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5岁私募经理患抑郁症跳楼自杀身亡 留给父母百万

(2011-08-03 15:57:05)
标签:

杂谈

35岁私募经理患抑郁症跳楼自杀身亡 留给父母百万
2008年11月27日 15:24钱江晚报网友评论 条 】 打印

北大本科清华硕士,令人羡慕的美满家庭,良好的期货操作业绩,光彩的背后,没有谁想到,他会跳楼寻求解脱。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个体命运,值得社会更多关注——

昨晚,华灯初上,在杭州潮王路永安期货的一间办公室里,一位同行缓缓地吐出一口烟,长叹一声:“可惜”。

11月15日清晨,李煜(化名)跳楼自尽。35岁的基金经理就这么走了。

在同行、同事眼中,他为人谦和,北大本科毕业、清华硕士研究生毕业,在圈子里小有名气,当私募基金经理,管理的委托理财数千万,绝对算得上圈内知名人士。

这么成功的人生,李煜为啥说放弃就放弃。是否,他有不可告人的苦衷?难道,他炒股亏损累累?

记者经过调查发现,他死于一个病魔之手,抑郁症这个魔鬼,早早吞噬了他的心灵,让他匆匆走完了人生路。

留下的,只有家人和朋友无尽的叹息。

生前,李煜家住杭州求是路绿园小区某幢11楼。房子是租的。

11月14日,在北京工作的李煜妹妹到上海参加培训,当天晚上,妹妹就在哥哥家中休息。次日一大早,妹妹起床后,,发现嫂子带着1岁不到的儿子和保姆在楼下的花园散步,但哥哥李煜却不见了踪影,他的手机还留在家中,车钥匙也在。

由于李煜常常去黄龙洞一带散步,于是妹妹和嫂子两人就想走去那边看看,结果也没见着人。回来的时候,她们发现小区里围着不少居民,她们走近一看,不禁手脚冰凉——李煜躺在了地上,已经没了呼吸。

警方随后赶到现场,判断李煜为跳楼身亡。在他身上,人们还发现了遗书。大意是自己被抑郁症纠缠太深无法自拔,并要求妹妹从自己的账户里转100万给父母。遗书里还写着“实在对不起大家”。

据了解,李煜患抑郁症已有时日,曾经到浙医一院治疗过。出院之后还一直在吃药。

几个月前,他让几千万基金安全着陆

“李煜仪表堂堂,工作努力,为人谦和,没有人说他不好。”

“他工作成绩出色,却很低调,因此特别受人尊敬。”

“他是我见到的最优秀的人之一。”

“我把所有存款都交给他操作,放心。”

……

李煜的优秀,定格在所有朋友的心里。

2002年、2003年间,永安期货公司从北京某信息中心挖到了一名优秀人才,他叫李煜,那时30岁左右。

“他是个出色的操盘手,在金融方面特别有才华。”同事严先生介绍说,因为工作出色,几年后,李煜走出永安期货公司,到了另一家公司当理财顾问。今年早些时候,李煜辞了职,专门经营私募基金。

李煜年薪多少,朋友们并不清楚,只知道“基金经理按照收益拿提成,收入应该不错”。他生活富裕,可是并没有购买房产,和许多金融从业人员一样,他一方面认为房价高,一方面觉得固定资产的流动性太差。

“他的基金操作很规范,每个月都给我们寄报表,我们特别信任他。”朋友鲁女士说,最近一年多来股票大跌70%,可是李煜的基金只亏了不到7%。

生前好友严先生对李煜的人品很是肯定:“他办了个私募基金,我们二三十个人的钱都交到他手里,总共有好几千万元。几个月前,他主动解散基金,还给了我们,连一分钱辛苦费都没拿,走得干干净净。”严先生感慨说,“这就是人品。他如果不还给我们,这两个月增加的亏损不说,人一走,有些事情就说不清楚了。”

还有一点,记者采访的同行和同事都提到了,李煜对于期货的信息不会藏着掖着,会大方地告诉来询问的人。

但同时,朋友们也觉得,李煜是个完美主义者。

“前段时间,曾经听他说晚上睡眠很差,孩子又有些吵闹,心里有点烦。”鲁女士说,“我们认为可能是他有些自责,他太优秀了,对自己要求太高。”

当然也有朋友认为,作为一个资深基金经理,应该具备一定的风险控制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这样出色的人,一开始进公司,我们都没想到他患有抑郁症。”严先生痛心地说,“后来知道了,又觉得看起来没有那么严重。”

李煜并没有对大家隐瞒病情,几个月前,李煜因为抑郁症在浙医一院住院十多天,朋友们很关心,还都去看望他,没想到,李煜最终还是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来寻求解脱。

在经济形势不明朗的背景下更要预防心病

最近这段时间,全球经济形势动荡不安,让很多人的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了影响,特别是一些从事金融工作的市民,心情起伏也非常大。那么,在面对目前这种不明朗的经济形势下,如何预防抑郁、为自己解压?昨天晚上,记者就此采访了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秘书长、杭州市疾控中心主任赵国秋。

赵国秋表示,抑郁症的发生与现代生活压力大有关。“一方面,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和日渐复杂的人际关系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人们的心理支持系统又远不如前,这就让更多的人自觉、不自觉地陷入抑郁的泥潭。”

那么哪些人群容易患上抑郁症呢?一是竞争激烈行业的从业者,如医生、律师、老总等;二是性格存在缺陷、人格发育不健全、心理素质较差的人;三是严重缺乏心理支持的人,包括离异者、大龄单身者、孤儿、残疾人等。

抑郁症是一种疾病,一旦患有,必须得到科学、规范、系统的心理治疗;如果自杀的念头已经很强烈,则有必要请精神科医生给出处方,在进行药物控制的同时加以心理治疗,双管齐下。想简单地通过旅游、散心、脱离竞争环境等,并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如何判别抑郁程度?如果持续的情绪低落超过两周,兴趣减退,否定倾向严重特别是对自身的否定,此外还有诸如失眠、食欲减退、不愿见人、工作效率下降等,就要考虑是否有抑郁倾向了。

赵国秋特别强调:“预防抑郁症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引起重视,人们应该像了解感冒一样了解抑郁症,而不是要走到自杀边缘甚至悲剧上演,才发现原来‘杀手’就在身边。”

 

我转载此篇的意义在于,教育自己,教育他人,因为我们的生活除了股票还有很多的东西,生活的精彩无处不在。所以要珍惜生命,善待周边的每一个人。其次从新闻报道中或许可以闻到一下作为投资价值人应该有的素质,现在是不是处于股票投资最好的时刻呢.恰恰证明,当时(2008年11月份)上证处于2000点以下,连专业人士都炒股郁闷,跳楼自杀了,那股市就真的到底了。要透过新闻,看到本质的东西,巴菲特也说过,当每个大街小巷的人都在谈论股票时,那么你就从股市走开吧,因为很危险。如果听到某某人亏了多少,证券交易所人越来越少时,恰恰是投资良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