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题好一半文--答张晴、杨雅葳等同学

(2008-07-05 14:07:25)
标签:

杂谈

题好一半文

张晴、杨雅葳等同学:

您们好!

看到你们的留言,看得出你们对待学习的态度很认真。特别是认真对待问题的精神,让我感到很欣慰。今天主要想与大家交流“选题”问题。

以前我跟你们反复说,没有问题不要读书,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我们现存的教育体制基本是灌输式或填鸭式的教育,是不鼓励人们怀疑、质疑,也不提倡超出课程和教材提出问题。为了走出定势的藩篱,我激励大家要不断发问和追问,对“家事、国事、天下事”等等一切现象,我们都要保持一定的新鲜感和好奇心,一旦发现让自己眼前一亮的现象或问题,就要注意聚焦,激发和培养起自己的强烈而持久的兴趣,保持这个问题或现象长期的关注和敏感,不断地追踪动态和收集信息(情报、资料或文献),甚至需要参与其中进行科学实验、社会实践进行验证和操作,并思考其中的意义和联系,问题的探索过程就会不断扩展和深入,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将随着实践和思考的深入而逐渐明朗起来。但是问题不等于课题,确定选题是要有一个由表及里、从浅到深的思考和论证过程的。

从上课交流到读你们的留言,我感觉你们的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大多还是处在现象层面。对于研究问题或解决问题来说,发现“现象”仅仅是一个契机,一个引子、一个开始。必须对现象加以推敲和琢磨,才会发现其中真正的问题。因为问题总是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述,简练地表述问题的文字就是命题。有些自己感觉构成问题的命题,稍稍查对资料或亲自调查一下,运用常识就可以轻松判断,被证伪或否定的就是伪命题、假命题。这样的命题研究价值就不大。有些可能要经过苦思冥想反复尝试要是不能确定其真伪,这种复杂命题非常有研究价值。所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就拉开研究者的差距,决定了水平的高下。

选题确定之后,基本上就能确定课题或论文的题目。题目非常重要,古人说:“题好一半文”,就是这个道理。只有一个“题眼”吸引人,别人才有兴趣继续阅读正文的内容,很多人甚至就是通过题目来判断一篇文章的价值。因为通过题目就可以看出作者的眼界、胸怀和境界,规定了思维和写作的路径。当您确定题目之后,你就会通过其中确定关键词或文献检索词,题目中是否有新意,规定整篇文章的创新水平。

张晴同学说,我的论文题目是:抵制日货与国际法条文的规定是否冲突。其实这还不是一个论文题目,还只是一个问题。国际法很多是国际惯例和先例,在你在个提法中,如果没有条文规定就不考虑国际惯例和先例了?而且国际法主要是探讨公法问题,国际法并不包括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私法。你所说的“抵制日货”是在何种层面上进行?如果是国家或政府行为,那倒是主要是一个国际公法问题,如果是民间活动,则应当另当别论。所以提问是有很多前见和前提规定和限制着的,必须对这些前提条件有所了解、清理和明确,你的问题才会更加准确和清晰。你需要对自己的问题进一步明确,才能更好地确定论文题目。“抵制日货”这个问题是值得关注和思考,而且历史上发生过、现在还不断有人在提议,涉及到国际贸易法等国际经济法的领域,你不妨先放开些收集资料(围绕“抵制日货”进行法律思考),跨越一些领域找资料,写作时然后集中进行论述(加上一个副标题,以某一时间段或某一事件为中心),是否可以这样可行?

杨雅葳同学说:我的论文题目是:旅游活动中的乱收费问题及与其相关的法律规范,这比较象一个论文题目了,但是论文题目必须高度精练,真是“字斟句酌”.你所说的旅游活动有些泛,好像你并不想涉及个人自助旅游,乱收费也只探讨旅行社和导游的乱收费,是不是就简洁定为“旅行社及导游乱收费及其法律对策”,你自己再琢磨琢磨,确定了造告诉我吧。

顺祝大家周末愉快!

黄震

2006-11-3

文章引用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