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规范民间借贷 排雷监管盲区

(2013-01-26 21:34:11)
标签:

p2p

民间借贷

阳光化

黄震

尹飞

分类: 金融经济

规范民间借贷 排雷监管盲区

来源: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 时间: 2013-01-26 11:02  作者:邓娴
 

  尽管存在诸多争议,但无论从机构数量还是交易金额来看,P2P行业已然初具规模。

  安信证券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表示,目前全国P2P公司已经超过300家,2012年以来全行业的成交量高达200亿元。而在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看来,如果把一些自称P2P的公司都统计入内,实际的成交量还要远大于这个数字。

  “P2P平台的规范化发展是中国民间借贷阳光化的希望所在。”黄震毫不吝惜自己对这个新生行业的赞美。

  2012年以来,一些被视为庞然大物的国家队也悍然登场。如平安集团旗下的陆金所、正大集团旗下的证大财富、国开金融参股的“开鑫贷”等。

  与此同时,嗅觉敏锐的资本早已介入。IDG与凯鹏华盈、摩根士丹利联合投资了宜信,两轮合计近1亿美元;红杉资本向拍拍贷注入创投资本2500万美元;人人贷也在不久前低调接受了东方弘道的投资。

  行业高歌猛进的同时,非法集资、变相高利贷的质疑却从未远去。IDG合伙人李丰却认为,从淘宝的发展历程来看,最开始三四年的时间,基本就是以“低价、免费、便利”几乎野蛮的方式启动了市场。因此,P2P模式引发的争议,并不会阻止行业进步。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正如支付宝在起步阶段曾遭遇质疑一样,P2P公司也正处于这样的发展阶段。

  不少P2P从业者希望随着行业的发展,政府能如同对待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公司一样,待到条件成熟之时再发放牌照进行规范。他们期盼监管、及早“上岸”。

  但怎么管?谁来管?

  在这方面,似乎地方政府更为着急。比如温州金融办通过成立民间借贷登记中心,用公司的形式对P2P公司进行规范、指导和管理;比如上海市对工商登记范围作出调整,给拍拍贷等P2P公司颁布金融信息服务资质,使其经营范围里面有了内容更为广泛的“金融信息服务”。

  因P2P涉及资金生意的天然属性让不少业内人士把渴求监管的目光投向了银监会。但在贷帮CEO尹飞看来,通过准入制设定一定的行业准入门槛,操作上并不可行,监管成本会非常高,且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行业存在的风险问题。“最重要的是加强事后监管,比如严惩那些非法机构,起到震慑作用。”

  看起来,这些事前监管并不为所有业内人士买账。

  业内普遍认可的数字是,P2P公司实际上已经有2000余家,加上参与民间借贷业务的上万家担保公司。如果因目前近10家发生欺诈行为而进行一刀切的事前监管,一些业内人士表示,没有必要。

  “你为了防住这一家,99家都要吃药啊?吃药成本太高了。”尹飞诘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