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建筑师和工程师维特鲁威在他于公元前32—22年间写的具有传世影响力的建筑学专著《建筑十书》里,给当时的古罗马皇帝奥古斯都详尽介绍了三种古希腊柱式的起源和发明,令人从中看到了古希腊人的智慧和对美的不懈追求。
维特鲁威介绍,多立克式柱最早是在希腊人建造阿波罗.帕尼奥尼厄斯神庙时发明的。当时,希腊人在建造这座神庙考虑如何布置柱子时,就开始探索用什么方法能把柱子做成既适于承受荷载又有公认美观的外貌。他们就试着测量男子的身长和脚长,然后得出男子的脚长是身长六分之一的比例结果。于是,就把这一比例用到了柱子上,即“以柱身下部粗细尺寸的六倍举起,作为包括柱头在内的柱子的高度。这样,多立克式柱子就在建筑物上开始显出男子身体比例的刚劲和优美。”
后来,在爱奥尼亚建造狄安娜神庙时,希腊人又想到了女子的窈窕身材和修饰风格方面,用同样“脚长与身长的比例”的方法,结合女性发式、衣着等特征,创造了新的柱式——爱奥尼柱式。即首先把柱子的粗细做成高度的八分之一,使柱子显得高挑、窈窕。然后,在柱子的下部安置像靴子状的凸出线脚;在柱头上设置左右下垂的像女子头发一样的卷蔓;在前面装饰混枭线脚和华彩代替“前额刘海”;在整个柱身附以如女子风尚衣服褶皱的纵向沟槽,这样,一种窈窕而有装饰的均衡的具有女性姿态的柱子就产生了。“这种爱奥尼亚人最初创造的式样就被命名为爱奥尼式了。”
“后代的人们判断趋于精细,愈益喜好细小的尺寸,便确定了柱子直径七倍的大小为多立克式柱子的高度,九倍为爱奥尼式。”
第三种被称为科林斯式的柱子式样是模仿少女的窈窕姿态而创造的。因为少女年幼弱小,肢体更加纤细,因此,模仿少女姿态创造的科林斯柱式显得更加优美。且,其柱头装饰风格的起源和发明有着温馨、奇特的故事。
相传,在古希腊的科林斯市,有一名少女已经濒临婚期却因病死亡。在既葬后,她的乳母把她生前最钟爱的东西收拢起来,装进一只花篮里,拿到墓地,放在了墓碑上面。为了花篮在露天里尽可能长久放置,她在花篮上盖上了一块石瓦。到了春季,花篮放置时偶然压住的草根从花篮底部缝隙蔓延伸展出茎叶来,茎叶沿着篮子的侧边成长。由于花篮上面覆盖着石瓦,慢慢地,茎的端部不得已成了涡卷形的曲线。
恰好这时,当时因制作出优美精细大理石雕刻而被雅典人称为“杰出匠师”的卡里玛库斯路过这座墓碑旁边。他注意到了这只篮子及其附近生长的茂密叶子,觉得它们的整体是一个柔和、优美、新颖的式样,他非常喜爱。于是,他就开始模仿这一式样为科林斯人建造了一些柱子,规定了它们的均衡。从此,建筑物上就多了一种柱式——科林斯柱式。
多立克柱式(图片来自网络),雄壮、刚健,男性风格。
爱奥尼柱式(图片来自网络)优雅、高贵,女性风格。
![[转载]源于人体美的三种古希腊柱式 [转载]源于人体美的三种古希腊柱式](//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科林斯柱式(图片来自网络)纤细、优美,少女风格。
科林斯柱式柱头(图片来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