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书生到虎将》出版座谈会日前举行

(2011-01-16 15:16:00)
标签:

董占林

山海关

某集团军

韦统泰

从书生到虎将

文化

分类: 读书札记

114,由济南军区某集团军、总装备部司令部秘书局、解放军出版社、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共同主办的传记文学《从书生到虎将——韦统泰将军》(逯守标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一书的出版座谈会在中国北京航天城召开。

参加座谈会的领导、评论家及主办方代表包括作品传主、九十三岁高龄的原国防科委副主任韦统泰老将军、八十八岁的兰州军区原副司令员董占林老将军、总后勤部原政治委员张文台、司法部原纪检书记岳宣义、某集团军副军长吴建初、集团军后勤部长胡武帅、某集团军原副军长卢政、原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社长凌行正、装甲兵工程学院副院长吴玉金、防化研究院副院长韩东军、某集团军原后勤部长孙振乾、国防大学教授李凡、部队评论家汪守德、陈先义、总装备部司令部秘书局局长柴金利、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副会长董保存、解放军出版社副总编张良村、作者逯守标、责任编辑钱庆国等。

开会之前,大家先参观了一下航天城,看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的录像,到著名的、正在工作中的卫星测控指挥中心参观,到航空历程展览馆看了许多实物展览。有些东西,是一般的参观者所不能看到的。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失重模拟训练的大水槽。讲解员说,这是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失重训练水槽。看完展览,见多识广的解放军报文化工作部原主任、著名文艺评论家陈先义由衷感叹:“看了这展览,才知道中国人为什么敢牛逼!”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八十八岁的董占林老将军。对于董占林这个名字,我是很熟悉的,在《四野征战纪实》中,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抗战胜利后,八路军曾克林部挺进山海关,先与苏联军队会师。当时山海关还在日军手里,八路军和苏军各派一个代表,一同进山海关逼迫日军投降。当时,八路军的代表就是侦察参谋董占林。他一身军装,一支驳壳枪,和苏军的一个尉官进了山海关,递上我方的促降书。日军以上级有命令必须向国民党军投降为名,企图拒绝投降。董占林大义凛然,强令日军必须天黑前投降,否则就要武力攻城。结果,日军不得不乖乖投降。每每读书到此,我都热血沸腾,想象气壮山河的董占林一定是一位身材高大、智勇双全、威猛无比的壮汉。但见到董老将军,才发现他比我还矮些(我也只是男士中中等偏下的身高),估计当年大概和我现在一样高。但是,看八十八岁的老将军从一楼到三楼,再到二楼,又到三楼,中间只是因为室内温度高才坐了几分钟,精神矍铄,就知道当年他身材虽不高,但是肯定是百步的威风,万丈的杀气(跟评书上学的此评价)。

座谈会召开,由总装备部司令部秘书局局长柴金利主持,接着是各主办方领导吴副军长、张副总编等讲话。

接着,九十三岁的韦统泰老将军谈了自己的感想。尽管这么大的年纪,但是他思路清晰,口齿清脆,虽然会议室没有扩音器,但是老人家说话底气很足,朗朗的笑声在室内回荡。

后面是首长及专家发言。八十八岁的董占林老将军说话也是底气十足,谈起往事,两个老人还互相开起玩笑,韦统泰说自己当年没有少批评董占林,董占林回击说自己当年没有少给他提意见,那时的上下级关系非常单纯、非常民主。

张文台、岳宣义等也做了发言。大家从各个方面对作品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一致认为这是一部视角独特、真实感人,值得更深入研究的作品。有些专家的发言,我都贴到博客上了。作者逯守标同志也做了发言。

最后,大家认为,这次座谈会非常独特,因为它体现了我们军队许多很久前的光荣传统。吃饭的点早就过去了,大家的发言还在热烈进行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