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中,说到奸臣第一号人物,那是非高俅莫属了。
在施耐庵笔下,高俅年轻时是个破落户,无才无德,到处惹是生非,被人当“排球”一样推来推去。后来被小苏学士送给驸马王都尉,帮王都尉给端王送东西时,正赶上端王踢蹴鞠,他赶巧踢了一脚,被端王赏识,作为足球明星留到端王身边。后来端王当了皇帝(宋徽宗),他平步青云,半年后当上殿帅府太尉。接着才整王进、整林冲、整宋江,成为《水浒传》里的头号奸臣。
http://t1.baidu.com/it/u=1742462720,1415881744&fm=0&gp=0.jpg(拷贝自百度)
其实,施耐庵对高俅的描写,一大半是歪曲的。
高俅的出身可不是无才缺德的破落户,尽管他是个苦孩子,但他受的教育却是千载难逢,因为他是被千古文豪苏东坡收养的书童。
高俅是个孤儿,饥寒交迫中遇到苏东坡,苏东坡看他很机灵,就收他做了自己的书童。
高俅在苏东坡身边的时候,正好大苏学士大部分时间被谪贬流放,生活贫困。高俅对恩人忠心耿耿,与苏东坡的小妾朝云一起,细心照顾苏东坡的生活。后来,苏东坡又被流放,不忍心让高俅跟自己受罪,就把他推荐给好朋友枢密都承旨王珗。
至于后来因为善踢蹴鞠被宋徽宗看中,到是真事。不过作为皇帝的亲信,当上太尉、开封府仪同三司,可不是半年,而是用了二十多年时间。提拔的根本不算是快。
北宋末年,奸臣当道,吏治松弛,高俅尽管当过苏东坡的书童,受过苏东坡的亲自教诲,但毕竟不是苏东坡,能力有限。他领导的军事部门管理松松垮垮,等金兵第一次南下时,跟着南逃,后来金兵撤退时回汴京,死在汴京。
施耐庵为了刻画一个十恶不赦的奸臣,显出梁山好汉的“忠义”,就把高俅说得要多坏有多坏。
不过大家想想,高俅能在苏东坡身边服务、学习多年,除了有出色的足球技术,文学方面水平肯定也低不了。至于道德嘛,苏东坡德高望重,但怎么样,一辈子宦海沉浮,历尽磨难,高俅借鉴老师的教训,当官平庸,也是在情理当中的。蔡京当权时,表面上是尊重原来苏东坡、王安石的变法思想,但实际上却是完全背离了两位改革家的思路。作为蔡京圈子里的人,高俅担些骂名,也在情理之中了。
所以,我们应该知道,《水浒传》里的高俅,是被施耐庵扣了屎盆子的、妖魔化了的一个人物,而不完全是服侍大文豪苏东坡数年的那位历史人物高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