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窝岛风光、知青故事【转载】

标签:
旅游图片情感 |
分类: 东北劄记 |
![[转载]雁窝岛简介 [转载]雁窝岛简介](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雁窝岛--
雁窝岛自然保护区 雁窝岛自然保护区位于八五三农场西北部,面积约30万亩,湿地的东、西、北三面被非固定河床的挠力河与宝清河包围,且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动植物资源丰富。全区由西向东呈带状,总面积11916公顷。岛中天鹅湖、落马湖、五星湖、镜面湖、雁窝湖等大小湖泊星罗棋布,象一串串明珠被川流不息的挠力河贯穿其中。挠力河与宝清河形成交汇直泻乌苏里江。岛内碧水蓝天,郁郁葱葱,成群的大雁、天鹅、仙鹤、白鹭自由飞翔,各种鸟类达189种,鱼类和兽类都在25种以上,各种草木植物500余种,昆虫类不计其数,到处散发着清新的空气和醉人的草香,随处可见远古时期的那种苍凉、遍地荒草小叶樟、翠绿粗壮的芦苇塘、野鸡野鸭结对飞、傻狍子满塘追的迷人景色。2002年,雁窝岛自然保护区被列为《亚洲湿地保护区名录》,确定为国际环境教育基地,成为中外关注的国际珍稀迁徙鸟类的繁殖地和停歇地,也成为人们走进大自然观赏珍稀鸟类的旅游区。
雁窝岛湿地--由西向东呈带状,北与富锦市、大兴农场隔挠力河相望;南接长尾巴林子、天鹅岛、西大林子;西至蛤蟆通河。湿地最宽处7公里,最窄处0.5公里。面积近30万亩,其核心区面积为5.37万亩,缓冲区为7.35万亩,实验区为16.78万亩,总体保存了原始沼泽的自然面貌。连绵91公里的漂筏甸子,弯曲系数为2.3——3.0的挠力河贯穿保护区,年平均流量为22.6亿立方米,河流在炮台一带由于弯曲度大而自然形成的雁窝岛湖水面积为0.75万亩,宝清泡子为0.3万亩。湿地于1997年11月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内陆湿地水域生态系统类型雁窝岛省级自然保护区,2002年晋升为国家级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生长着野大豆、小叶樟等各种高、低等植物56科500余种;有兽类5目12科25种;有大雁、丹顶鹤、白鹳、天鹅等珍奇鸟类7目9科189种;鱼类8科25种,还有大量的水生生物、昆虫资源,是我国难得的生物多样性基因库,是三江平原的湿地缩影,具有生态系统的自然性、稀有性、典型性和完整性。
雁窝岛古城--
雁窝岛旅游
影响中美中苏关系的小岛——珍宝岛
二战终结地——虎头要塞 (侵华日军地下要塞)
完达山主峰最高峰——神顶峰 (海拔831米中国夏季最早看到太阳的地方)
乌苏里船歌发源地——四排赫哲族自治乡
来源--zwm1952的博客
话说十九位上海男女知青经过三天四夜的绿皮硬座火车的折腾,又从迎春火车站坐卡车(灰天灰地)到达完全陌生的、属雁窝岛犄角旮旯里的四营五连。十位男知青在充满柴油味、机油味、齿轮油味,脏兮兮的保养间里安身立命了。
黄昏时分,五连西边的草泡子无边无垠,放眼望去,在晚霞的衬托下,草泡子、沼泽地里的各式各样野草在北大荒五月春风的吹佛下摇曳着。西边的晚霞迟迟没有落下,仿佛在耐心等待五连保养间里这些从几千里之外来的上海知青们——让白天更长一些,因为天一黑更将激起他们强烈的思乡情。
天已经慢慢的黑了,班长(从上海出发时由学校指定的)伟民把保养间沉重的大门缓慢的关上。费了好大的劲把二盏马灯点亮,大家一声不吭脱衣睡觉。
保养间死寂一般无声无息,不一会儿,从保养间大门边的通铺上首先传来了轻轻的抽泣声。那是小韩同学(韩志成,外号韩大头。他是男知青中岁数最小,个头最小的。但二年以后,白面馒头助他发育一窜,长成1.85米的最大个)在想家了,想想也是,16岁的孩子能不想家吗?悲伤的情绪和气氛最能感染和传递。不一会,保养间被抽泣和哭声充叱着。此时此地,此景此情,伤感弥漫着保养间。
后记;本篇回顾是真实的历史重现,没有虚构,最后的乱点鸳鸯谱过程作了删节。挑点后续的花絮作为补充;一,培荣在五连以后的感情生活中,践行保养间决议和承诺,(竞争上岗并战胜对手)捍卫了自己第一男友的地位,(丽丽姐是校花,做事“上路”且干脆,喜欢和她“耍”的男生不少)最后抱得美人归。二,当时由于知青是十男对九女,“戆督”李国庆最后只剩鸳没有了鸯,后来帮他找了一连的鸯凑合了,有点“弄送”(欺负)人的味道。三,钱惠建同学选的“皮肤老光滑”的没有让他心想事成,现在想想也蛮对不住他的,只能成为其梦中情人了。四,十男九女中,除了丽华姐和吴哥外,另一对也有成为鸳鸯的过程,但没有结果。
总结一下;“乱点鸳鸯谱”真实的反映了43年前,上海知青们从大城市到北大荒的心路历程,艰苦而有趣和青春懵懂。
本篇五连生活回顾中的男女主人翁肯定是吴哥和丽华姐,“乱点鸳鸯谱”中其他知青都是陪衬,只有他们俩是真正的主角。再过六年多,她们将实现半世纪好合,深深的祝福他们吧!!
明日是清明,清明节是祭拜亡灵的假日,关于死或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故事在清明节是适合聊的话题;今天说一下我在北大荒雁窝岛的“大难不死”。
四十一年前本人差一点成为“小青山的孤魂”;具体故事五队知青基本都了解,简单说一下经过。北大荒的冬天又长又冷,漫天的烟泡刮起来象刀子一样。到了冬天其实没有什么农活可干,无非就是刨肥、挖排水沟、割条子等活。(属没事找事干)
我那年(71年2月2日)在东方红75拖拉机,那天迟登奎付连长安排我们(和小瑞一起)在场院粉碎玉米秸杆。由于是天寒地冻的关系,粉碎机开机没一会,突然!我直挺挺的倒下了。直到丽丽姐把我背到连队医务室才醒过来。事后知道是粉碎机的铸铁风扇断了飞出来,我因为有三个“幸亏”而使我“大难不死”。第一个幸亏是;幸亏铸铁风扇的铁罩挡了一下——当时铁罩子飞得老远。第二个幸亏是;冬天是戴着大皮帽子干活的,皮帽子前面的这块皮先挡了一下。第三个幸亏也是最重要的幸亏是;由于当时我身高是1.78米(含鞋后跟二厘米)如果本人身高超过1.8米那就成为“小青山的孤魂”了。因为这次伤到的位置在前额的最上沿,是铸铁风扇飞出来打在脑门上沿形成的撞击伤,如果身高再高几公分,铸铁风扇飞出来就撞击眼睛或正脑门上了,好险啊!不过我如果是瑞弟的身高,那就相安无事了,哈!好象记得,那天小瑞就在我旁边,我们俩位置若换一下,什么事都没有!这个小瑞,以后干活要在我前面。(事后检查那个出事的元凶——铸铁风扇,切!切!那个铸铁风扇已经焊结过一次了,不出事才是不正常的)
话说丽丽姐把我背到连队医务室后,队医高德吉为我简单处理伤口后,(剪掉前额头发)然后坐(正好有)分场拉玉米的汽车送团部医院。半路(在一分场六队)又换了团部派出的吉普车直送团部医院手术室。
到医院进手术室缝了八针,确诊为中度脑震荡并收院诊疗。其后的三天三夜是吃足了苦头,由于脑震荡,头痛了足足三天,不吃不喝,期间还呕吐。(这三天里,在医院礼堂正放南斯拉夫电影《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可是由于头剧痛,错过了看电影的好机会,至今还遗憾着)由于年轻体质好,到第四天头痛缓解,可以到处走了。
我出事的前几天,我们五队食堂前面着了一把大火,把伙房上司本地职工杨云田烧坏了,也在团部住院。他的头肿的象河马,满头满脑沙布裹着,我在他病房门的玻璃窗户看到他,把我吓了一楞,向他点点头表示慰问。我的伤好的蛮快,拆线后住了一个礼拜后就出院了,住院总共半个月。出院那天还通知我去医院卫生科领了每天工伤补贴6角,计9元。(当时特单纯,放到现在,非泡他两个月不可,光工伤补贴就可拿36元,比一个月工资还多4元呢)工伤住院期间,我们当时的机务排长王家库同志来看过我,让我好感动。(出院后,头上还绑着绷带就去上班——在保养间修车,让“迟官”感动不已,这是后话了)出事那天正好是我2月2日生日,真是无巧不成书啊!至此,我还要再次感谢丽丽姐奋不顾身救人的大无畏精神,否则“仙妹”就亏大了呵?
注解;“小青山”——是我们八五三农场总场北面的山头。
青春已逝去,唯有难忘的记忆还留存,故事发生于43年前北大荒寒冷的冬天。
~~~~~~~~~~~~~~~~~~~~~~~~~~~~~~~~~~~~~
当树上的叶子从空中慢慢随着风轻舞时,当一阵阵清凉的风拂面吹来时,北大荒的秋天悄悄的来了。
北方四季分明,比起南方暧昧不清的气候,更能让人感觉出一种坦荡荡的君子情怀。北大荒之秋来得明显且坦荡,朝卷珠帘,极目远望,酝酿了一个春天,热烈了一个夏天的叶子扑簌簌地落下,踏上去,几声悲吟,便无声无息。极细腻的触感让人反而觉得有些落寞。偶尔几声秋蝉衰弱的叫声打破这种宁静,他们奏着生命的挽歌,为秋叶,也为自己。
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找到了悲秋的症结,秋天对人来说,意味着有悲凉肃杀死亡之气。从自然界来看,天地万物,春天生长,秋天结实,意味着自然界中生命由盛转衰的过程,人与此同,故有对生命将息的悲叹与伤感。然而这一切都是百般的忧虑和万事的操劳损伤着人的身心,内心受到刺激和痛苦损耗精力,是自己无穷无尽的忧劳伤害了自己,又何必去怨恨秋声的悲凉呢?心胸开阔,才能体会到这是造物者最真贵的宝藏,才能一声长啸:“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北大荒之秋,值得久居北大荒的人们为她感慨万千。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秋本无声,奈何秋风骤起,触于万物,气之栗冽,拂草色变,拂木叶脱,有如兵马同行,金铁皆鸣。
“沙场秋点兵。”不错的,草黄马肥,正是适合起兵的时节。金风肃杀、牧马悲鸣之时,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秋季攻势防御战成了这次战争的转折点,相信征战在异乡,遥念故乡的美国士兵都会无可奈何地感受到中国的悲秋心理。
灰沉沉的天,几阵秋风,几声哀鸣,如同一幅水墨画被干净利落地洒上了墨,秋雨开始下了,小憩片刻,又一阵秋风挟裹着浓厚的云,渐渐地,阴霾被卷走了,天又晴了。秋风秋雨就这样送走一片片云,降下一片片雨,最终带来了成熟。
秋天的北大荒遍山都是宝。各种山果挂满了树枝,有着“坚果之王”的榛子,被誉为“万岁子”、“长寿果”的核桃,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松子;还有那各色的野果,玲珑的山丁子挂在树枝上红艳欲滴的招惹着孩童们进山採摘,还有那一个个一串串,似玛瑙似水晶的山葡萄。
跃过山进到林子里,北大荒的秋天不光山里是宝,林子里也是宝。黝黑的木耳犹如一颗颗黑色的珍珠,还有那撑着小伞的榛蘑,看那猴头菇正躲在树叶下等你去采摘。
北大荒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那就不能不带你去农田里看看那一片希望的田野,一片片金色的麦浪,一望无际,在阳光的映射下到处都是金碧辉煌,映出了人们的喜悦,映出了丰收的年景。
人们常说秋高气爽,在我看来北大荒的秋天,天更蓝,蓝的让人想敞开怀抱去拥抱她;空气更清新,清新的让人想多呼吸一下这里的稻花香。
南国的秋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情。杭州西湖的“满陇桂雨”带来的浪漫,钱塘江秋潮的壮观……然而,这与北大荒的秋相比,还是不够味,北方的秋是隆重的、出色的、热烈的,没有一丝羞怯,是赤裸裸地、毫不保留地为人们奉献着。那缀满枝头的果树便是一道奇观;机器在田里跳着“圆舞曲”;傍晚,天上的霞和人们脸上的红晕交相辉映,大家都在议论着,“都成熟了,又是一个丰收年。”
这样成熟多彩的秋怎能不让人欣喜,怎能不让人振奋!的确,秋是个万物成熟的季节。我的思绪随着一道神秘的光奔向了黄州,在公元1082年的秋天,大文豪苏东坡创作了前后《赤壁赋》,一场灾难过后、一场灭迹后的再生,他的艺术才情终于获得了升华。
一个大文豪历经磨难能参悟这样的道理:“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接下来,他可以享受成熟给他带来的恩惠,而很多人的觉悟可能是在苍老之后。这样看来,苏东坡是幸运的。被贬在黄州的日子,他有幸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终于,他走向成熟了,那种无须声张的厚实着实令人感动。
要说北大荒的秋天,就不能不带你去那些农田里看一看,那可真是希望的田野,丰收的篇章呀。站在秋田边,你会不禁惊讶:真是大手笔呀。这么大一片田地。是呀,一望无际,广袤丰盈。也许此时用此词句在恰当不过了,一片片是金黄的大豆,饱满的豆荚似满怀深情的少女情怀,那样的满含着一份浓烈的激情。在秋天的阳光下,宣言:我成熟了,一份丰收的盛宴等着你,献给你。
的确,拥有不张扬的厚实大概是秋的共性,但北大荒之秋的厚实不仅仅在于她黑沃千里、硕果累累、食粮盈满仓廪,更在于她的包容以及坦荡。她默默无闻地养育着黑土,养育着她的子民,更将这种恩惠传遍宇内、输送八荒。广袤的田野上,人们伴随着秋风秋雨开始为明年进行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耕作在希望的田野上,若见此情此景,秋风秋雨何曾愁煞人!
北大荒之秋是悲壮的、是隆重的、是多彩的、是成熟的、是厚实的……
最后又一次将视线落在那云上,北大荒的云,那是家乡的云,曾经在家时,我就最喜欢那头顶上的一片片云,晚霞中的云,如火烧,彩霞满天的云天给人无穷的遐想与希望,看那火烧云将那本就火红的枫叶辉映的火火的艳丽的醉了似的红艳惊鸿,层林尽染,早就羞却了二月花。 立在秋天的北大荒天宇下,就似被环在母亲的怀抱里,温暖恬静,幸福快乐。北大荒,我的家乡,生我养我的地方。美丽的你,我的思念;美丽的你,我的骄傲,我的自豪,我梦牵魂绕始终将你放在我最心底。北大荒的秋天,是这世界上最美丽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