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悠悠--摄影家镜头中的民生【转载】

标签:
历史旅游图片 |
分类: 神州走读 |



摄影家朱宪民
《边疆女民兵》 1969年摄于内蒙古
《白塔寺》 1990年摄于北京
《赶集路上》 1993年摄于山东
《会礼后的坟祭祖》 1996年摄于宁夏
《炼钢工人的午餐》 1990年摄于本钢
1986年摄于阜新
《矸子山上的女人》 2002年摄于抚顺
《工人兄弟》 2003年摄于鞍山
《沈重拆迁》 2009年摄
《船厂农民工》 2011年摄
2013年摄于辽宁北方重工集团
2014年摄于沈鼓集团


《工厂图书馆》 1980年摄于济南
《农村供销社》 1981年摄于乳山
《光棍村的婚礼》 1982年摄于日照
《昨天的梦》 1985年摄于北京
《惜时如金》 1990年摄于赴深圳的列车上
《受骗少女与救星》 1990年摄于济南
《时尚生活》 2003年摄于新加坡
十杰人民摄影家焦波,山东淄博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南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等十所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河北传媒学院硕士生导师;摄影师、纪录片导演。
《在打谷场谈恋爱的年轻人》 1986年摄
《放学后在公路上赛跑的小学生》 1985年摄
《庙会》 1998年摄
《俺也来点现代化》 1988年摄
《村里的老人》 1987年摄
《农闲的日子》 1997年摄
《三个女人一台戏》 1997年摄
《推老人赶集的汉子》 1990年摄
《路上的车与车》 1990年摄

。
1993年摄 海南省第一批磁卡电话在海口市街头投入使用。
2006年摄于东方市 集中修建茅草房的黎族先住民。
黎寨医院虽小,但前来看病的黎族先住民可不少。
林振龙与邻村的女孩符梅就是在眼前的茅草屋结婚的。
1992年摄 没有证件上海南岛的人被临时滞留在这个大棚里,建省之初的海南省进入需要边境能行证。朋友们在寻找亲朋好友。
1993年摄于琼中县 山村的早晨,年轻的母亲背着孩子挑回满满的两桶山泉水。
1994年摄于保亭县 在海南偏远的山区,猪成了黎村儿童的宠物

黑明,曾为中国青年杂志社摄影工作部主任、中国摄影家杂志社社长,现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工作,一级摄影师。作品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收藏。
摄影家黑明作品 2015年摄于南京
图中人贾若瑜,又名贾直。1915年生于四川合江。抗战期间贾若瑜先后担任山东纵队胶东第5旅参谋长、胶东军区参谋长、司令员等职,多次与日军作战。1958年,开国少将贾若瑜担任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筹委会委员兼办公室主任,负责筹建军博。 2015年摄于北京。
图中人刘增钰,1918年生于山西昔阳。七七事变爆发后,他投笔从戎,被编入八路军129师独立支队。先后参加过百团大战的正太路破击战、寿阳伏击战、榆辽战役、关家垴战斗。曾任空军部队第一任文化部长,某部军职政委。2014年摄于北京。


图中人刘景轼,1918年生于四川蒲江。1937年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38年底被分发到四川省防空司令部,曾在成都中江击落了日军的第一架飞机---三菱96G3M中型轰炸机和日军大名鼎鼎的轰炸之王---奥田喜久司大佐 2014年摄于成都

图中人刘治,1915年生于湖南邵阳。1938年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6期步科,毕业后分发到被编入第9战区川军第30集团军72军15师45团3营7连3排担任少尉排长。抗战结束后他厌倦了炮火,不愿参加内战,于是成为一名逃兵 2013年摄于邵阳
图中人于亚平,1920年生于安徽蒙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7分校16期毕业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51军113师337团2营任排长,驻守江苏淮安。在他的记忆和日记中,他曾在豫中、鲁南等会战中,与日本鬼子大大小小一共打过23仗 2014年摄于西安
图中人谢翔龙,1913年生于江西宁冈。1940年放弃学业被编入国民党宪兵部队16团4营4连3排9班,同年夏天,第二次粤北战役爆发,他作为宪兵战士参加了那场战斗。1944年请假回家脱离部队,1946年再次考入阳明师范,毕业后进入茅坪中学任教 2014年摄于宁冈
图中人王保禄,1927年生于山西晋城。在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当兵。抗战给他印象最深的是攻打泊村的日军炮楼,为了打掉那个炮楼,他们想尽各种办法,半夜打、下雨打、挖暗道打,一直到日本投降,鬼子才从那个炮楼上撤下来 2014年摄于山西晋城
图中人梁全正,1931年生于山西静乐。1944年加入吕梁军区独立5旅6连,成为一名司号员。他先后去文水、太原、清徐、娄烦等地参加抗日游击战,从抗战的尾声一直吹到抗美援朝。他说吹号是个技术活儿,160多种声音,一般人都不会 2014年摄于娄烦
图中人小林宽澄,1919年生于日本前桥。1940年他被强征参军后,编入华北派遣军第12军第14师团从青岛登陆入侵中国。19416月19日在山东被俘,后参加八路军,多次参加对日作战。1972年中日建交后,他多次被邀请到中国大陆参观访问 2014年摄于日本东京

1991年04月摄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三合中心学校
1991年04月摄于河南省新县八里畈乡王里河小学
1991年09月摄于陕西省绥德县楼沟村小学
1991年12月摄于河北省滦平县拉海沟乡大店子村小学
1992年03月摄于陕西省静乐县赤泥洼乡羊丈村小学
1992年03月摄于陕西省静乐县神峪沟乡南岩头村
1993年10月摄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陡山河乡希望小学
2014年07月摄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火烈乡沙且地莫村
2007年09月摄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库衣乡
2014年摄 第一次接触足球,孩子们高兴极了。

南充市委宣传部。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南充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洪水消退后,江中的回水坝是采挖卵石的天然之地。
在淌水挑运的同时,洗去卵石里的泥沙
个体挑夫吃饭有早有晚
夏天挑夫劳作流汗多补水也多。
挑沙过磅秤重记酬。
1985年摄于河坝乡 乘客下车等待老人把路修好
1989年摄于新建乡 拉客的三轮车走过久雨的泥潭。
1991年摄于新建乡 汽车缓慢驶过礼让的三轮车
1990年摄于土门区 做完买卖走在回家路上的农民。
前一篇:哈尔滨新旧影--2【转载】
后一篇:开发“西部”、祁连山风光【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