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徽自旅(2)曹操运兵道

(2023-05-02 06:17:32)
标签:

2022年10月

闽浙苏皖行

情感

图片

杂谈

        亳州的曹操运兵道,又称藏兵道,以大隅首为中心,向四面延分别通达城外。曹操运兵道是中国现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地下大型军事设施。曹操运兵道由谯望楼和古地道两部分。整个地道经纬交织,纵横交错,结构复杂,布局奥秘,已发现8000多米,被称为“地下长城”。运兵道始建于东汉末年,是魏武帝曹操为其军事需要修筑的地下军事通道,因最初用于运送士兵,故称“曹操运兵道”。
    曹操的老家古为沛县谯城,也就是如今的亳州。曹操在老家建运兵道有什么用途呢?据史书载,曹操多次运用地道战术取得战争胜利,曹操在讨伐董卓失败时,曾率军返回家乡,以图再起,但因其兵少将寡,曹操为不暴露弱点,出奇制胜,就在自己家乡修筑地下军事防御战道,他把数量不多的士兵从地道内暗暗送出城外,再从城外开进城内,反复多次,迷惑敌人,出奇制胜,用兵如神。
    曹操运兵道历史上曾经隐匿很久。唐宋时期多次修葺仍作为军事战道使用,但由于涉及军事机密,除高级将领外无人知晓,史书记载极少。到了1938年被首次发现,而全面发掘、修葺、开放是在1969年至今。1969年初,为响应毛泽东“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全国上下都开始挖防空洞,当地群众在老城区开挖,不挖不知道,一挖挖出了古时候就有的地下道,而且很大,原来的曹操运兵道,既可以防空,又具有军事、历史、旅游价值,一举多得,成了亳州乃至安徽的一个旅游网红打卡地。

安徽自旅(2)曹操运兵道

安徽自旅(2)曹操运兵道

安徽自旅(2)曹操运兵道

    曹操运兵道出口处的一块石碑上刻有“衮雪”二字,衮雪是至今发现的曹操留下的唯一书迹,是汉代八分(隶书)体。运兵道出土“魏王”文字砖,为运兵道内砖刻。衮雪二字取材于中国《汉魏十三品》书法佳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驻兵汉中褒谷口运筹国事,见褒河流水汹涌而下,撞石飞花,挥笔题写“衮雪”二字,随从提醒:“衮字缺少三点”。曹操抚掌大笑:“一河流水,岂缺水乎!”遂成千古美谈。

安徽自旅(2)曹操运兵道

    地道战源于战国时期,以后长时间停滞,三国时期有了新发展。那时主要是用于攻城作战,而后其功能用于屯兵、防御、储存等功能,曹操运兵道则使地道战术得到更多的发挥。

安徽自旅(2)曹操运兵道

安徽自旅(2)曹操运兵道

安徽自旅(2)曹操运兵道

安徽自旅(2)曹操运兵道

安徽自旅(2)曹操运兵道

安徽自旅(2)曹操运兵道

安徽自旅(2)曹操运兵道

安徽自旅(2)曹操运兵道

安徽自旅(2)曹操运兵道

安徽自旅(2)曹操运兵道

安徽自旅(2)曹操运兵道

安徽自旅(2)曹操运兵道

安徽自旅(2)曹操运兵道

安徽自旅(2)曹操运兵道

    这是在曹操运兵道上所建的谯望楼。东汉末年,曹操在家乡建了谯望楼用于军事瞭望、宴请宾客、吟诗作赋等,因历史变迁逐渐破败毁掉。如今,亳州市在运兵出口重建谯望楼。这座楼是仿汉主体建筑,里面主要有建安文学馆等。

安徽自旅(2)曹操运兵道
  
安徽自旅(2)曹操运兵道

安徽自旅(2)曹操运兵道

    据记载,谯望楼建成后,曹操父子常和曹魏文人在此吟诗作赋。所吟之诗已无从考证。唯曹操命曹植撰文《画角三弄》流传于世。

安徽自旅(2)曹操运兵道

安徽自旅(2)曹操运兵道

安徽自旅(2)曹操运兵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