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密切家校联系工作的实施意见
(2013-01-08 11:11:27)
标签:
杂谈 |
长山峪镇中心校
关于进一步密切家校联系工作的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二、家校联系工作的总体目标
1.向家长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和观念,通过学习、培训,掌握家教的科学知识和方法。
2.向家长宣传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营养保健常识,指导家长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为家长提供切实有效的教育指导和服务。3.统一教育思想和方法,形成和增强教育合力,为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4.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和学校教育动态,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
5.引导家长走出家教的误区,在学校的引导和指导下及时掌握家教知识和科学的方法。
6.教师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和学生在家的情况,提高学校对学生管理、教育的效果。
7.在“家校”联系中,发挥家长对学校的监督作用。
三、家校联系工作的组织小组
组
副组长:鞠维刚(成教校长)
成
家长代表:刘国勋
领导小组责任:
1、负责统筹“家校”联系相关工作。
2、组织学习和传达有关文件精神。
3、安排部署具体工作,组织落实各项工作。
4、组织检查、总结和评比,组织交流和座谈活动,推广先进经验。
四、家校联系工作的途径与措施
(一)成立家长委员会
(二)开展好家长学校
1.积极采用符合我校实际和形势发展的教育材料,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实效性。向家长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方法以及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营养保健常识,指导家长对子女实施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根据不同年龄孩子父母的需求,采用讲座、报告、经验交流、亲子互动体验活动、学校开放周(日)等形式,进行分层指导。
3.组织开好“五会”,即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培训会、家长座谈会、家教经验交流会,家长学校办公室,要搞好家校联合方面的组织、协调、督办、存档等工作。
4.建立学员考勤、考核制度,学员结业时进行考核、评比、表彰,学期末组织召开家长学校工作经验交流研讨会。对优秀的家长学员学校要及时总结、表彰和推广。
5.加强家长学校教师和管理队伍的建设,保持队伍稳定性。组织专业培训和工作经验交流,及时总结、表彰和推广先进做法和经验,从而不断提高家长学校工作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6.引导家长密切关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难点及热点问题,积极开展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调查与研究,为学校家庭教育的开展和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组织好“家校联谊会”
1.学校领导及教师要把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教改的成果及举措告诉家长,也可介绍一些科学的育人方法,请有经验的家长作交流,老师和家长把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现相互通报,也可让学生参加,让他们亲身感受老师和家长都在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为他们操心,从而激发学生奋发向上自主教育的意识。
2.学校、年级、班主任积极营造尊重、平等、民主、合作的交流氛围和环境,充分尊重家长,耐心倾听家长的意见与建议,使学校与家长、家长与班主任、家长与家长在互动交流中探讨、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使家校教育得以持续、健康、和谐的发展。
3.“家校联谊会”的内容和形式要不断充实和创新。“家校集中联谊会”是家校联系的交流平台,学校应该充分利用有效资源,使“家校集中联谊会”具有吸引力,让更多的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教育活动中来,获得他们的支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建立和完善“家长会”工作制度。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召开,学校每学期不少于两次。各校园要把“家长会”工作纳入班主任、教师业务考核中。积极推广先进经验,不断提高“家校联谊会”质量
5.在实践中积极创新“家校联谊会”的模式。杜绝单一和空谈以及表扬一批,批评一批的老模式,在实践中把“家校联谊会”建成家校、家长与家长沟通、交流的平台和桥梁。
(1)互动式。以班为单位,家长参与教师、学生活动,形成互动,在互动的氛围中自然沟通和交流。
(2)交流式。就教育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理论探讨,或做个案分析,或开经验交流会,让家长参与进来,一起研究和分析。教师和家长介绍成功的做法和经验。
(3)对话式。就一两个突出的问题进行亲子、师生、教师与家长的对话,开展专题对话讨论。
(4)报告式。就学生入学后某个阶段或某个共性问题,请专家辅导和指导,作专题报告和现场解答,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
(5)教师辅导式。充分利用学校的老教师开展辅导活动和讲座。
(6)成果展示式。每学期展示学生的才华艺术和取得的大小成果与成绩,包括文艺活动和体育比赛(运动会),让家长在班级(学校)背景中发现孩子的成绩,了解自己的孩子。
(7)分类分层式。根据不同内容、类型,分类分层召开小型的“家校联谊会”。
6、建立“家校集中联谊会”档案资料,完善长效机制。
(四)、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
(五)、班主任、学科教师家访
9、班主任、学科教师家访家访必须填写家校联系记录表。
(六)建立《家校联系卡》
(七)设立“家长信箱”
(八)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九)学校、年级、班级都要搞好家教材料的积累,建立健全的家校联系工作档案。采取看、听、问、座谈的形式,看资料记载与积累,听教师的汇报,搞问卷调查,请家长、教师、学生座谈。最后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提出修正意见,使家校联系工作向纵深发展。
五、工作要求
1.学校“家校联系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负责统筹“家校”联系工作,政教处负责工作计划的制定和组织落实,各年级、班级负责实施工作计划。
2.各班要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和方案并上报政教处备案。
3.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我校“家校”联系管理制度、家校联系方案、工作小组完善“家校”联系登记。领导小组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进行检查和总结。
4.各校园把“家校”联系工作的具体情况与领导、部门、教师个人的考评挂钩,作为工作业绩进行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