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2021-10-18 12:25:19)
标签:

旅游

情感

杂谈

图片

广州番禺石楼镇有个古村落大岭村,是有着800余年历史的水乡,风景优美,山青水秀,历史遗存多,建筑精美。大岭村背靠菩山,三面环玉带河,村内以古街为主轴,旁生里巷为次轴,古街平行于玉带河,里巷垂直于玉带河,整体格局为“蛎江涌头,半月古村”,村落民居有序排列在菩山脚下和大岭涌之间,基本呈半月形布局,以一条古街为主轴,旁生里巷,形成“鱼骨状”的街巷格局,是典型的岭南“山·水·村·田”的过渡型古村落村中的文塔、祠堂、庭院、蚝壳屋等不同建筑风格独特,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美名这个历史沉淀的小村庄出才子、达官贵人居多,曾经出了1个探花、34个进士、53个举人和100多个九品以上的官员而闻名。如今这个村庄也产出了数量众多的大学生而闻名,也是一个历史文化教育传承的典范。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大岭村背靠菩山,三面环玉带河,依山傍水,的确是风水宝地。来这宁静的村庄逛一逛,看看岁月留下的古迹,仔细了解岭南文化的精髓实属幸事。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这条古玉带河不知经过多少岁月,仍然环绕着村庄,生生不息地流淌着。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建于明嘉庆年间的陈氏十世祖祠——显宗祠,亦被村民们称为“桥头祠”。宗祠坐东向西,为三楹三进结构,头门四层莲花斗拱,硬山脊,饰以灰雕,山墙有砖雕,梁柱以木雕装饰。古人像、图案、飞禽走兽,栩栩如生。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古往今来 ,人才辈出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宋代的陈氏大宗祠,即柳源堂。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明朝永乐年间的两塘陈公祠祠堂前的菩提树几百年了,依然繁植茂盛、苍翠挺拔。村里另外还有、朝列大夫陈公祠、进士公祠、佑江公祠、近湾公祠、朝议第等等。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贞寿之门,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古牌坊由花岗岩石块构成,正中门上石横匾刻阴文正楷“贞寿之门”4字,左门横匾刻“同享”,右门刻“百龄”,两头两柱正面辨别刻“贞门帝予千秋表,寿域天为2母留”1联。贞寿之门是为文林郎陈达华妻蔡氏、妾冼氏2人守洁养大女儿,两人都活到百岁才寿终,阅历6朝皇帝,以前陈达华寓居大岭西约坊“菩山首先门”旁的1条‘里面’,皇帝下旨后,这条‘里面’便改名为“百岁里面”。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姑婆屋。清朝末年,在珠三角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自梳女。自梳女会把头发盘起,像已婚妇一样,用来表示终生不嫁,等老了以后,就住进由自梳女一起凑钱建造的“姑婆屋”内居住。自梳女们会相互扶持。到了上个世纪30年代以后,自梳女这个特殊群体才逐步消失。并随着岁月的流逝,最后一批“自梳女”渐渐的离开,她们的生活也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


清代的大魁阁塔。即村民所讲的“文昌阁”。大魁阁塔平面呈六角形,双隅水磨青砖墙体,塔基由花岗岩白石砌成,底层面上镶花岗岩白石额刻“作镇菩山”四个阴文正楷大字,落款“光绪十年三月李文田”。这个塔曾做过村里的广播站,现在已经荒废了。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建于清乾隆丁酉年的沙井气。用白麻石砌成,井深3.3米,水深约2.5米,井水源源不断,取之不尽,可供附近几十户人家饮用。因水出如气,故名“沙井气”。村民平时叫“沙井起”。井水水质清澈,泡茶甘香,用沙井水煮饭,即使大暑天时,隔夜饭也不变质。古井到现在还清澈,实属罕见。但附近其他井水就完全不同。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大岭村里有五条白石街,建于清光绪年间,上街由五板白石砌成,将原来的红石改砌涌边下街并筑堤,建筑耗银一千二百余两。常常是在走过几间小洋楼后,便会看见这个古村一些历史的痕迹,如一片破落的无人居住的老屋,有一种隔世的孤独。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大岭村整体感觉清幽、干净。以古建筑为首,多半为古迹遗址,古塔,古树,祠堂等,有着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这里也不算是旅游景区,没有拥挤的人潮,非节假日更为清静,很适合休闲旅游。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每条里巷都有牌坊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墙上的壁画大都是村民劳动、生活、学习娱乐场景,色调与墙面巧妙融合,栩栩如生,朴实自然。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两塘公祠的外墙是现在村中最大最完整的蚝売屋了。密密麻麻的蚝壳墙整整齐齐地垒就,气势宏伟。确实是古村里“豪”宅。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普山第一门是村里防御匪盗打劫的门楼。其门楼高9米,上下两层,下层有门,可关闭;上层可沿楼梯上,有枪眼儿,作瞭望和射击之用。一遇匪盗,守楼者便鸣锣报警,村民闻声即齐护村御敌。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龙津桥为清古建筑。这座桥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是番禺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一墩两孔,横跨在玉带河上。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广东自旅(53)大岭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