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家都在可怜的人间”

(2017-07-30 10:18:51)
分类: 随笔

大家都在可怜的人间


http://s8/mw690/001DCAx2zy7d2EsDuCj47&690

 http://s16/mw690/001DCAx2zy7d2Eu8otF2f&690


有一段时间未读周作人了,今读《八十心情·与鲁迅绝交书》,短短百余字,留下多少悬疑和猜测,让人解谜无方。

“鲁迅先生:我昨天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担受得起,也不想责谁——大家都在可怜的人间。我原来蔷薇色的梦原来都是虚幻,现在所见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订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

关于周氏兄弟的“绝交”,兄弟二人似乎都不愿意提及。周作人的信,欲言又止,就这样寥寥几笔,根本未交待兄弟失和的原因。“蔷薇色的梦”指的又是什么,语焉不详。

周氏兄弟“翻脸”,是在1923717。事隔17年后,周作人在19407月的《中国文艺》上曾有《辩解》一文,说到口头辩解的无益:“我们回想起从前读过的古文,只有杨恽报孙会宗书、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文章实在写得很好,都因为招到非命的死,乃是笔祸史的资料…..”他还认为,“大凡要说明我的不错,势必要说他的错,不然也总要举出些隐秘的事来做材料,这却是不容易说得好,或者不大想说的那么辩解得有效,但是说了这些寒伧的话,也就够好笑,岂不是前门驱虎后门进了狼么?……人说误解的不能免除,这话或者未免太近消极,若说辩解不必,我想这不好算是没有道理也。”这篇文章,似乎还是王顾左右而言他,闪闪躲躲。到了1961年,周作人写了《不辩解说(下)》,则写得详尽一些了:“这回讲到一九二三年与鲁迅失和的事件,因为要说明我不辩解的态度,便想到那篇东西可能表明我的理论,所以拿来利用一下,但那些陪衬的废话本来是多余的,我所要的只是最末后的一节罢了。关于那个事件,我一向没有公开的说过,过去如此,将来也是如此。在我的日记七月十七日项下,用剪刀剪去了原来所写的字,大概有十个左右,八月二日记移自砖塔胡同,次年六月十一日的冲突,也只简单的记着冲突,并说徐、张二君来,一总都不过十个字。”“如许季佛所说的……这便是鲁迅在生前没有一个字发表,他说这是鲁迅的伟大处,这话说的对了。鲁迅平素是主张以直报怨的,并且还要更进一步,不但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还说过这样的话。”大约是1934年,周作人作五十自寿诗,引起了轩然大波,胡适、蔡元培等纷纷和诗,唯鲁迅持之公论,对这一点,周作人是抱以感激的:“我前回说过的对于所谓五十自寿的打油诗,那已经是那事件的十多年之后了。当时说胡风辈闹得满城风雨,独他一个人在答曹聚仁、杨霁云的书简中,能够主持公论,胸中没有丝毫芥蒂,这不是寻常人所能做到的了。”

鲁迅能做的,还有他对周作人在五四以来现代杂文创作中的地位的评价,他在接受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的采访时,谈到了五四以来的杂文创作,他把周作人排在第一位,林语堂为第二,将自己放在了第三的位置。鲁迅是“举贤不避亲”的,这时候,他大约已经忘掉了兄弟之间曾发生的嫌隙和龃龉了。

周作人在文中,认为鲁迅是很惋惜兄弟之间的情分的,这以他在一九二五年十一月三日所写的《兄弟》中可以看出;即便在此前的十月二十一日写成的《伤逝》一书中,周作人读出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读者的滋味了。“《伤逝》这篇小说很是难懂,但是如果把这和《兄弟》合起来看时,后者有十分之九以上‘真实’,而《伤逝》乃是全个是‘诗’,诗的成分是空灵的,鲁迅照例喜欢用《离骚》的手法来写,这里又用的不是温李的辞藻,而是安特来也夫一派的句子,所以结果更似乎于很是晦涩了。《伤逝》不是普通恋爱小说,乃是做借了男女的死亡来哀悼兄弟恩情的断绝的。我这样说,或者世人都要以我为妄吧,但是我有我的感觉,深信它是不会错的,因为我以不知为不知…..”我想,周作人的直觉大抵是不错的,不会是自作多情,因为知兄莫若弟,周作人是文章大家,他的阅读不仅仅以“广博”可以一言概之。我们不妨这样想:虽然兄弟失和,但周作人一直关注着兄长的文学创作,久为文字所熏陶的周作人对鲁迅的小说保持了一颗敏感的心。鲁迅去世以后,有些人觉得机会来了,大作其泄愤报复的文章,周作人痛心而愤慨地说:“现在鲁迅死了,有仇的都来报仇,有冤的都来报冤……”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20174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