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姓来源简述
(2009-07-18 16:51:47)
标签:
高姓文化 |
分类: 姓氏杂谈 |
蒙网友第三只眼抬爱,询问关于高姓的渊源。我对姓氏的研究也很肤浅,不过既然朋友相问,就试着就自己所知,叙述一二,求教于方家。
高姓的来源有几种,但最早的应该是轩辕黄帝时代的高元。据说高元是黄帝的臣子,古书云,“高元作宫室”,即高元是最早发明房屋建筑方法的人。黄帝时代,是中华民族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时期,以前人们按母系的血缘关系以别亲疏,到黄帝时,黄帝为自己的25个儿子列了14个姓,开始以男性作为“姓”的主宰,即强调父系的主导权。但是,女为姓,男为氏,这种传统一直到汉代才完全改变为姓氏的合一。中国古代房屋建筑史上的第一个著名设计师高元,以自己名字的第一个字受封为高姓(氏)。高元的子孙就继承了“高”这个姓。能被称为黄帝臣子的人,基本上属于轩辕黄帝战蚩尤、驱逐炎帝之前的亲族,与轩辕黄帝有着亲戚的关系,也是我们民族最早的精英。
高姓的第二种来源,出自姜姓齐国。姜姓源自炎帝神农氏,相传炎帝神农氏祖先因居住在姜水,所以以姜为姓。炎帝的后代伯夷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吕侯,子孙因此亦以吕为氏。后来这一枝出了一个姜尚,即姜太公,又称吕尚、吕望,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立周,功劳巨大,受封于齐国。齐国六世传至文公赤,赤有爱子受封于高邑(今河南省禹州市西南),人称其为公子高。公子高之孙奚和齐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是好朋友。当时,公孙无知发动内乱,杀了齐襄公。奚联合诸大臣一齐平定内乱,诛杀了公孙无知,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后来的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奚因为平乱迎君有功,被封为上卿,并按习惯赐他以祖父公子高的名为姓,称为高氏。高氏从此为齐国的望族,势力很大。齐桓公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为争夺大位,在首都各据一方,齐桓公的尸体在宫里烂了两个月没有人去管。最后,齐国最有势力的高氏族长高虎,和国氏族长国懿仲,实在看不过去,联合众臣,力劝占据中宫的公子无亏主持了葬礼。然后,高虎设计,杀了公子无亏和奸臣竖刁,迎立齐桓公最喜欢的儿子公子昭继位。另外,齐惠公的儿子公子祁,字子高,其后代也以高为姓。高家的子孙在以山东为中心的齐国,开花散叶,遍布天下。
高姓的一个兴起高潮在南北朝时期,高欢以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在乱世中崛起,消灭了北魏的掘墓人尔朱氏,建立北齐。北齐尽管出了像文宣帝高洋这样荒淫但很强势的皇帝,但最终还是被鲜卑宇文氏建立的北周灭亡。
高姓的其他来源还有些出自其他民族归化的汉姓。如鲜卑人建立的后燕,因皇帝慕容云自称为高阳氏颛顼的后裔,遂改姓高,称高云,其后裔也改为高姓;北齐文宣帝高洋赐鲜卑族元景安、元文遥为“高”姓;另外,鲜卑有楼氏,高丽羽真氏,后都改为高氏;女真族石烈氏、纳羊氏,满族高佳氏、佟佳氏和北宋时入居开封的犹太人等改姓高;又北齐时重臣徐隆之,因其父与高欢交厚,也改为高氏。
据统计,高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五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点二一。 这和高姓得姓早、出过帝王将相是很有关系的。
看网上对高姓的研究文章不少,且许多很详细,可请第三只眼兄弟去参观。
前一篇:悼念季羡林先生
后一篇:编辑的生活(虚构类小品)连载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