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抗战时的云南、抗日猛将阙汉骞、腾冲·国殇墓园【转载】

(2018-01-18 22:38:50)
标签:

军事

历史

图片

分类: 二战全程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转载]美国地理协会藏:美军拍抗战时的云南(14)






抗日猛将阙汉骞

[转载]谁还记得腾冲之战的抗日猛将阙汉骞?

[转载]谁还记得腾冲之战的抗日猛将阙汉骞?

[转载]谁还记得腾冲之战的抗日猛将阙汉骞?

 

阙汉骞(1901—1972年),字拨云,1901年1月19日出生于湖南省宁远县北乡阙家庄(清水桥乡阙家村),中学毕业后上过法政学校。1920年投笔从戎,考入武汉教导团,加入中国国民党,不久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历任国军连、营、团长、少将旅长、中将师长、副军长、军长、广州警备司令、浦东兵团司令等职。曾以战功获云麾勋章、宝鼎勋章等多枚,还得到过美国的棕色勋章。1949年去台,先后任台湾中部防守司令、台湾防卫副总司令、东部防守司令、澎湖防卫司令等职。[转载]谁还记得腾冲之战的抗日猛将阙汉骞?

 

在八年抗战中,阙汉骞历经10战,屡建奇功。

淞沪战起,阙汉骞时任十四师七十九团团长。部队开赴上海罗店防守。与敌反复争夺,罗店失而复得。苦战经月,战况惨烈空前,当时的战场被喻为血肉磨坊。官兵伤亡甚重,日军的嚣张气焰遭到沉重打击。阙汉骞以其不俗战绩,开战不到两个月时间即被升为四十旅旅长。十四师随后奉命调换南北塘口。日军进攻势猛,阵地不断后移,但旅部却顶住不退,以至阙汉骞与郭汝槐、胡琏三位旅长共用一个掩蔽部指挥作战。淞沪苦战三个月,后从战略上考虑全军撤退。十四师经青阳港、昆山下撤、阙部四十旅在后掩护,于青阳港公路桥阵地与日军作战,战况甚为惊险激烈。

淞沪战役后,为防日军溯江而上进攻武汉,十四师驻防誓节渡。阙部四十旅驻扎茅毋山,阙旅长每日步行上下山,督促部属沿长江修筑工事备战日军。1日军溯江而上,海陆空同时使用,并且施放毒气,疯狂进攻。阙汉骞率部奋力迎击,坚守阵地,毫不动摇。阵地坚守近月,阙率部与日军白刃相接,反复肉搏,威震敌胆。直到武汉布防准备基本就绪后,才奉命紧急撤退。

1939年夏,阙汉骞于常德升任十四师师长,隶属五十四军。1939年冬日军自广州大举北犯,阙汉骞在固守原有阵地的同时,派出一支奇兵,会同友军展开反攻,一鼓作气攻占翁源、花县,迫使日军3个师团仓皇退至广州近郊,创造了振奋人心的粤北大捷,赢得抗日猛将美名。

[转载]谁还记得腾冲之战的抗日猛将阙汉骞?

 

1944年春,阙汉骞升任五十四军副军长。4月,以代理军长身份率十四师、五十师空运印缅,解盟军密支那之围。同年他统率全军将士浴血奋战,突破日军严密设防的怒江天险,攻破海拔3000 米的高黎贡山防线,收复了滇西重镇腾冲,创造了全歼日寇两个联队的光辉战绩。阙军长于82日指挥部队攻城。开始用炮火掩护以云梯爬城的方式,伤亡甚重未能成功,后即以工兵挖地道炸城墙的方式取得突破,占领城角数处,与敌对峙。阙军长即作重新调整,各师在城中与日军展开逐屋巷战,日军全力反击,血肉相搏,战斗甚为残酷。在腾冲城内,经过敌我一个多月的激烈巷战,满目疮痍,一片废墟,自开战以来的6000日军,除300来人溃逃城外,其余皆战死、自杀于腾冲城内。对于外逃之敌,阙汉骞亲自严命预二师方诚团长率一团之兵力,予以追击,除10余被俘外,余皆击毙。至914日,腾冲歼灭战取得完全胜利,敌人或死或俘,无一生逃,若干年后,有日本教官称之为中国历史上一次成功的歼灭战。腾冲战役,敌守我攻,历经一山一水的天然屏障,终于取得攻城歼敌的重大战果。我官兵的牺牲人数,并不在日军之下。战后,为纪念殉国的英勇战士,阙将军特在来凤山顶勒石存纪,后建有著名的国殇墓园。随军的美国顾问史塔尔将军甚为钦服,并将腾冲攻城战补拍成电影。可见其在盟军中的国际影响。

[转载]谁还记得腾冲之战的抗日猛将阙汉骞?

阙汉骞蜚声中外,在战役中荣升军长。

[转载]谁还记得腾冲之战的抗日猛将阙汉骞?

19452月,阙奉命率部开赴黔西安龙兴安地区,不久五十四军改为美械装备。秋,奉令向广州反攻。军行在途,日军投降。会同新一军于10月间接受广州,兼任广州警备司令。至此,八年抗战中,阙汉骞的猛将天赋得以完全发挥,他的军事生涯也达到了辉煌的顶点。

 

阙汉骞擅长书法,造旨颇深。在长期的军旅生活中,他每天都要坚持练数百个大家,功课不完,绝不休息,病中也不间断。常有狂犷之笔,别具风格。已故元老吴稚晖先生,曾誉之为拨云体1959年,曾于台北中山堂开个人书展,其飞草正气歌及行草、楷、隶四体千字文,尤获各方佳评,备极一时之盛。

1963年中风。1972年十一月十一日(夏历十月初六)下午三时半,于荣民总医院与世长辞。



腾冲·国殇墓园

[转载]腾冲·国殇墓园 <wbr><wbr> <wbr><wbr>中国最大的国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
    沿着当年的史迪威公路,从保山市城区出发,翻越大、小高黎贡山,来到一个相对平阔的坝子,坝子上有一个美丽而忧伤的小城,她就是腾冲。
    来云南之前,因为地缘的原故,对于大地边缘的腾冲一无所知。仅仅由于她位居边陲,而身侧的缅甸神秘而富有诱惑力,才激起了我上路的雄心。打开地图,我惊奇的发现,在滇西竟然还有如此璀粲的一颗明珠,她被深深隐没在高黎贡山的绿色之中,稍不留神,就会失之交臂。因为从昆明出发向西的路上,有太多金质般的地名吸引着你的眼球和神经:象大理、象丽江,还有梦幻般的香格里拉、神仙居住的地方泸沽湖,另外,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中的梅里雪山、怒江大峡谷都值得你耗尽一生的积蓄和精力。
    所幸的是,我来到了腾冲,而且是在06年春天的脚步第一天来到云贵高原的时候。
    作为一个边陲小县,腾冲有太多的美,太多的感动值得你去体验。她有诸多的自然风景。如位于城西一公里处的叠水河瀑布,大盈江滔滔江水在此突然从46米高的断崖上飞泻而下,就连见闻广博的徐霞客都被它的壮观和声威震撼过。她的境内还有火山群国家公园,共有休眠期火山97座,而这些火山中,最近一次的喷发离现在仅380年。与此齐名的当属距县城12公里的北海湿地,在它最美丽的季节,黄色的鸢尾花会开满整个湿地。你也会因着这忧郁而美丽的花儿把自己变成一只候鸟,情不自禁的历经千辛万苦,迁徙到这里。不要忘了,腾冲还是中国著名的地热风景区,在距县城约15公里的热海,滚沸的泉水会使你内心热血沸腾。还有云峰山的落日和朝阳……
   不仅如此,腾冲还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文景观。
   我不知道上天为何如此眷顾腾冲和居住在此的人们。当我从湖南一路向西,享受着现代文明带给人们的便利的时候,我也有着深深的忧虑。现代人的功利和浮躁犹如滚滚红尘,早已把中国东部的自然文明和人类的古文明荡涤的干干净净。而现在,它早已逆流而上,由海上至陆地,由东部至西部,呼啸而来,所到之处,使之魅力荡然无存,面目变得苍白而千篇一律。
    然而腾冲却是美的,它的美实在是因为她的过去没有被毁灭的缘故。不管是地球转动带给她的自然变化还是人类脚步留在此地的足印,都被腾冲人小心翼翼地保存了下来。这里的一切,对于每一个来此一游的外地人来说,你不由的对她肃然起敬。

      从腾冲回保山的第二天,闲着无聊,我来到保山的新华书店,随便翻翻中,我被一段文字深深吸引,继而内心微微颤抖起来,这段文字介绍的地方就是位于腾冲县城旁的国殇墓园。
      1944年6月23日,中国远征军长官部下达了攻击腾冲的命令,光复腾冲的战役打响。这场战役历时127天,腾冲城内机关、学校、民房全部毁于战火,一片瓦砾,被史家称之为焦土抗战。据守腾冲各地的日军五十六师团一四八联队及十八师团一部共3395人被全歼;中国远征军阵亡官兵8671人,伤者1万余人,美国盟军官兵阵亡14人,腾冲民众随军作战及服役阵亡6300余人。为了抚慰这15000多英烈的英灵,1946年7月7日,腾冲人民在城郊的来凤山麓,建造了一座我国规模最大,唯一保存完整,且幸存下来的中国抗日阵亡将士纪念陵园,取名国殇墓园。
      我已经很久没有激动了,岁月的风寒已使我的心逐渐麻木。然而腾冲的国殇墓园却让我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动。这种情绪使我日渐变冷的身躯一下子热血沸腾。
     第二天,日出之前,我背上行囊,再次踏上通往腾冲的旅途。我的内心已无法平静。从我记事起,每到清明,我无数地扫过列祖列宗的坟茔,我也曾随着人流参观过各种各样的墓地,我还曾带着学生在一些纪念碑前茫然宣誓,但我从未象今天这样受到如此强烈的震憾。我无心观赏路边的风景,只想尽早拜谒这块英灵的安息地。而当车刚刚爬到高黎贡山的最高处时,天下起雨来。开始细而密,继而大而疏,打在车窗上犹如滚落的泪水。我暗想,莫非上天也在今天凭吊英灵?
   [转载]腾冲·国殇墓园 <wbr><wbr> <wbr><wbr>中国最大的国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 来到墓园,松柏森森,碧草凄凄。这里几乎没有游人,但忠烈祠的室内却摆放着众多的花篮。15000多英灵组成的烈士冢矗立成了一座山。将士们的墓碑看起来非常简陋,但是这一切对于我来说已经足够奢华了,我的眼眶模糊起来。抗日战争发生在大半个中国,历时八年之久,中华民族牺牲了几百万抗日将士,有超过3000万人在战争中丧生,有500多个县国土沦陷。我们曾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悲惨的灾难,我们的牺牲远比西方战争片里描述的场面悲壮,但是在我们的历史记载中,却是苍白的让人绝望的文字,我们的文学作品中也只有地道,地雷之类的近乎可怜的场面。我们英烈的热血洒在自己为之献身的国土上,但一场暴风骤雨把这一切洗刷的干干净净。曾经的焦土随着岁月的更替由灰色变成褐色再慢慢变成绿色,英烈的热血却由红色变成紫色最后成为黑色。一年一度春风,一年一度衰草,中华民族把自己最为悲壮的一页轻轻翻了过去,撕了下来,用时间的尘土把它掩埋了起来。我从此以为整个民族有意遗忘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
    但是腾冲人使我感到羞愧。在离中国都城万里之遥,而离缅甸一箭之远的边陲小城,他们把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和对死者的尊重非常人道的结合在一起。中国古语说有的人死了轻于鸿毛,有的人死了重于泰山。这15000多英灵在腾冲人的心里就是一座无比崇高,不可逾越的高山,比高黎贡山还高万丈的高山!
    也幸亏有了腾冲人建的国殇墓园,中华民族想把历史上这沉重的一页翻过去,撕下来的行为被这座耸立的高山无声的阻挡了下来。
   于是我感到了些许安慰。我不知道腾冲人为何能站在如此的高度对待发生在自己土地的一切,也许是因为历史?因为早在几百年前的明代,他们的祖先就来此屯垦戍边。也许是因为忧患?身居边陲,随时而来的敌人让他们感到危机四伏。
    一九四四年六月,看似生机盎然的腾冲突然死了,但那是15000个鲜活的生命用死拒绝的生存方式。他们宁愿选择一片焦土,在这片焦土上只有他们圣洁的灵魂和属于他们的自由。

                                                       南方河
                                                       2006年2月6日于云南·保山

    全世界将很少注意到、也不会长期地记起我们今天在这里所说的话,但全世界永远不会忘记勇士们在这里所做的事。----------亚伯拉罕•林肯

[转载]腾冲·国殇墓园 <wbr><wbr> <wbr><wbr>中国最大的国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

[转载]腾冲·国殇墓园 <wbr><wbr> <wbr><wbr>中国最大的国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
[转载]腾冲·国殇墓园 <wbr><wbr> <wbr><wbr>中国最大的国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

[转载]腾冲·国殇墓园 <wbr><wbr> <wbr><wbr>中国最大的国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

 

 

 

 

 

 

 

 

 

 

 

 

 

 

 

 

 

 

 

 

 

 

 

 

 

 

[转载]腾冲·国殇墓园 <wbr><wbr> <wbr><wbr>中国最大的国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

 [转载]腾冲·国殇墓园 <wbr><wbr> <wbr><wbr>中国最大的国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

 [转载]腾冲·国殇墓园 <wbr><wbr> <wbr><wbr>中国最大的国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

 

[转载]腾冲·国殇墓园 <wbr><wbr> <wbr><wbr>中国最大的国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

 

[转载]腾冲·国殇墓园 <wbr><wbr> <wbr><wbr>中国最大的国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

[转载]腾冲·国殇墓园 <wbr><wbr> <wbr><wbr>中国最大的国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

 

[转载]腾冲·国殇墓园 <wbr><wbr> <wbr><wbr>中国最大的国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