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铃铃,不久前的一个傍晚,家里电话铃声响了。
“喂。”拿起电话,我应答道。
“钱编辑吗?”电话那边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哇,陈主任。我马上就听了出来,但是有些不敢相信。因为陈主任家在外地,联系一般都通过手机短信、电子信箱,实在有必要通话就用单位的电话给他打。说实话,工作上的事情还是用公家的设备比较好。自己家的通信工具都要自己付费(包括手机),咱也不是财主,还是尽量省一些好。难道陈主任来北京了?
陈主任是某地党史办的副主任,我习惯称他为陈主任。陈主任人好、学问高,从事史料研究几十年,著述颇多。最突出的,是他是一个好相处的人,在党史办,当副主任多年,带领一帮搞业务的兄弟做过许多史料研究,取得多项成果。当副主任多年,尽管历任主任搞业务的不多,有陈主任作为副主任带弟兄们出力,主任每年总是可以向上级汇报丰硕成果。陈主任业余时间喜好写作,一般主任都心里不高兴,怕耽误了正业。不过陈主任正业很出色,“副业”也有成就,于是,他业余出版、发表的成果也就作为在主任领导下出现的成果,成了领导的成果。有陈主任这个副主任在,几任从上面“下放”的主任不用搞业务,就高升的高升,评高职的评高职。大家说,陈主任真是“最佳搭档”。
陈主任两年前退休了,按说照他的学问、成就,早就该评高级职称了,可是到退休时也没有评上。原因吗,比较简单,就是没有名额啊。有名额得先考虑主任吧。
“我在北京呢,”陈主任在电话里说,“给高级职称考试出试题。”
我可就愣了。陈主任自己都没被评上高级职称,怎么会反而给高级职称考试出试题呢?
“是哪儿请你来的?”
“北京的上级机关。”
想想,北京的上级机关确实是知人善任,陈主任在自己的行当那就是人所皆知的大拿,请他来出试题当之无愧。
“你出题的原则和难易程度怎么安排?”我这个人心眼小,有些任劳不任怨的毛病,要是我处在陈主任的情况,我非出些生僻的题目不可。
“尽量简单、全面、大众化一些,尽量出大家平时在实际工作中都能遇到的问题。”陈主任的声音很柔和,“凡是能参加高级职称考试的,都不太容易。”
陈主任,境界就是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