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ilova同学
(2008-07-05 13:35:11)
标签:
杂谈 |
ilova同学
你好!我历来提倡“没有问题,不要读书”,你能够带着两个问题进入我的课堂,我感到很欣慰!
极端地说,我认为任何问题都是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的,只要提问者经过思考,或者作过调查研究,或经过试验检验,就会有所启发、有所收获。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提问者的好奇心,滋养了困惑的灵魂。问题没有聪明与弱智之别,更没有好坏之分。你说,1+1=? 这个问题弱智吗?可是,就它居然成了数学史上推动革命性进步的问题。人类最可宝贵的品质之一就是永远保持一份好奇心,对于人们熟视无睹、司空见惯的事物还能不断地发出追问,对于权威意见、经典论述、甚至被认为“绝对真理”,还要进行质疑,科学革命就是这样不断产生飞跃和进步的,君不见,伽利略的斜塔试验,不就打破了亚里士多德的权威说法了吗?君不见,布鲁诺的日心说不是曾经被教会宣布为离经叛道吗?所以,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要保持信心和兴趣,认真地对待问题!
至于说,你的两个问题能不能作为课题研究,我个人认为没有什么不可以。就看你是否能保持持久的兴趣,下决心要研究个透彻。如果你能坚持一个学期,不断地思考其中一个问题,不断地收集中外有关材料和研究论著,逐渐理出个头绪来,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见解和建议来,通过上述活动,如能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养成法律思维,熟练掌握、运用法言法语进行表述,研究的价值就更加凸现出来。
“超女”等选秀节目丑闻问题,看上去是十分新鲜甚至全新的事儿,但是,其中涉及的人性的弱点,好像数千年没有变,至于说法律监督,恐怕成文法的立法者顾及不上。什么情况应该进行法律监督?什么情况依靠舆论监督?以及如何进行监督?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好好研究。
中西法庭审判的文化比较,是个很有趣的地道的法律文化问题,值得深入琢磨。作为一个一个法律人,思考研究这个问题似乎跟专业一些。不仅关乎诉讼、审判,关乎法官、律师、当事人等等,而且关乎中西文化传统,关乎整个世界范围的法系比较等等大问题。所以,研究过程可能会耗费更多的时间精力。要研究出点道道,没有三年两载,恐怕只能人云亦云。
关键就看你自己的决心了。
极端地说,我认为任何问题都是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的,只要提问者经过思考,或者作过调查研究,或经过试验检验,就会有所启发、有所收获。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提问者的好奇心,滋养了困惑的灵魂。问题没有聪明与弱智之别,更没有好坏之分。你说,1+1=? 这个问题弱智吗?可是,就它居然成了数学史上推动革命性进步的问题。人类最可宝贵的品质之一就是永远保持一份好奇心,对于人们熟视无睹、司空见惯的事物还能不断地发出追问,对于权威意见、经典论述、甚至被认为“绝对真理”,还要进行质疑,科学革命就是这样不断产生飞跃和进步的,君不见,伽利略的斜塔试验,不就打破了亚里士多德的权威说法了吗?君不见,布鲁诺的日心说不是曾经被教会宣布为离经叛道吗?所以,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要保持信心和兴趣,认真地对待问题!
至于说,你的两个问题能不能作为课题研究,我个人认为没有什么不可以。就看你是否能保持持久的兴趣,下决心要研究个透彻。如果你能坚持一个学期,不断地思考其中一个问题,不断地收集中外有关材料和研究论著,逐渐理出个头绪来,并提出自己的观点、见解和建议来,通过上述活动,如能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养成法律思维,熟练掌握、运用法言法语进行表述,研究的价值就更加凸现出来。
“超女”等选秀节目丑闻问题,看上去是十分新鲜甚至全新的事儿,但是,其中涉及的人性的弱点,好像数千年没有变,至于说法律监督,恐怕成文法的立法者顾及不上。什么情况应该进行法律监督?什么情况依靠舆论监督?以及如何进行监督?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好好研究。
中西法庭审判的文化比较,是个很有趣的地道的法律文化问题,值得深入琢磨。作为一个一个法律人,思考研究这个问题似乎跟专业一些。不仅关乎诉讼、审判,关乎法官、律师、当事人等等,而且关乎中西文化传统,关乎整个世界范围的法系比较等等大问题。所以,研究过程可能会耗费更多的时间精力。要研究出点道道,没有三年两载,恐怕只能人云亦云。
关键就看你自己的决心了。
附
黄老师 您好
我是法学1班的学生ilova,我的问题是
我是法学1班的学生ilova,我的问题是
1
“超女”等选秀节目屡爆丑闻与电视传媒业缺乏有效法律监督的思考
2 中西法庭审理中的文化差异
问题可能有些弱智,不知道能不能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希望老师能够不吝指教
2 中西法庭审理中的文化差异
问题可能有些弱智,不知道能不能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希望老师能够不吝指教
前一篇:“易”的法律文化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