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铜世纪110  第一章 两女争桑吴楚战端重启

(2010-06-24 20:24:18)
标签:

宗教

桑叶

桑树

公子光

钟离

楚国

文化

分类: 小说、故事

第一章 两女争桑吴楚战端重启

 

孔丘入周问礼之后,声名远播。他受到老子的启发,也开始正式开馆收徒。和子产官办学校不同的是,他办的是私人性质的学校。这期间秦商、冉耕、闵勋、漆雕、曾点、颜繇等人开始跟孔丘学习周礼,正式成为他的弟子。曾点是著名弟子曾参的父亲,颜繇是他著名弟子颜回的父亲。孔丘喜爱杏树,在学馆前种植两颗杏树。最先入门的孟懿子、南宫敬叔、仲由等人见状,也上街卖来树苗种上。孔丘见了,心中甚为高兴,从此立下规矩,今后凡入门弟子,必须亲手种植一棵杏树,或种在馆前,或种在馆后。俗话说百树成林,孔丘一生七十七弟子,三千门徒,杏树越种越多,也就成了杏树林。他在馆前一块空地上开坛讲课,后人称之为杏坛。一到每年的三月份,粉红的花朵挂满枝头,这里就成了杏花的海洋,满树的芬芳。孔丘站在台上讲课,看着这美丽的花儿,一张张年轻的充满朝气的脸庞,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和欢乐。

话说就在孔丘走后的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520年四月份,周景王心脏病突然驾崩,三天后,刘献公刘挚也突然死去,儿子刘蚠(fen)继承了爵位。在周景王的葬礼上,刘蚠、单旗突然发难,杀死了大臣宾孟,拥立王子猛继承王位。葬礼已毕,王子朝也不甘示弱,在旧贵族的支持下,也自立为王,起兵讨伐刘蚠等人。刘蚠保护着王子猛逃到了自己的封地刘城,刘城就在今天的偃师万安山附近。又重整旗鼓讨伐王子朝,双方你来我往,相互厮杀,战火波及今天的洛阳、偃师、新安、孟津、巩义等地。这期间,王子猛突然死去,刘蚠等人拥立二公子姬匄为王,史称周敬王。王子朝占据着王城,周敬王成了流亡政府。在晋国帮助下,派籍谈、荀跞率军平叛,杀死了召公伯,收复了巩义等城市,王子朝等人跑到楚国避难,并死在了楚国。周敬王回到洛阳,入住周城,但王子朝的党羽仍然占据着王城,并不时骚扰周城。无奈之下,周敬王求晋国以盟主的身份命令卫、郑等小诸侯国帮他将城墙加高加厚。直到公元前502年,在晋国的帮助下,经过刘蚠、苌弘等人的努力,才彻底消灭了叛匪,周敬王才回到了王城,这场动乱整整持续了十八年。

老子李耳在孔子走后的第二年,他见王室斗争日渐激烈,为了避祸,他骑着青牛离开了洛阳,向西云游。函谷关的关令乃是周大夫尹喜,他站在关上向东眺望,见有紫气东来,知道有圣人到来。便出关迎接,见是老子骑着青牛而来,空中有两只仙鹤相随。尹喜迎上前笑道:“原来是伯阳老师来了,圣人西去,从此云游天下,岂能不留下文字于后人耶?”遂强留老子于函谷关著书。老子于是他就写下了泱泱五千字的《道德经》,尹喜命人将经书刻在石壁上。尹喜见书已经刻成,就和老子一起归隐了。从此老子便杳如云鹤,渺无踪迹。有人见他在蜀地云游布道,有人见他在吴越给人讲经,也有人说在幽燕之地见过他。也有人说他骑着青牛升天了,成了神仙。他是我国道教的创始人,他的哲学著作《道德经》,也成了道教至圣至尊的经书了。

话说吴国的卑梁县和楚国的钟离比邻,两地的百姓都是以种桑养蚕谋生。相传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用蚕丝织成绢的工艺,江南的女子在嫘祖的教导之下,学会了采摘桑叶、养蚕、剥茧抽丝、织绢手艺,嫘祖也被后人称为蚕神了。在所有江南的蚕丝业当中,吴越一带最为发达,织成的绫罗绸缎,灿若云锦,轻柔光滑,天下闻名。

这天,卑梁女又像往常一样,背上竹篓来到了桑园。低处手能够着的桑叶已经摘过来,新的叶子还没有长出来。树冠上的桑叶太高了,没有长镰刀是无法勾下来的。唉,假若带上一把利斧,爬到上面,砍下几根树枝来,也够家里的蚕宝宝吃了。她一边两手不停地摘着桑叶,一边眼睛朝四周望着,寻找着新的桑树。太阳从厚厚的云彩中射出了万道霞光,桑树也被镀上一层金色光芒。她走过山坡,眼睛忽然一亮。她看到河流拐弯处长着几颗桑树,阳光一照,椭圆型的桑叶泛着绿光,像缀满了绿宝石。她高兴坏了,她几乎是一路奔跑着,从山坡上跑到溪流边。这是一块被河水冲积而成的滩涂地,泥土松软,绿草芬芳。难怪这几棵桑树长得这么好了,我得赶快采摘,要是别的姐妹发现了,会和我争抢的。现在正好,过两天桑树长高了,我就够不着了。卑梁女一边采着桑叶,一边兴奋地想着。不一会儿,她就采了一筐,高高兴兴回家了。回到家中,她将竹筐里的桑叶均匀地摊在圆圆的竹萝里面,细白的毛茸茸的蚕虫从下面钻了上来,吞食着碧绿的桑叶。她高兴地对母亲说道:“娘,我今天又发现了几颗新桑树,树不高,叶子很嫩。明天我还去那里采摘,要是别的姊妹们发现了,非跟我抢不可了。”

她的母亲正用小刀剥着蚕茧,她头也不抬笑道:“孩子,都是乡里乡亲的,遇事让着点,那么多桑叶,你一个人能摘完?一个女孩子别那么张狂,小心找不着婆家。”

“知道了。”卑梁女羞红了脸,娇嗔地说道,“娘,你又胡说了。”

第二天早上,卑梁女又去那里采摘桑叶,快摘满的时候,忽然她听到一声娇喝,“谁让你来摘我家的桑叶的?”

她抬头一看,只见一个女子背着竹篓怒气冲冲地走了过来。卑梁女看了半天也不认识,奇怪地问道:“咦,我怎么没有见过你,这桑树怎么成你家了?你是哪村的?”

那个女子朝河对岸一指:“我就在对面住,我是钟离的。你怎么乱摘我家的桑叶?”

卑梁女怒道:“哦,你原来是楚国钟离县的。你也不看看,这是我们吴国的地面,你的桑树在对面呢。你们楚国人也霸道了吧,来我们国家抢东西来了。”

钟离女生气地大声喊道:“胡说,这是我们钟离的桑树,原来河水从那坡下流过,这桑树在我们这边,因为下大雨,河水改道,桑树就跑你们这边了。”

卑梁女一听,得意地说道:“是啊,河水改道,谁让河水改道了?河东面是我们吴国的,对岸才是你们钟离的。快走吧,再不走,我报告给我们的大人,把你抓起来。”

钟离女上前双手拉着卑梁女的竹篓嚷道:“你今天不把桑叶给我留下,你就休想走了。我是楚国人,谁怕你们大人,少吓唬我。我的哥哥是个百夫长呢,我回去跟我的哥哥说一声,非把你抓起来不可。小偷,你这个小偷。”

卑梁女一把将她推倒在地,骂道:“你怎么这样不讲理,明明是我们吴国的桑树,非说成你们楚国不可,真是强盗、土匪!”

钟离女站了起来哭道:“你才是强盗土匪呢,明明偷采了我家的桑叶,硬说是你们家的,等着吧,我去告诉我的哥哥。”说完,一边哭着一边朝回跑着,地上的竹篓也不要了。

卑梁女一脚将竹篓踢到河中,拍手笑道:“快回到你们钟离吧,快叫你的哥哥来吧,我们的大将军公子光等着他呢。”

钟离女回去之后,向他的哥哥哭诉了一番。他的哥哥一听火冒三丈,也不假思索,就叫了五名兄弟跑去报仇,来到卑梁女家见人就砍,见东西就砸。卑梁女和她的父母亲被当场砍死,他们临走之前又一把火将房子烧了。卑梁大夫闻讯之后,勃然大怒,调集军队突然杀入钟离县,也是见人就杀。除少数人逃走外,大部分人都遇害。

楚平王听说之后,大为震惊,立即传令尹阳匄、司马薳越率诸侯之师前去讨伐。这诸侯联军除楚国外,有顿、胡、沈、蔡、陈、许诸国军队,总共三万人,战车一千乘,朝钟离杀奔而来。在半道阳匄病逝军中,薳越接替主帅位置,率军队继续进攻。吴国军队忙从州来撤出,移师钟离阻击。

吴王僚闻讯大惊,忙叫来执掌军队的两个弟弟前来商量,掩余、烛庸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天不吭声。吴王僚焦急地说道:“我叫两位贤弟来,是帮我出谋划策的,你们怎么半天不说话?”

烛庸红着脸说道:“不瞒大王,临阵对敌我们兄弟经验毕竟不足啊。况且这一次薳越亲率诸侯大军,气势汹汹,势不可挡呀。我看大王不若将公子光叫来,他毕竟和楚国对阵多年,知彼知己的。”

吴王僚说道:“难道你们不怕他再掌兵权,对寡人不利?”

掩余说道:“为今之计先让他退敌再说,打败了楚人之后,再夺其兵权。你是大王,他能说什么?”

吴王僚大喜道:“就依贤弟所言,宣公子光上殿。”

公子光上殿之后,吴王僚焦急地说:“贤兄啊,如今楚国令尹薳越亲率诸侯大军而来,钟离守将天天告急,如何退敌,请贤兄教寡人。”

公子光心中冷笑,你把我削职为民在家,现在有麻烦了才想起我了。虽然心中这样想着,但脸带微笑,谦卑地说道:“草民无官无职,赋闲在家,外事不知,我如何退敌?哦,对了,楚国的令尹不是阳匄吗,怎么又换人了?”

掩余怒道:“大王问你话,你就如实说就是了,你管他谁当楚国令尹。”

吴王僚喝道:“掩余对兄长不可无礼。”转过脸满面笑容地说道,“掩余粗鲁之人,贤兄莫怪。不能重用兄长,都是寡人的不是。现在国家危机,兄长不救寡人,不救吴国之民,而欲袖手旁观乎?”

公子光笑道:“岂敢,适才所言,玩笑耳。大王莫怪!以微臣看来,楚国的诸侯大军人数虽众,实不足虑。我为大王献上一计,管教诸侯大军一鼓而灭!”

吴王僚心中大喜,忙说道:“贤兄快说!”

“这一次跟随楚国而来的诸侯们,都是小国家,稍微大一点的国家,就是陈蔡两国了。陈、蔡两国,前被楚王所灭,楚王熊居登基为稳定根基,和合诸侯,才让他们复国的。陈、蔡等国畏惧楚国的淫威,非心甘情愿而来,他们也不会为楚国拼命的。胡、沈之君幼小而张狂,不知深浅,顿、许两国心中嫉恨楚国,敢怒不敢言罢了。阳匄病死军中,已经不利。薳越身为主帅,却出身卑贱,政令不一。七国之众各怀心事,同役不同心啊。大王不若将军队一分为三,大王掌中军,姬光不才率右军,掩余贤弟率左军,先击败胡、沈、蔡三国军队,其他军队必然大败。然后乘胜追击,则薳越可擒也!”

吴王僚问道:“谁去击败胡、沈、蔡三国军队。”

公子光说道:“微臣远去。大王可将牢中三千罪人交给微臣,微臣只有妙计。”

公元前519年的7月月29日,吴楚双方的军队在鸡父相遇。胡、沈六国排在前面,楚国军队在后面,诸侯大军的阵势刚扎好,忽然见三千名衣衫不整的吴军冲了过来,薳越大笑道:“吴国真的是没人了,怎么派了一群乞丐来打仗啊,哈哈,看来我薳越今天要立功了。”下令道,“谁去立头功?”

话音未落,这三千吴人已经冲到胡、沈、陈三国军队的面前,忽然惊慌起来,停止不前了。胡、沈、陈三国主将见状,大声叫道:“快杀呀,立功的时候到了。”

这三千吴军有的吓得扭头就跑,有的吓得站着不动。三国军队一路追杀过去,追到了一个山坳里,只听一阵震耳欲聋的战鼓声响了起来,只见一杆大旗闪了出来,旗上绣着一个金色的吴字,吴王僚指挥着中路军队杀了出来,高声喊道:“吴王在此,快快投降。勇士们,杀啊,杀啊。”

胡、沈二君和陈国主将夏齿忙下令:“快撤,快撤。”

这时,左边掩余、右边公子光也率领军队杀了出来,三国联军吓得腿脚发软,再也无心恋战了。这一场战斗下来,全歼了三国军队,俘获了胡、沈二君和陈国主将,几乎无一漏网。吴王僚又听从公子光的建议,将三国的俘虏放了回去。这些人边跑边叫:“快跑啊,我们的国君被杀了。”“我的哥哥被杀了,快跑啊!”“快跑啊,我们夏齿将军被俘了。”

许、顿、蔡三国的军队听到这个消息,率先逃跑。楚国的军队也跟着逃跑,薳越制止不住,也只好跟着逃跑。吴国军队在后面紧追不舍。一场因两女争桑的鸡父之战,以吴国的胜利、楚国的惨败而结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