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骆宾王

标签:
义乌骆宾王旅游摄影 |
http://s12/middle/597f8c4eg9cd44e79857b&690
在义乌城内,有宾王路、宾王大桥、宾王公园和宾王市场。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这些名利场,除了硬套上去的名称外,同骆宾王有多少关系呢。于是,我执意要去拜谒宾王安寝之地。
地图上明显地标着,宾王墓就在不远的城郊王店村,想来寻找是方便的。其实则不然,寻觅颇费了一番周折。
在四通八达的公路线上,竟然找不到宾王墓哪怕是最简陋的指引牌。车子到了王店,问了好几个人,他们对于宾王墓都是茫茫然。于是,在一个很小的村子内,我和王君反反复复地调头倒车。最后在一位老人的指点下,总算在一个小角落边找到了宾王墓。
陵墓的边上有一口水塘,虽然塘很小水很浅,想来白鹅也足以在此“红掌拨清波”了。
晌午时分这里静悄悄的,苍老的墓碑在树荫下斑驳成了一段久远的历史。这里安息着的是“禀乾坤之秀气,含宇宙之淳精”伟大而孤傲的灵魂。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面对一群白鹅,骆宾王脱口而出吟颂出了后来传遍天下的《咏鹅诗》,令人惊奇的是那一年他竟然只有七岁。
因此,他后来携手卢照邻、王勃、杨炯,并肩登上初唐四杰的高台,似乎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力改性灵摇荡的齐梁诗风,奠定大唐文坛风骨凛然之气,骆宾王在遍布荆棘的崎岖路上奋力前行。李白和杜甫一大批意气风发的盛唐诗人,就是踏着初唐四杰略显孤单的屐痕,一路高歌攀登上了中国诗史的巅峰。
文学创作上的无比辉煌,更加鲜明强烈地反衬着骆宾王仕途中一再蹭蹬下僚的黯淡。
曾有神童之誉的骆宾王,在考场上却是失意连连。即使后来跻身仕途,也只是个无足轻重的小配角。而他高视阔步雄眄一切直陈政见挥斥时弊的性格,很难逃脱小人们的算计,罢官去职牢狱之灾是不可避免的了。深重的枷锁,囚禁了满腔报国之志。在铁窗中惟有寄情诗笺,“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在狱咏蝉》飞出樊篱人们争相传诵,它成了骆宾王言情励志不朽诗作的名篇。
出狱后的骆宾王,依然运交华盖,诗人却不曾在逆境中沉沦。五十多岁了仍主动请缨执意要投笔从戎,他从个人的不幸漩涡中挣脱出来,去经历金戈铁马的洗礼,领略西域奇崛瑰丽的风光。边塞落日,穷沙极漠,烽火狼烟,鼓角齐鸣,严酷的军旅生涯让诗人热血沸腾。他将万丈豪情倾注于如椽笔端,骆宾王首开唐代边塞诗豪放苍凉壮美之先河。
晚年的诗人仍不失理国安邦之志,对朝廷的腐败黑暗现象痛心疾首。后来追随徐敬业起兵举义。“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天下!”慷慨激昂中诗人一挥而就写下了著名的《讨武曌檄》。武则天在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时,受到了极大的震动,连声追问是何人所写。得知是骆宾王所撰时,竟为其坦荡胸怀和犀利文风而暗中喝彩,并责怪宰相用人不当漏失了此等人材。这次举义失败了,骆宾王从此也不知所终,但《讨武曌檄》却流传千古。
“虽小大之殊品,岂逍遥之异诠。”《萤火赋》只是骆宾王的一首小诗,但诗人在小小的萤火虫上,强烈地体现了“至人无已”“太上忘情”的人生自由逍遥的最高境界。说到骆宾王的诗歌,更多的要提及他的《帝京篇》。在这篇长诗中诗人恣肆汪洋地描写了都市生活的盛衰变迁,表达了对盛极而衰,沧海桑田社会哲理的深刻认识。隐隐约约流露出了作者“以道自任”在“感大运之盈虚”后固守大道,静以待时的人生观。“古来荣利若浮云,人生倚伏信难分”“春去春来苦自驰,争名争利徒尔为?”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历经磨难后诗人的高洁情操。“谁惜长沙傅,独负洛阳才。”诗人的这一声长叹,些许透露出挣扎在那个社会时代的惆怅与无奈。
正象闻一多先生所评论的那样,《帝京篇》是“洋洋洒洒的宏篇巨作,为宫体诗的一个巨变。仅仅篇幅大没有什么,要紧的是背面有厚积的力量撑持着。这力量是前人谓之‘气势’,其实就是感情”。
诗歌从齐梁时期的雅澹富逸向盛唐豪迈磅礴风骨嬗变时,我们应该记住骆宾王这个开拓者不朽的名字。
http://s13/middle/597f8c4eg76153b28135c&690
http://s3/middle/597f8c4eg76153b18d342&690
http://s8/middle/597f8c4eg9cd4502913b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