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尔贾之战后,美军的行动方针

(2010-03-06 09:41:23)
标签:

军事

塔利班

美军

有生力量

马尔贾

阿富汗

分类: 军事大观

    美军及北约驻阿富汗部队发动“共同行动”作战,在上月从塔利班手中夺下了阿富汗赫尔曼德省的马尔贾地区,控制了这个被称为“大粮仓”的富庶地区,并且,把锋芒指向坎大哈——塔利班领袖奥马尔的老家、塔利班最重要的后方。

    强大的美军从战术角度占领马尔贾,甚至进一步占领坎大哈,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因为塔利班缺少战略纵深。但是,交战双方作战目的的是否达成,却不是依靠占领这么简单判断的。因为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

    赫尔曼德战役中,美军消灭塔利班的有生力量不是很多,按孙子兵法上所说“兵贵胜,不贵久”的原则,只是达到了一半的目的。

    而塔利班一开始强迫老百姓不许离开家园,希望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保存自己,消灭美军,其实目的也没有达到。而不管是溃败还是战略退却,塔利班在保存自己有生力量方面,做的还是不错的。并且,在美军占领马尔贾后,连续在喀布尔发动恐怖袭击,把战火转移到敌人的后方,战略上是高明的,但实际效果其实也不是太有效。

    其实,美军下一步进攻坎大哈,结果与占领马尔贾的效果是一样的,未必能消灭塔利班的主力,并且使自己的后方处于更危险的境地。针对塔利班的游击战术,美军的行动方针应该是化被动为主动,稳扎稳打,切实做到占领一处,巩固一处,才能取得战争的主动权。

    决定战争胜负的,是民心的向背。马尔贾占领后,如何在当地培植亲美或亲卡尔扎伊的势力,是关键的事。苏军当年占领阿富汗,不能够培植起亲苏势力,最后不得不铩羽而归,就是教训。

    美军应该树立全心全意为阿富汗人民服务的思想,爱护阿富汗人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方面动用物资解决马尔贾及赫尔曼德山谷地区老百姓的困苦,取得民心,另一方面花重金把当地部落的首领、长老拉倒自己一方,离间塔利班与部落的关系。还有,就是注意在当地培养干部,建立获得当地民众支持的人民政权和由阿富汗人民组成的武装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切断塔利班与当地部落的血肉联系。在马尔贾站住脚后,以逸待劳,等待塔利班的进攻,化劣势为优势,才能取得胜利。另外,切实把马尔贾民众争取过来,在塔利班占领区将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对于下一步等塔利班武装集结时予以重创,做好准备。

    而对于塔利班来说,马尔贾的失守,其实是改变战略的契机。马尔贾由内线变为外线后,原来的武装力量应该采取更加机动的原则,内线外线密切配合,出击美军的重点设施,利用美军兵力不足、卡尔扎伊武装不能用于实战的特点,来回拉动美军,使之疲劳,在美军疲劳中寻找战机。

    这是一场考验双方耐力的战争,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当然,如果有一方能“不战而屈人之兵”,那是最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