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民间金融产业集聚规划小微企业黄震 |
分类: 金融经济 |
打造民间金融集聚区应因地制宜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答《西部财金》记者
“成都民间金融街的打造要以民间金融从业的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本地民间金融龙头企业在地方金改中的领头作用,而政府则应进行积极的引导,创造民间金融的信任基础体系。”黄震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说。
2012年6月底,位于广州长堤大马路,总长800米的国内首条民间金融街——广州民间金融街开街,引起了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致力于打造西部金融中心的成都,凭借金融机构的高度积聚、金融产业的高速发展、金融组织体系的不断完善、金融环境的不断优化、金融服务的推陈出新……也在为打造成都民间金融街做积极准备。
作为西部地区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城市,成都民间金融街的打造如何走出自己的特色道路?如何引导民间金融健康、持续化发展?如何激活民间金融、草根金融市场的活力?……4月27日,在“2013中国西部民间金融高峰论坛”召开之际,本刊记者独家专访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中央财经大学基金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金融法制论坛发起人黄震教授,为打造成都民间金融街“问道”。
《西部财金》:您认为目前我国民间金融市场对市场经济和产业发展有何现实意义?
黄震:小微型企业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财税金融扶持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压力大、成本上升、融资困难等问题仍很突出。融资难、融资贵,但是拿不到资金不等于不发展、不做生意、不投资。民间金融的产生,正好弥补了现有融资环境的不足。
《西部财金》:您认为我国民间金融市场当前存在哪些问题?
黄震:目前国内民间金融市场发展速度非常迅猛,但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风险也在加大。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总体看来,我国目前的民间金融这几个问题比较突出:
一、据相关研究报告及市场调查显示,以借贷方式为主的民间金融交易行为中,融资利息层层加码,年息高的有些离谱。各类资金介机构疯狂赚取利息差额,而将巨额融资成本转嫁至融资企业,造成中小微经营成本大幅上升,经营利润变得微乎其微,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资金生意”。其中一种是做民间资金对接业务的公司,如所谓投资理财类公司采取此种模式,他们虽然在法律上没有触及监管底线,但由于草根运作,缺乏银行、小贷等机构比较规范运作和风控措施,导致很多借贷双方难以产生信任,也比较容易受伤,由于很多项目是采取“多对一”的方式进行对接,一旦出问题则则是群体事件,对社会稳定将产生不良影响;而所谓的“放水公司”,属于非法行为,处于政府监管视线之外,对政府政府无财税收入贡献,在运作中极不规范,风险极高。公司之间大额资金频繁拆借调用,层层加码,处于资金链底层的中小微企业根本无法靠企业自身经营利润去支付高息。一旦产业链条出现断裂,将出现大面积的跑路、跳楼等惨案事件发生。这些所谓做资金业务的公司迟早要进行规范和整顿。以上民间金融乱象,长此以往,实体经济发展的根基必定受损。而高息泡沫最终将随着击鼓传花的鼓声停止而破灭,受损的实体经济却难以恢复,带给社会经济的打击将是难以逆转的。
二、巨大的市场需求下,越来越多的民间资金持有者选择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民间借贷交易,由于缺少监管、法律知识淡薄、缺乏风险控制专业知识与措施等因素,民间借贷引发的纠纷和矛盾日益频繁,花样繁多的非法集资等不法活动屡禁不绝,在扰乱正常金融秩序的同时,这种灰色交易还极易引发社会矛盾,造成社会的不安定。
三、目前在民间金融市场中非常活跃的小贷公司是民间金融体系中日益茁壮的生力军,放开小贷公司经营的初衷是在现行金融体制下进行支持“三农”及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创新。但实际运行中,小贷公司面对巨大的资金需求显得捉襟见肘,许多小贷公司成立几个月便面临"无钱可放"窘境,由于国家金融政策的局限性、银行金融机构对小贷公司的信贷支持微乎其微,小贷公司长期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况,对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只能“望洋兴叹”。从某个角度上讲,正是由于借贷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失衡,客观上助推了市场交易行为的乱象,无形中演变成了借贷供求主体之间的一种恶性循环。当然,其他问题还有很多,许多问题也是比较深层次的,今天就不展开说了。
《西部财金》:那您认为我国民间金融的出路在哪里?
黄震:一面是民间借贷乱象让大量理性的民间资金持有者望而却步,一面是小贷公司等正规民间金融市场的生力军“嗷嗷待哺”、小微企业对合理利率的贷款资金“望穿秋水”。在此大背景下,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引导民间资金支持“三农”及小微企业发展的地方性政策法规:浙江、上海等地“小贷公司融资比例可达净资本100%”、江西、云南等地“小贷公司可通过股东借款方式直接对外融资”、重庆“小贷公司可通过债权转让方式解决资金缺口” ……如何在现有法律及金融政策、体制框架,通过创新的运作模式,通过市场的力量遏制高息泡沫下的民间金融交易乱象,激活隐藏在民间的资本力量,引导民间资金以合理的利率进入小微实业,为小微企业输送金融资源探索出一条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阳光大道?我关注到最近成都市锦江区最近正在打造的成都民间金融街就是一种很好的探索。民间资金呼唤阳光化的激活模式。阳光化就是要屏蔽这种不健康的活跃,消除它的高利贷倾向和违法操作现象,促进它健康持续化,这才是根本。不要让它过热,继而酿成投资者盲目投资,放大危机。
《西部财金》:对于整个西部地区民间金融的发展,您有哪些建议?
黄震:西部地区民间金融的发展,一是要因地制宜。找准自己的区域性的金融需求,为满足这种需求因地制宜地进行金融创新,不是简单地模仿温州、鄂尔多斯以及广州甚至国外的模式;二是要善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具有巨大的便利性和最高的经济形态,利用互联网时代到来给我们带来的机会,大力推动互联网金融在西部发展。例如,如果我们都有手机银行,就不需要网点下沉,即使到村镇去了,每个人只要有手机就可以取款,就可以支付,不就方便了吗?所以在西部地区,与其耗资去建立一些物理的网点,不如很好地保护网络网点,利用网络金融的作用,服务好当地的老百姓,服务好中小微企业;三是要真正把金融当成一个产业,并且把金融产业和其他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同步纳入规划之中,这样协调才能达到金融产业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的效果,金融才能壮大,实体经济才能健康发展。
《西部财金》:为引导和规范成都民间金融的发展,成都市锦江区目前正在积极打造民间金融街,探索民间资本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有效途径,探索完善民间资本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投融资机制,努力将“成都民间金融街”建设成为民营金融机构集聚集群发展的摇篮、中小微企业实现融资行为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民间资本服务中小微企业的金融创新示范基地。对其具体的实施过程,黄震教授有哪些建议?
黄震:成都民间金融街的打造,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首先,没有企业就没有产业。成都民间金融街的打造要以民间金融从业的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本地民间金融龙头企业在地方金改中的领头作用。例如,长沙金改的龙头企业就是一个民间借贷中介中亿佰联,它在全国开了200多家连锁店,去年撮合交易量达上百亿元,极大促进了资金流转。
其次,金融集聚是以金融产业的集聚为基础的。金融的产业集聚有它的规律,民间金融街的打造也应遵循产业集聚的一般规律,进而打通产业的链条,让它上下衔接起来,而非引进一些并无关联的机构进来,就认为是所谓的集聚区。
第三,金融产业集聚区要构建一个多元化的金融生态环境,只有这种金融生态环境才能让这些民间金融机构在这里共生共荣,发展壮大。政府则应进行积极的引导,创造民间金融的信任基础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