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邻素数间隔可以任意大(2023-10-19
15:03:57)
长期以来数学界存在一种谬论,即“认为相邻素数间隔可以任意大“,其理论依据是如下表达式长:(N!+2)/2,
(N!+3)/3,
(N!+4)/4,…..
(N!+N)/N,都可以整除,且N可以任意大(当然含无穷),所以相邻素数间隔可以任意大,并且将此结论写入教科书,一般看来该理论可信度极高,确实N任意大都可以整除,且每一项都是合数,说明这个合数项可以不断延长,真至无穷。
该理论表面看起来似乎无懈可击,其实是一场掩耳盗铃的自欺欺人的骗术,且影响极大,必须彻底纠正,根据如下:
1,自然数的数值是以“1”为单位连续增加的,当以阶乘N!表示自然数的数值时则有N!+1,N!+2,N!+3,N!+4,……..N+N,如果用连续的加数去除必然有(N!+1)/1,(N!+2)/2,(N!+3)3,(N!+4)4,……..(N+N)N,那么(N!+1)/1=
N!+1,因为N!+1不能确定都是合数,也可能是素数,则合数不一定连续,于是【理论的发明者刻意删除(N!+1)/1】,构成(N!+2)/2,(N!+3)3,(N!+4)4,……..(N+N)N的表达式,这严重的违反了自然数以“1”为单位连续增加的客观规律,是非理性的掩耳盗铃的自欺欺人的骗术!
2,相邻素数间隔指2个相邻素数之间的间隔,如果用阶乘N!+N表示必然是N!+N与(N+1)!+N的间隔,而N!与(N+1)!之间存在一定的空档,如:4!=24,5!=120,则2者之间存在96个数值没有被计量,所以也不能用(N+1)!+N的方法判定相邻素数间隔。
3,根据“相邻素数间隔的竹节理论”,可以用下式表达相邻素数的最大间隔,令相邻素数的最大间隔等于d,则d=loghM,其中h为底数(合数),M为幂。且M=∏h,当h较大时∏h极大,由于受制于计算机容量的限制,目前可精确计算的相邻素数的最大间隔d<10000.
4,结论:根据以上论述证明“认为相邻素数间隔可以任意大“是一场非理性的掩耳盗铃的自欺欺人的骗术!并建议教育部门从教科书中删除相关内容,并肃清其流毒!
附:相邻素数的最大间隔实例
十以内的相邻素数最大差值是2.
一百以内的相邻素数最大差值是8.
一千以内的相邻素数最大差值是20.
一万以内的相邻素数最大差值是36.
十万以内的相邻素数最大差值是72.
一百万以内的相邻素数最大差值是114.
一千万以内的相邻素数最大差值是154.
一亿以内的相邻素数最大差值是220.
十亿以内的相邻素数最大差值是282.
一百亿以内的相邻素数最大差值是354.
一千亿以内的相邻素数最大差值是464.
一万亿以内的相邻素数最大差值是540.
十万亿以内的相邻素数最大差值是674.
一百万亿以内的相邻素数最大差值是804.
一千万亿以内的相邻素数最大差值是906.
一亿亿以内的相邻素数最大差值是1132.
10的17次方以内的相邻素数最大差值是1220.
10的18次方以内的相邻素数最大差值是1442.
10的19次方以内的相邻素数最大差值是1476.
注:以上数据摘自哥德巴赫猜想吧中《素数间隔定理及其特性》一文相关贴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