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体会80后“房奴”的辛酸

(2008-07-10 21:32:22)
标签:

电视连续剧

房奴

80后

月供

首付

随笔

郑亦桐

杂谈

 体会80后“房奴”的辛酸

  电视剧《房奴》中快乐的小学老师

 

《房奴》说:活着是一种巨大的责任,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活着。

 

文静的外表欺骗了导演,也欺骗了投资商。也许我略带娃娃气的脸让导演觉得由我来诠释“房奴”中蒋红菱一角是再也合适不过了。

在剧中蒋红菱是一个小学老师,80后生,与现实生活中的我年龄相若。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我更要热情奔放些,与剧中人物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不参加《房奴》剧组的拍摄,也许还不会这么早接触到“房奴”这个现象。有时听别人议论时就想:都有钱付“首付”买房了,还痛苦什么,应该高兴才是,最起码“房奴”也是“业主”。都是有产业的人了,总比我们这些租房的“无产者”幸福。

直到剧中年轻的房奴蒋红菱和丈夫在争执是要“孩子”还是“房子”时,那种痛苦的感觉才从心底喷涌而出。有了房子却养不起孩子,父母在幼小的生命面前显得那么无奈和无助。

剧中我与丈夫的爷爷有段颇为深刻的对白,演起来很有感触,抄录下来,与网友共同探讨:

 

体会80后“房奴”的辛酸

电视剧《房奴》中与爷爷的生死离别

16-30、冯大军家客厅            (人物:蒋红菱、冯大军、冯爷爷)

冯爷爷站在门边,惊喜万分地:你说的是真的啊?我们有房子了?!

冯大军:当然是真的。前两天我和红菱天天去看房,这不一合计就买了。红菱,把购房合同给爷爷看看,我去古大妈家一趟,把她买的桶装水给送上去。(冯大军快速下楼)

冯爷爷:红菱,我识字不多,看也看不懂,你就给我讲讲,这十万块钱能买多大的房子啊?这一块心事终总算去了喽!(他忽然一愣)咦?你们不是说,十万还不够么?

蒋红菱:爷爷,城里的的房子和乡下的不一样,十万块也只够买个卫生间。(边翻看购房合同边说)这次我们是用银行贷款买的房,大军用十万块付了首付,以后我们每个月还要向还银行还三千块,这叫“月供”。

冯爷爷诧异地:什么!?十万块!只能买个“茅房”。还什么“月供”,我只是在乡下听说书的讲,金朝欺负大宋,每年大宋皇帝要向他们交很多绫罗绸缎、金银珠宝,这叫“岁贡”。现在城里也兴这个,还每月都交。

蒋红菱:爷爷,我们现在是向银行借了钱交给卖房的,银行再把借给我们的钱和利息分成许多份,让我们还。这叫“月供”。

冯爷爷:这要交多少个月啊!

蒋红菱:十五年。

冯爷爷:十五年!?这不是寅吃卯粮吗。你们能付得起吗?爷爷是土埋半截的人了,陪不了你们那么长,这可怎么办?爷爷是不是有点。。。

蒋红菱:爷爷,大军肯定有考虑的。后面的月供,我的工资加上大军的,应该没问题,何况我俩的工资还会涨。

冯爷爷若有所思的:这是给你们判了十五年有期啊。

蒋红菱:大军还没回来,您就先睡吧。

冯爷爷:哎!(爷爷起身返回卧室并自言自语:我还能动,我还能动)

 

导演说过,这段台词写的有点狠,表演也很精彩,不知投资商是否能有办法,让他通过审片,如播出了,也是对我的一点慰籍,也不白当一会80后房奴的代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