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举案齐眉与维摩诘菩萨说法

(2010-04-12 23:38:10)
标签:

举案齐眉

维摩诘菩萨

情感

分类: 新好男人

    佛经上有这样一个故事:

    佛陀当年在舍卫国说法,一天在路上遇到一个乞丐析婆答里多。析婆答里多满身恶疾,沿街乞讨。见到佛陀,他一副不屑的样子。

    佛陀合掌问候,析婆答里多爱答不理,转身扬长而去。

    有弟子问佛陀:“世尊,这乞丐是什么人?如此无礼。”

    佛陀说:“这析婆答里多本是吠舍种姓出身,因年轻时勤修婆罗门教义,作了国库司库人,故被尊为长者,有了一大片家业,并且仆役无数。本来他应该知足而乐善好施,没想到却造下孽因,致使得到今日苦果。”

    “是何孽因?世尊。”弟子们好奇地问。

    “析婆答里多长者造孽因有六:一、出妻。其妻贤而貌丑,早年为长者生儿育女,辛勤持家,但长者富贵后,全不念夫妻之情,休妻而顺妾。二、抛子。有养必有教,长者贪图美色财物,抛弃正妻,有子不教,甚违人伦。三、纵妾。长者爱色,置外室无数,待小妾胜似正妻。四、贪财。因小妾众多,必以大量钱财方能养之,长者借司库的机会,广为贪污。五、背信。司库者,必为忠信之人,然长者监守自盗,实属背信。六、弃义。长者被人告发,剥夺了家产,他竟身投恶道,明火执仗,掠夺财物。致使身陷监牢,染恶疾而被赶出,流落街头,如今尚不思悔改。”

    弟子问:“似此顽劣之人,我佛能否度化于他?”

    佛陀说:“凡胎生、卵生、湿生者,佛皆可度化。然析婆答里多长者不信三宝,出妻抛子、纵妾贪财、背信弃义,一片无明,非轮回三五次,不足以度化。佛法无边,难度无缘之人。诸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夷、优婆塞,切记人伦之中,夫妻一体,妻无过错而休,大不祥。”

    弟子合掌颂善,顿时天花乱坠。

    佛陀讲明了夫妻关系的重要性,其实在我国,早有诸葛亮娶丑妻的佳话且不说,“举案齐眉”的故事也传诵内外。

    东汉人梁鸿,年轻时家里很穷,但他刻苦好学,学问日深。但他不愿意做官,过着俭朴而愉快的生活。

  同县孟家有个女儿,名叫孟光,皮肤黝黑,体态粗壮。三十岁了还没出嫁。主要原因在于她瞧不起那些少爷的一副娇模样。她自己提出要嫁个像梁鸿那样的男子。父母托人去向梁鸿说亲。梁鸿也听说过孟光的事情,便同意了。

  孟光刚嫁到梁鸿家里的时候,穿戴得不免漂亮些,梁鸿一连七天都不理睬她。到了第八夭,孟光挽起发髻,拔去首饰,换上布衣布裙,开始勤劳操作。梁鸿大喜,说道:“这才是我梁鸿的妻子呢!”

    梁鸿和孟光婚后,隐居在灞陵的深山里。后来,迁居吴地。两人共同劳动,互助互爱,彼此又极有礼貌,真所谓相敬如宾。据说,每当吃饭,孟光总是把饭和菜摆在托盘里,双手捧着,举得齐自己的眉毛那样高,恭恭敬敬地送到梁鸿面前去,梁鸿也举案齐眉的接过来,这样两人才开始吃起来。

    像梁鸿这样的男子,才是值得学习的。另外,佛陀的弟子维摩诘,也值得大家学习。

    维摩诘是早期佛教著名居士、在家菩萨,是古印度毗舍离地方的一个富翁,家有万贯,奴婢成群。但是,他勤于攻读,虔诚修行,能够处相而不住相,对境而不生境,得圣果成就,被称为菩萨。维摩诘为诸大菩萨之代表。直心正念真如,亲证平等实相;见得一切众生心源,具足恒沙烦恼,无量功德。故起方便教化,使一切众生,除心源上之烦恼,显心源上之功德。然其为模范与标准者,须依已除已显之佛。起广大心,证如实相,则能依佛功德为功德也。

  有一次,他称病在家,惊动了佛陀。佛陀特派文殊师利菩萨等去探病。其实,佛知道他只是诈病,所以派去了被誉为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文殊见到维摩诘后,两位菩萨互斗机锋,反复论说佛法,义理深奥,妙语连珠,使同去探访的菩萨、罗汉们都听呆了。一场论战后,文殊菩萨对维摩诘倍加推崇,人们对维摩诘菩萨也更加崇敬了。

    维摩诘是个富有的居士,佛学修养很高,连很多菩萨都来向他请教问法。

    菩萨曾问过维摩诘:“你既是一位大菩萨,却又拖家带眷,怎会自在呢?”

    维摩诘回答:“我母为智慧,我父度众生,我妻是从修行中得到的法喜。女儿代表慈悲心,儿子代表善心。我有家,但以佛性为屋舍。我的弟子就是一切众生,我的朋友是各种不同的修行法门,就连在我周围献艺的美女,也是四种摄化众生的方便。”

  维摩诘即便有妻有子过世俗生活,他也能自得解脱,成就正果。真是值得我们学习。南无维摩诘菩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