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银商之争须用“看得见的手”
(2008-07-05 12:47:58)
标签:
杂谈 |
6月14日《新京报》报道深圳刷卡手续费细则和奖励办法形成,部分商家刷卡费将降低。深圳“刷卡风波”似乎出现转机,然而,商家却对银联单方定细则表示不满,希望打破垄断,从根本上解决双方争执。(6月17日《新京报》)“刷卡风波”所导致的“银商之争”还继续在扩展蔓延。
刷卡事件中银行和商家各自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深陷博弈论所说的“囚徒困境”,消费者利益也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已经失灵,政府也不能仅仅作为“守夜人”不加干预了,该出手时就出手。
刷卡事件中银行和商家各自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深陷博弈论所说的“囚徒困境”,消费者利益也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已经失灵,政府也不能仅仅作为“守夜人”不加干预了,该出手时就出手。
前一段时间有人曾盛赞在刷卡事件中深圳政府有关方面不干预的做法,笔者对此深表疑义。因为自然垄断性质的领域,并不能完全实行自由放任政策,要彻底化解“市场失灵”带来的问题,政府必须改弦更张,应及时并适度介入银商之争。
这次众商家挑战的焦点是银行卡手续费的定价机制和银联的格式合同。刷卡手续费其实就是银行卡服务的价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而言,某种商品或服务的定价,应该是根据市场来实现的。现在的问题是,由于银行卡服务是通过银联与商家联结起来,具有自然垄断的性质,其价格机制并没有给商家留下多少谈判协商的空间。垄断行业的强势地位有时是市场行为无法撼动的,显失公平的“霸王条款”依然大行其道。因此,众商家在与银行反复协商没有结果的情况下,无奈只好选择变相拒绝刷卡的方式,将博弈的双方推到了“囚徒困境”,问题的症结才得以显露。
目前,银行单方面推出刷卡手续费细则和奖励办法,暂时缓解了激烈冲突。但是,定价机制和格式合同依旧没有变化,垄断的一方仍牢牢握着制定规则的权力不放手,无视博弈双方对等的法律地位以及利益关系人的参与权和话语权。这是源于垄断的天然属性,市场对此已经无能为力。或许有人主张依据科斯提出的“自愿联合”或“协商解决”,通过行业协会的作用对市场负责。但是,中国行业协会的力量还不足以改变垄断性质的游戏规则。中国消费者协会和中国商业联合会都正式要求政府依法出面介入银商之争了,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政府要不要干预,而是如何干预了。
“囚徒困境”不但没有使银行或商家的局部利益实现最大化,而且消费者的整体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也受到了严重损害。这就需要政府伸出“看得见的手”,帮助银行和商家走出“囚徒困境”。因为只有借助政府这一公共平台,依法召开有商家、银行、政府相关部门、商会(协会)、消费者及专家、学者等方面的代表参加的听证会,听取各方意见,研讨解决办法,制定相应措施,才会打破银行和商家不断的重复博弈,才能真正实现“多赢”和“共赢”。
编辑: 孙玮 来源:
新京报 作者:黄震
编辑: 孙玮
http://www.qianlong.com/ 2004-06-18
09:45:17
前一篇:“一人公司”将推动文化转型
后一篇:物业公司应加快向市场角色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