的情况。
昨天下午4点半左右,城区的上空开始乌云密布,天地间的主色调变成了黑色。路上的汽车早早开了车灯,而近期一直大量徘徊在主要路口的交警、交通协管,纷纷往家赶,把交通信号完全交给自动化控制。
刚开完一个会,我看天色昏暗一片,空中是浓浓的水系精灵(在魔幻小说里学习的这个比喻),就想赶在倾盆大雨下来之前回家,但感觉一下,知道有些来不及了。
从单位到家,骑自行车的时间在25分钟左右,而我估计大雨下来,不会超过10分钟。
果然,到4点40左右,大雨如注,电闪雷鸣,北京城入夏以来最强的降雨开始了。
这次雨的特点是雨大、风小、雷声小,属于实实在在的降雨。考虑到麦收已经完成,俺这个农民出身的人,对于这场大雨充满好感。
路变成了河,车好像是船,大雨形成雨幕,在路上车灯前尤其明显,办公室的玻璃外面也结成水珠的花纹。我想,龙王爷肯定是大显神威,尽忠自己的职责。而路两旁的树木,枝叶来回摇晃,似乎在接受苍天的水的洗礼和恩赐。
以往这种强雷雨,是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是昨天却不同,过了20分钟,天不那么黑了,雨稍微不是那么激烈,可还是很大。
该去接孩子了,我收拾雨具,照平时的习惯,骑车接孩子放学。
我有一件蓝色的雨披,能把我连人带自行车包裹的严严实实,再带上一顶鸭舌帽,就全齐了。下楼来,看下班的人们都躲在门厅里,我大步走出去,穿好雨披,打开车锁,骑上车,在大雨中前行。
雨中骑车的感觉,一个字:爽。
小时候在农村,感觉经常有这种大雨,大雨过后,小河里的水就满了,我们就可以下河抓鱼、游泳去了。几十年后,这种雨很少了,而家乡村前的小河也早就干涸了。
在雨中,丰富的水分子,浓浓的水系精灵,让我振奋;路上,尽管路口没有交警、协管,可是开车的人比平时更守规矩,车不是很多,没有一个闯红灯的。自行车就更少了。走到德内大街,除了我,就看到两个骑自行车的人,一个学生,这男孩身上没有雨衣,而是十三中的校服,昂首挺胸地淋雨在路上骑行;还有一个三十多岁的成年人,也是上身只穿一件马甲,下面一条裤衩,潇洒地骑车如同在雨中散步。跟人家比,我的全身披挂,显得很没有风度。
主路两旁,积水汇成了小河,德胜门地势比较高,以它为中心,“河水”四处流淌。我穿了一双皮凉鞋,小心地不让水溅上。
到了学校,把孩子从课后自习教室接出来,我把早就准备好的一套雨衣给孩子穿上。本来可以叫我们家司机开车过来接孩子,但是,我觉得孩子将来肯定要自己经风雨见世面,这点风雨一定要适应,就还是用我的自行车来接吧。这是对孩子的锻炼,也是对我教育思想的锻炼。
我们顺利地回到家,在单元门口,我叫起苦来:单元门前,有大约10公分的积水,这是暴雨后经常形成的情况。来不及想什么办法,我把自行车停在单元的台阶下,让孩子上台阶以免湿鞋,而我的脚一落地,就觉得凉爽和无奈,我的皮凉鞋啊,保护了一路不被水打湿,可是到最后一刻,终于泡进水里,湿啦。
今天早晨,雨还在下,尽管不是那么大了。
多么难得的一场大雨啊!我为你鼓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