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唯一具有收藏价值的老茅台——八十年代珍品茅台

标签:
转载 |
分类: 茅台鉴赏 |
近几年国内兴起藏酒之风,我自己因为喜欢喝茅台,也藏了不少。我藏酒的目的很简单,时间久点后,茅台能香点绵点,我个人不认同某些商家把茅台等白酒当做收藏品来炒作的做法,说储存白酒而非收藏可能更为贴切,存世上十万瓶机器制造的拙劣的酒瓶与印刷粗糙的酒标,并没有任何艺术价值。
如果一定要把茅台酒与收藏扯上关系的话,我个人认为唯一既值得品饮又值得收藏的老茅台只有1985年推出的茅台珍品系列。
有专家曾经说过,判定某种白酒是否具有收藏价值,得看他是否满足五大要素:一是度数,需50度以上;二是时间,存藏时间久远;三是数量,现存的数量少;四是出身,出身名门;五是包装,包装既要体现精致工艺,又要体现酒类传统文化。我想老酒中满足这五个特点的只有茅台珍品(包括同期推出的陈年,陈年的盒子最初印有“珍品”两字,一并归为珍品系列),满足前四点的老酒很多,但是只有八十年代设计的茅台珍品的包装独具一格,其包装设计在1986年获得了亚洲包装设计最高奖“亚洲之星”,这也是中国包装行业首次参加的国际性评比。
被百度誉为“茅台鉴赏家,茅台鉴赏体系的创立者,“茅学”第一人“的成美(CHW)认为,“老茅台中,最性感的、最丰满的、最讨人喜爱的,就是八十年代的老珍品”。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酒图鉴-茅台》如此描述茅台珍品,“1986年开始,茅台酒厂面向市场推出了高端酒”陈年“与”珍品“系列,酒品质量达到甚至超过了酱茅”。
目前市场重点炒作的当属八十年代的酱瓶,其中又以飞天黄酱鹤立鸡群,一瓶价格在十万左右。如果说飞天黄酱是光武帝刘秀的话,那么珍品就是皇后阴丽华。刘秀未做皇帝之前曾经感叹:“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我稍微改动一下,“喝白酒当喝茅台,喝茅台当喝珍品”。
华丽的包装,优良的酒质,稀少的存世量,能集宠爱于一身的陈年白酒,只有八十年代出厂的珍品,包括其他的任何白酒,珍品说第二,你再找不出第一。
八十年代的珍品分为两个品种:
其一,盒子里面装有一个铜爵杯的,简称为铜爵珍品。按瓶子酒标上的红色印章标记来区分,包括85~89年期间生产的“一七O四”、“陈年”、“方印压陈年”、“方印”,以及89年初开始生产的“曲印”(里面又有大曲印、小曲印之分)等五种;
其二,盒子里面装有三个陶瓷杯的,简称为陶瓷珍品,包括外包装盒子印有“珍品”、“陈年”两种,1997年之后就没有再生产。
如果说八十年代的酱茅是皇帝的话,那么铜爵珍品的1704、方印,陶瓷珍品的陈年绝对是可以让皇帝愿弃江山的大美人,喜欢品饮茅台者见到就绝对不要放过,其存世量估计在三四百瓶左右,远远没有酱瓶那么多,可遇不可求,而价格只是同期酱瓶的几分之一。
http://s12/mw690/5a607865gx6CFE8IoGffb&690
参阅茅台酒厂厂志,1988内销普通茅台,出厂价是100.40元,而珍品的出厂价则为220元,足见珍品酒质之优良。
至于89~90年出厂的“曲印”珍品,存世量同样地远远没有同期的铁盖茅台多,但两者目前市场价格却几乎一样,聪明的茅台爱好者要知道如何选择。
八十年代的酱茅是炒家商家的酒,1704、方印、陈年则是藏家饮者的酒。
http://s8/mw690/5a607865gx6CFPTCbZl2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