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行正同志的《九号干休所》(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9年9月中旬即将出版),是一部非常感人的描写老干部生活的长篇小说。作品从一群老干部搬进郭家屯九号干休所写起,以俯览人生的视野,细致入微的笔触,诙谐幽默的语言,讲述了几位老战士在暮年反思自己的人生历程,认真“打扫战场”,力求不留遗憾的故事。
作品里,几个主人公都是1949年建国时期一次战斗的参加者,当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时候,我军某部尖刀师在师长王根柱带领下,在大进军的洪流中勇敢地向边远地区峡峪岭一带挺进,他们契入敌后纵深,与数倍与我的顽敌展开殊死激战。在血光飞溅的阵地上,他们升起了五星红旗;在震耳欲聋的炮火声中,唱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几十年后,当年的尖刀师师长王根柱(后为省军区司令员)、突击团团长赵刚(后为省军区参谋长)、文工团员欧阳蓉(后为王根柱的夫人)、彭克(后为大军区文工团长)、沈汉卿(后为大军区宣传部长)等已经变成了老头老太太,从不同的单位他们又聚集到了同一个干休所。除了战友之情,他们之间还有战争年代遗留下来的感情纠葛和个人恩怨,以及如何发挥余热、完善自我,都成为这些老战士“尚未打扫完的战场”。作品以干休所生活为背景,叙述了一连串令人发笑、令人流泪、令人感慨、令人深思的故事。
近年,军事题材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但涉及干休所老干部题材的却不多,而如凌行正同志写得如此出色的作品就更少了。干休所,这个特殊的军队编制,体现着党和国家对那些曾经出生入死的军队干部的关爱和尊重,在这个特殊的集体中,有着许许多多从战争到和平、从青春到暮年的人生悲喜故事。作为同样戎马几十年,同样生活在干休所的老兵,年近八旬的作者把自己的人生感悟,融现实主义风格与浪漫主义手法于一体,鲜明地刻画了一群可敬可爱的老干部形象。
王根柱是一位屡立战功的老将军,进干休所后,他反思自己的革命生涯,把进干休所看作人生战斗进入“打扫战场”阶段。针对慢慢发现的夫人欧阳蓉与彭克曾经有过的感情纠葛,他深明大义,尊重妻子,使彭克、欧阳蓉不但“相逢一笑泯恩仇”,而且几十年后重新合作,组建了老战士合唱团,发挥余热。在配合干休所领导工作时,王根柱始终把自己当作进了一个“新连队”的“新兵”,积极起模范带头作用。他对儿子的教育、对女儿的关爱,体现了一个慈祥老人的感情。欧阳蓉在战争年代曾经与领自己走进部队及艺术大门的彭克彼此产生过好感,但因为彭克给她的尚未到她手里的字条“曝光”,她被组织“帮助”,不得不表示与彭克“一刀两断”。嫁给王根柱后,几十年风雨同舟、相濡以沫。进干休所,当发现自己的对门竟然是彭克,为不使尴尬的局面出现,她费尽心思,希望彭克不要搬到对门,并对王根柱否认自己认识彭克。后来,当彭克确实搬到对面,在王根柱的体谅下,她与彭克不但捐弃了以前的误会,而且开始进行新的合作。彭克是一位艺术家气质很浓的老军人,当知道对门王司令员的夫人竟然是当年的恋人时,他一开始坚决不搬进去,后来,为了气欧阳蓉,又坚决要搬进去。当他发现王根柱根本不知道自己当年与欧阳蓉的那些事时,他为王根柱的品德感染,捐弃前嫌,大张旗鼓地组织起了老战士合唱团。从他的身上,表现了一位个性十足、艺术味浓厚的文艺老兵形象。机智活泼、热心助人的原省军区参谋长赵刚,在自己的夫人去世后,他把带孙子视为平生最大乐趣,到处宣扬“孙子疗法”,他热心助人,对干休所的事物积极参与。当儿媳为了把孙子接到自己身边,策划以“续弦疗法”给他代替“孙子疗法”时,他不动声色,巧妙应对,直到孙子生病,王根柱狠狠教训他后,才通情达理地把孙子交给儿媳。他的身上,有着智勇双全的老兵的特点,和能够顺势而为的机智。其中,为了帮助王根柱弄清欧阳蓉、彭克以往的感情纠葛,他巧诈沈汉卿说真话的那段情节,非常有趣。家庭出身不好的原军区宣传部长沈汉卿,在战争年代曾宣传过英雄师长王根柱,在“文革”中也违心地批过他。进了干休所,想把老母亲接来养老的他,受到身体不好的妻子的阻止。母亲不期而至后,家庭矛盾加深,在女儿小玲和王根柱的劝说下,他们一家才和睦起来。被人称为“沈大学问”的他,多才多艺、性格隐忍、顾全大局,集中了我军众多的宣传干部的鲜明特点。在几位主人公的身上,有老军人的作风,老干部的威仪,同时给人印象深刻的更多是“老小孩”的“任性”。
另外,干休所所长魏劳淦、政委梁丽,彭克的夫人王大嫚、王根柱的儿子亮亮、女儿大芳、赵刚的儿子小勇等人物形象,也个个活灵活现,性格丰满。
本书作者凌行正同志是一位著名的军旅作家、出版家。他参军于建国前夕,参加过衡宝战役、两广战役、抗美援朝、对印自卫反击作战,后来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离休前是解放军文艺社的社长兼总编辑。从事文学创作几十年,除了在五十年代出版过几部小说作品外,因为各种原因,后来就没有再写过小说。本书是他五十多年后创作的首部长篇小说,作品厚积薄发,体现出不凡的文学写作功力。这部来源于生活、凝练于生活的作品,散发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故事曲折动人,情节环环相扣,让人有不忍释卷之感。误会、悬念、矛盾、冲突,作者运用了各种各样的写作技巧,努力打造一部能够吸引广大读者的文学精品。
当一切误会消除了,老战士合唱团登台公演,欧阳蓉就要重唱当年的《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时候,却传来寻访当年战地的王根柱病危的消息,这是全书的一个高潮。一边王根柱在生死线上挣扎,一边欧阳蓉含泪引吭高歌,为了自己的亲人,也为了所有为人民而战斗过的老战士们……
《九号干休所》不仅仅是一部纯粹的长篇小说,它更是一部充满人性,充满哲理、充满反思、充满友情、亲情、爱情,充满教育作用的好教材。它体现的和谐、友爱精神,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巨大乐章。作品的主人公们以及本书作者,给大家树立了一个“老牛自知夕阳短,无须扬鞭自奋蹄”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榜样作用,它值得我们不同年龄的每一个人学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