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上还是女儿好,有女的妈妈象块宝

(2009-02-17 20:10:52)
标签:

育儿

家庭

保姆

好妈妈

医护人员

文化

分类: 原创纪实小说/剧本

世上还是女儿好,有女的妈妈象块宝

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摘翻版

    与疾病的抗争是一段异常艰辛的过程,每天陪伴重症患者的,也大多是他们的直系亲人或挚友,长年累月照顾病人,不仅每日都在心痛,挣扎、矛盾、时不时想放弃的心态也让他们举步维艰,结果还和需要照顾的病人矛盾重重……近日,40岁的她为了矢放10来年赡养80岁病重的妈妈累积的心理压力,走进“心理访谈室”,讲述自己辛酸和绝望的故事,希望能从专家那里得到拉近与病重妈妈的感情距离。

  妈妈住院她恐惧保姆电话

  自从妈妈生病后,她就没有睡过安稳觉,每天最害怕的事就是看护妈妈的保姆在晚上给她打电话。只要是保姆来电,她就很紧张。现在,每天晚上十点只要电话一响,她就浑身发憷,心跳加快。这种心理恐惧已有2年了。起初保姆来电是在晚上8点左右,主要是询问一些母亲的习惯和喜好,后来是每天上午打来电话,今天说难伺候,明天说要辞职。前两年她都还能应对,但再后来几乎每晚11点她都要陆续接到电话,说妈妈在医院里哭闹折腾,影响病友。她很痛苦,觉得很难和生病的妈妈维持好良好关系。太累了,有时连她也觉得活着太没意思了。

  她的妈妈10年前患上尿毒症,而当时,她结婚才3天。听到妈妈住院的她急忙赶到医院照顾。她还有两个同母异父的姐姐,41岁妈妈才有了她,妈妈很爱她,她也习惯妈妈对她的依赖。但在照顾妈妈多年后,她渐渐感觉到身心疲惫,因为生病的妈妈,她很难兼顾家庭、工作。2007年,她为妈妈请了保姆,希望能够多给妈妈一些照顾。为了不让妈妈觉得她们是在疏远妈妈,她每天再忙都还是要去看妈妈,周末还会陪着妈妈做治疗。逢年过节,在妈妈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就接回家住。可就是这样,妈妈的事并没有让她省多少心,老人家似乎和来照顾她的保姆卯上了,一会儿说保姆吃得多了,一会儿说保姆小气。闹得凶时,保姆每天要给她打20个电话闹辞职,妈妈气走一个保姆,她找一个,再气走,再找。现在不晓得换了好多个了。她坚持了10年,妈妈80多岁了,她40岁了,除了照顾妈妈,她没有自己的生活。她现在的恐惧不是妈妈的病情加重,而是害怕接到保姆诉苦哭泣的电话……

  很爱妈妈 但又时刻想放弃

  家里四个老人已经离世三个,所以她想尽自己所能地照顾好妈妈,不留任何遗憾。可现在她的坚持似乎已经到了底线,比起妈妈来,她觉得自己更像一个病人……妈妈和保姆之间的对立,她能够理解,因为妈妈性格很倔,不愿意住在医院,可这种对立落在她身上就成了压力。她已经没有太多的精力来照顾好妈妈,而让妈妈离开医院又根本不现实,因为每周都要做透析,不然病情就要恶化。她不是没有考虑过给妈妈换肾,但80岁的老人换个肾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妈妈的态度不仅让保姆和女儿们为难,就连医护人员都觉得困难重重。每次透析对妈妈来说都是一次噩梦,她总是大吼大闹拒绝治疗:“受不了,很痛苦……”要活下去,惟一的办法只有接受透析……老人家又想活下去,但又不愿意配合治疗承受痛苦。好不容易说服妈妈透析了半年,妈妈就坚决不去了,闹得很凶。

  有一次,她在治疗室外就听到妈妈的吼叫,四五个医护人员都按不住她,家人苦口婆心说无数次都没有用。接着就在病房里闹,说不愿意呆在医院,让其他的病人情绪跟着受影响。医护人员很无奈地说:“如果你的母亲不透析,坚持不了两个月。”妈妈闹着出院不止一次,每次都令陪伴她的家人痛苦不堪。有一次闹得特别凶,医生说:“如果她坚持出院,必须有亲属的签字。”她不可能签下了断妈妈生命的同意书,她对妈妈说:“这个字我是不会签的,如果你坚持要离开医院,你签吧……”回到家中,压力、痛苦困扰着她,有时会想放弃妈妈,但现实又不可能。知情的人都说:“10年了,你也够了,尽到该尽的责任,别太苦自己了。”这样的矛盾心态让她快崩溃了。

  一天,保姆和医护人员不断给她打电话,等她请了假赶到医院看到那一幕时,她真觉得天旋地转,快疯了。她的母亲在病房地上像动物一样爬着,闹着,要离开医院。气愤和无奈让她实在无法忍受了,当着众人哭喊着对妈妈说:“我们都在照顾您,陪伴您,您是清楚的,为什么您要这样为难我,做出对大家都不好的事情来?”第一次看到一向认劳认怨听话的女儿在妈妈面前说出心声后,她的妈妈开始安静下来……

  曾想自杀 妈妈的病成她心结

  妈妈生病之前,她们相处很好!她是妈妈的小女儿,平时她对妈妈很照顾,妈妈几乎总住在她家里,丈夫和儿子对她很尊重。妈妈这一生受了很多苦,她发誓要让妈妈晚年幸福。妈妈虽然80多岁了,但人很清醒,妈妈生病前我们经常开心地聊天。

  她不会放弃对妈妈的陪伴的,但在极度痛苦中,她曾挣扎过、矛盾过。她已经到底线了,有时想不过去时,就想自杀,她知道妈妈是离不开她的,她死了,妈妈也活不下去。

  在家庭中,妈妈是一个强势的人,脾气又不好,老为小事发火。爸爸去世后,为了让妈妈过得幸福,她努力陪伴着妈妈,不让妈妈孤单,她和妈妈的依赖是双方面的。

  给妈妈治病的开支很大,压力也大,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她只希望妈妈体会亲人的苦心,不要折腾了,好好治疗就行,他们是不会放弃妈妈的。

     女人的叙述感动了我,我想起一首歌,是赞妈妈的,今天我把词改一下,送给这样的好女儿。

    世上还是女儿好,有女的妈妈象块宝,离开女儿的照料,幸福那里找……

   女人的故事也感动了专家,他们做了认真的分析,并给女人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心理专家的意见

    一般来说,重症病人担心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恶化、复发,病情加重;

    2、经济受损;

    3、成为家人负担;

    4、治疗产生不良反应,面目全非;

    5、一些职务较高的人担心以后无法回归社会。

    她与重病中的妈妈之间依赖是双向的,但角色定位不清,她既承担着女儿的角色,又扮演着父亲的角色,希望能倾尽所有照顾好妈妈,这让她的内心压力承受较多。迁就和讨好妈妈成为她的一种强迫思维方式,将自己的生活与妈妈的生活混为一体,这和她缺少母爱有关。

    专家建议:规划界线,哪些生活是属于妈妈的,哪些是属于自己的,人格上独立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