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还是越早越好

(2010-09-25 06:35:33)
标签:

少儿

孔子

教育心理学

粗声大气

外语单词

教育

分类: 儿童教育

    心理学家宋少卫老师著文《教育绝不是越早越好》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2a2a710100lu04.html?tj=1,读完有不同看法。

    首先,文中提到的事例没有代表性,毕竟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哲学家,都不是教授,而且我们也不会那么早把自己的社会经验灌输给孩子。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有养不教,父母之过也。从孩子诞生,甚至还是胎儿的时候,作为父母的教育就开始了。这是义务,也是人类延续发展的责任。从这点讲,是不是教育越早越好啊?

    其次,对于教育的概念,宋老师界定的狭窄了些。孔子有教无类,那么,小孩子也是所有“类”中的一种了。尽管对于教育儿童孔子也很头痛,说什么“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一般来说大家都把“小人”与“君子”相对应,但是也有专家说孔子说的“小人”就是“小人儿”。孔子说“难养”,但没说不养。孩子开始认识世界时,其吸收知识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家长必须尽一切努力,正确地让孩子多认识事物。教育绝对不是上奥数班、报兴趣班那么简单。而是贯穿家长的一言一行。比如,邻家小女孩刚上幼儿园,说话总是粗声大气,经过仔细研究,才发现看孩子的姥姥是个直爽人,一向说话是老爷们儿模样,侧面向他们提出后,姥姥马上收敛,而宝宝呢,也变得彬彬有礼多了。难道这不是教育吗?

    第三,教育越早越好,但前提是科学、正确、适合孩子的成长,不要带着强烈的功利色彩。比如,现在与国外交往多了,大家都学习外语。如果有条件,在孩子学说话的时候就教一些外语单词,到四岁左右就报一些外语学习班,到不要以考级为目的。这样,孩子到上小学正式学外语的时候,就会顺利过渡,因为他们不会把外语当做一门难学的课程了,而当做与汉语一样的第二语言。

    教育孩子最大的失败,就是家长把自己的期望过重地赋予孩子。宋老师文中提到的那位教授父亲,估计当年《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肯定没有及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