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衣带水”的解释

(2011-06-07 20:34:29)
标签:

陈朝

长江

玉树后庭花

一衣带水

文化

分类: 读书札记

    过去读书报时,经常读到“一衣带水”这个词。但是因为以往没有受过老师对这个成语的专门教导,所以我也从来没有认真研究过这个词的意思和来源。只知道这个词,一般是专门用来针对像日本、菲律宾、印尼等与我国隔海相望、关系还不错的国家关系来说的。想来是说离得不远,就像一家人一样。

    但是,我总是在读的时候,读作“一衣带水”,从中间断开读。

    今天,突然对这个成语较真起来,一定要搞清楚它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一衣带水的解释是:水面像一条衣带那样窄,形容一水之隔,往来方便。

    经考证,此成语出自《南史陈纪下》:“隋文帝谓仆射高颎曰: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

    其故事背景为:南北朝末年,杨坚(隋文帝)取代北周称帝,建立隋朝。他有志于统一中国,在北方实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政策,国力大增。而当时长江南岸的陈朝后主陈叔宝却十分荒淫,不理朝政。虽知道杨坚有意南征伐,他却依恃长江天险,丝毫不以为意。

    隋文帝的重臣、仆射(相当于总理)高颎建议:“江南庄稼比江北成熟得早,在他们收获季节,如果我们扬言出兵,他们一定会放弃农时,屯兵防守;等他们作好准备,我们便不再出兵。这样来几次,他们便不会相信我们真出兵了。等他们不作准备,我们再突然真的出兵渡江,打得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另外,江南粮食不像我们北方屯积在地窖中,而屯积在茅、竹修建的仓库中,我们可暗地差人前去放火,连烧几年,陈国的财力就会大大削弱,灭掉它也就容易得多了。”

    隋文帝采取了高颎的计策,经过七年的反复骚扰,于公元588年冬,下令伐陈。隋文帝派晋王杨广为元帅,而军队实际指挥权由高颎掌握,率领五十万大军渡江南下。

    出发前,他对高颎说:“我是天下所有老百姓的父母,哪能因为一条像衣服带子一样狭窄的长江的阻隔,而不去拯救陈国那里的老百姓吗?”

    隋军向陈朝的都城建康发动猛烈的进攻,荒淫无道的陈后主还在《玉树后庭花》的乐曲里醉生梦死。隋军很快就攻下建康,俘获了陈后主,灭掉陈朝。

    后来,“一衣带水”的意思由原指窄小的水面间隔,泛指为江、河等水面不足以限制人们的交通与交往。

    “一衣带水”中,“衣带”是个名词,要连读,整个应读作“一衣带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