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就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2009-10-01 12:32:41)
标签:

问题

打破砂锅

民用建筑

先入之见

反思意识

中国

校园

分类: 教育教学

    “不断追问,答案就在问题中!”这是我经常提醒学生的说法。

    今天是国庆节,早上开始,天安门广场就开始了集结了阅兵和游行的队伍。我静静地呆在家里,享受着难得的安宁。作为一名教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的职业要求与学生交流。好不容易有了大块的时间,我一边听着电视里传出阅兵和游行的声音,一边打开电脑,上网重新找出学生提交的个人问题和准备研究的选题,抽取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回答。

 

黄老师:

   我是2009级法学院一班的小Z,在您的引导下,我选择了我的研究课题为中国民用建筑的浪费问题。可我在网上做了一些调查,除了找出一些概念性的知识和一些概括性很强的评论外没有获得太多值得探索的东西。我的学习有些摸不着头脑。我想是不是我的选题太大,或者是我的研究路径有问题?我是不是应该利用假期做一些实地的调查?

   还有就是您上节课说的研究一个事物要从它的历史去研究,我觉得如果从建筑的历史源头研究的话有些难以把握主题,因为这段历史太长,而我想只有一段历史是我需要的,所以我不太清楚我该从什么时间段的历史开始研究。还有,查阅书籍,是应该先从民用建筑的专业知识开始了解,还是直接了解现代建筑浪费的相关资料?
    盼望您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指导,谢谢。


Z同学,你好!
    很高兴知道你们正在用心为自己的课程论文进行选题调研和设计!
    我在博客上已经回复了一个同学的邮件,你可以去看看,或许有一定参考价值。
    我要大家做一篇论文,不是让同学们去为完成我布置任务而写论文,不是去“做文章”,特别不是去“做表面文章”,而是要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实实在在研究问题,认认真真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之中形成认识,培养能力。  
    我认为,知识不是一堆需要大家记诵的旧知成见,而是要用自己智慧照亮的信息空间。学习,必须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兴趣爱好和全部技能,自己动手动脑进行探索才能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个人的知本,将对于具体事物的认识转化为人生的智慧。
    你的选题,是不是从众多问题中通过比较分析和深入追究而确定的?你还想过那些备选问题?

    你觉得你的选题经得起推敲吗?你有哪些具体事实证明这个问题的存在?
    “中国民用建筑的浪费问题”显而易见带有先入之见,而你没有对自己的先入之见保持一种警惕。题目确实如你自己反思意识到那样,有些大而空。最好从真实而具体的事实或事物出发,进行以小见大、层层深入的探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小题大做”,尽量不要“大题小做”。“中国民用建筑”指什么?能不能从某个具体的建筑作为案例入手?比如北京火车西站,或者引发你的问题意识的某个具体建筑或事件?什么是“浪费”?你进一步去追究了吗?浪费了土地?还是浪费了空间?抑或浪费了建材?等等,你没有深入去追问,所以得不到具体而明确的证据支持,也得不到论文的立足点和切入口。
   希望你再认真地追问自己。
                                              黄震

 


首先谢谢老师的教诲,我受益匪浅。
    我的这个选题是从我的家乡呼和浩特市经常对旧楼房进行爆破拆除的实例得来的素材,我想我是不是可以就针对某栋旧楼的拆除来考察其浪费问题及再利用的相关问题。
    首先,对旧楼的维护成本及安全可用程度进行评测,进而考虑新建建筑的成本,二者做比。
    其次,我认为可以对旧的建筑物进行改造,比如以前是民宅,改造后用作仓库,进而计算这样可以节省多少国家投资。
    再次,我认为对旧的建筑物妥善保存,在未来可能会成为城市的发展的见证,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比如像英国的一些小镇还在用几十年前甚至是百年以前的路灯,他们认为这是他们的财富,是一种文物。所以我认为应该改变对旧建筑的态度,不应该是一拆了之,而是合理利用。
    最后经过调查了解建设中到底有没有浪费问题,浪费到什么程度。然后以小见大,指出国家民用建筑每年因此而损失的资源及财力。    
    我认为这样我的研究路径就比较明朗了,而且自己也觉得这样比刚开始时更易于寻求真正的问题答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