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晓旭、丽君、艳芳的红尘往事(组图)

标签:
晓旭《红楼梦》丽君梅艳芳香港文化 |
分类: 原创杂谈/评论 |
揭秘:晓旭、丽君、艳芳的红尘往事(组图)
(文一待续)
她们美丽的容颜虽已不在 留给世间的却是最美好的情怀。
清明又至,
物是人非
让我们共同追忆三段红尘往事
让我们一起重温三位绝世红颜
陈晓旭、邓丽君、梅艳芳
一、陈晓旭——枉凝眉
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
红楼一梦
梦里三年
经典成全了她的梦
她也成就了经典
她是众人心中永远的林黛玉
无可替代
至今难忘
伴随着回忆
1987年,中国电视最为轰动的事件莫过于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开播,“万人空巷”这个成语恐怕是对当时播出盛况最为形象的描述。历来演绎经典名著都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但对这部《红楼梦》的影视改编却得到了绝大多数的好评。精致唯美的镜头、细腻到位的表演与宏大奢华的场面,让观众们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回味着古典名著的无穷韵味。剧中由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这个角色更是深入人心,得到了亿万观众的认可与喜爱,直到今天,在很多观众心目中,她就是林黛玉。
1、、结缘红楼
桃花、杏花开满了山坡,杨树、柳树泛着一片新绿,那是1985年的春天。就在一个美丽的春日,因为恋人的激将法,一名18岁的少女将自己的照片寄给了正在全国挑选的电视剧《红楼梦》剧组,并在照片背面抄上了一首她发表过的小诗:《我是一朵柳絮》
我是一朵柳絮,
长大在美丽的春天里,
因为父母过早地把我遗弃
我便和春风结成了知己
我是一朵柳絮,
不要问我的家在哪里,
愿春风把我吹送到天涯海角,
我要给大地的角落带去春的消息。
四十几双眼睛不安地注视着导演,仿佛在听候最后判决一样。导演慢慢掏出眼镜戴上:“下面,我来宣布角色名单,金陵十二钗第一名……” 我的两只手紧紧地捏着衣袋里的杏子,但是一种神秘的预感把一切告诉了我。我在心里几乎与导演同时念出:“林黛玉——陈晓旭扮演。”摘自:陈晓旭日记《梦里三年》
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被认为是荧屏经典
从宝黛相见到情投意合
从西厢共读到海棠结社
吟一曲葬花悲歌
题三首泪帕绝笔
她演活了林黛玉
林黛玉也深深影响了她
戏里戏外的黛玉有何相似之处
又有着怎样截然不同的性情?
书中的林黛玉娇美柔弱、多愁善感、才华横溢,但要将一个抽象的黛玉具体到一个演员身上却面临着众口难调的困境,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林黛玉。尤其是黛玉的敏感最难把握,但胸有成竹的陈晓旭举重若轻。
也许冥冥之中早已注定,陈晓旭要与林黛玉结下千丝万缕的不解之缘,因为除了外形体态相符之外,陈晓旭也和黛玉一样爱读书、爱写诗,她更能读懂黛玉的某些心境。陈晓旭曾经这样评价她和林黛玉之间的缘分,“那个时候我就是跟林黛玉差不多,实际上我演林黛玉的时候我的性格很像林黛玉。”陈晓旭和戏中的林黛玉一样天资聪颖,看过《黛玉抚琴》这个片段的观众大概都难以相信,完全不懂音律的陈晓旭仅仅经过两天的“恶补”,就将抚着古琴的黛玉演绎得神形兼备。虽然当时可以选择用替身演员来表演这一段,但倔强的陈晓旭却坚持亲自上阵。《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沉浸于诗词歌赋,无心仕途经济。但走出红楼的陈晓旭则面临着更为现实的生活压力,此时的陈晓旭不再是那个柔弱的女子,而是大刀阔斧地开辟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1998年,淡出影视圈的陈晓旭创建了自己的广告公司——北京世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看似娇弱的陈晓旭出任公司的董事兼总经理。
在《艺术人生》“红楼再聚首”中,朱军问:“董事长陈晓旭”和“《红楼梦》林黛玉”这两个称谓之间,更喜欢哪一个?陈晓旭坦言:“我不太喜欢别人称呼我的职称,因为我觉得给我最美好的印象和最美好的回忆就是红楼梦的林黛玉,红楼梦的那段经历,所以当他们提起林黛玉的时候,就能勾起我最美好的回忆。”
3、生命清供
2007年初,陈晓旭被确诊为乳腺癌。绝症面前,或许因完美主义的个性,陈晓旭不能容忍身体的不完整,拒绝了手术,转而念佛求生。2007年2月23日,陈晓旭抛下亿万身家,在长春百国兴隆寺剃度出家。
2007年5月13日,扮演林黛玉的陈晓旭,似乎也承接了《红楼梦》的宿命,在春残花落前,便先一步抛下了红尘,一人完结宝黛两人的命运,走完了她42年的人生旅途。
03年的《艺术人生》“红楼再聚首”是晓旭生前接受的最后一次电视专访,故人西去,音容犹在,晓旭用生命为永恒的《红楼》呈上了一道清供,她留给我们最美好的回忆将是她永远的林妹妹。
邓丽君
清明节,许多歌迷清早就到位于台北金宝山的邓丽君墓前献上鲜花
她的歌声甜蜜依旧
她的笑容甜美动人
她的情路一波三折
她的柔情似水东流
又见炊烟升起
长叹月圆人缺
1、甜蜜蜜
一曲温柔委婉的情歌,让自行车后的爱情变得如此朴素亲切又如此的浪漫甜蜜,令人心生向往。在这个凄清怆然的日子里,重温这首《甜蜜蜜》,也让我们再次忆起了她,忆起那个华人世界里最值得记忆的好声音,忆起那个来自宝岛的传奇歌者邓丽君。
邓丽君的声音甜美圆润,温婉动人,这与生俱来的完美音色演绎出无数传唱至今、余韵绕梁的情歌,聆听她天籁般的歌声是种美妙的享受,在她的歌声中思绪也会随之起舞。邓丽君1953年出生在台湾云林县的一个普通家庭,排行第四,起初叫“丽筠”,后改为“丽君”。这个家中唯一的女孩子给邓家带来了许多欢乐。六岁便登台演唱的邓丽君似乎从来不知道怯场二字为何物。作为年龄最小的参赛者,当时年仅十岁的她就曾在台湾“中华电台”黄梅调歌曲比赛中以《访英台》获得冠军。1967年9月,邓丽君推出了她的第一张唱片《邓丽君之歌第一集——凤阳花鼓》,从此,歌唱成为她一生的追求和梦想。邓丽君的歌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美,如涓涓细流般缓缓地涤荡着听众的心扉。邓丽君的曲风多以温婉见长,不拘一格雅俗共赏,正如台湾电视公司著名主持人田文仲先生所言:邓丽君的歌老少咸宜,从懂话的两岁娃娃到两百岁的老人都爱听!邓丽君给人的印象永远都是温文尔雅、亲切可人的,她的笑容就像她的歌声一样令人回味。她典雅甜美的外形、温柔细腻的内心、她的一颦一笑都融入到每一首歌曲之中。20世纪80年代初,她轻柔的歌声漂洋过海来到祖国内地,深深震撼了人们的心灵,也深深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邓丽君的歌纯净、淡雅,轻渺得如同一阵来自山间的炊烟,温暖得如春风拂面。后来许多歌星也以翻唱她的歌曲为荣,这其中也包括天后级的歌手王菲。但要真正模仿到位却绝非易事,邓丽君的歌看似温柔恬淡,但骨子里却蕴涵着冲击与张力,甚至于反叛,因此,她的音乐也给中国摇滚乐的发展提供了创作灵感。
她期待美丽的爱情
但情路却坎坷艰辛
她每一次都爱得投入
但最终与婚姻无缘
邓丽君人美歌甜
邓丽君的感情世界一如她的歌曲般细腻、温婉,她像其他女子一样真心地期待着美好的爱情,每一次都爱得那么投入,但却一生情路坎坷,令人叹息。在爱情面前,这位外表柔弱的女子是那样的勇敢,正如她自己所说:“爱情再多一点也不怕”。
1979年,因为“假护照风波”所累,邓丽君放下一切,来到美国读书,那是她人生中非常快乐的一段时光;此时,成龙正在洛杉矶拍摄电影,两人在沙滩上不期而遇,他乡遇故知,两人就此展开了一段美好恋情。
这段美丽的邂逅最终没能开出美丽的花,此后邓丽君与“马来西亚糖王”郭孔丞相识,郭孔丞是香港香格里拉集团董事长,可谓名门望族之后。1981年,邓丽君与郭孔丞秘密订婚。已经期待着步入婚姻殿堂的邓丽君没有想到,来自郭孔丞家族的偏见和特殊条件再次击碎了她那颗待嫁的芳心。
1990年,邓丽君在旅居法国期间遇到了她最后的情人——比她小十五岁的法国摄影师保罗。
3、但愿人长久
都说世事无常人难料,1995年5月8日,前往泰国清迈向佛的邓丽君因哮喘病发猝然离世,时年四十二岁。消息一经传出,立即震惊了整个东南亚,也令整个华语歌坛黯然神伤。3天后,邓丽君的遗体返抵台湾,各界人士前来参加告别仪式,她穿着她最爱的粉色旗袍,戴着母亲送她的珍珠项链。美丽依旧,那美妙的歌声也依然在我们的耳畔回旋,让我们觉得她并未走远。5月28日在台湾二十余万民众的护送及全球华人目送之下,邓丽君长眠金宝山“筠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