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寂然越王陵

(2010-06-07 08:32:37)
标签:

古越

王陵

历史

旅游

http://s3/middle/597f8c4eg87ee0ecf81e2&690印山越国王陵博物馆,庄严无比地沉寂着。

偌大的博物馆空无一人,这里是绍兴的一个旅游景点,可游人都挤在近在咫尺的兰亭,王羲之和他的书法传奇看来有着更大的吸引力。

工作人员为我们畅开了大门,按亮了所有的灯光,大厅里还响起了舒缓的音乐。这让我们有些受宠若惊,因为游客只有我和王君二人。

据史书记载,绍兴城郊有木客大冢。古越时期,这一带古木参天遮天蔽日,大批伐木者的喧嚣不时惊起群群飞禽,这里的地名也就成为木客。又因山体呈覆斗方形酷似印玺,又名印山。木客大冢一直隐匿于浩瀚的史书中,沉寂在几千年的如晦岁月里无人知晓。

列为一九九八年中国考古十大发现的印山越国王陵,震惊了考古界,震惊了海内外。于是,就有了眼前的这座博物馆。

高耸而空旷的博物馆,弥漫着来自远古的王者之气。博物馆就建在文物发掘的现场,眼前的一切都保持着发掘时的原貌。历史在这里凝固了,时空也仿佛停滞了。

俯身下探,王陵静静地展示着它弥久不散的浩然大气和千古奥秘。

四十六米长,十四米宽的墓坑,曾在黄土中埋藏了两千五百多年,一览无余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我屏气凝神不敢高声,唯恐惊动了主人。允常,我们非常陌生的古越国君王就安卧在这里。

让时空倒转两千五百多年吧。风云激荡的春秋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允常用他锐利的眼光,默默地注视着北方和整个中原。偏安东南之隅的越国,在韬光养晦中拓土始大悄悄崛起。他培养了一个蒸蒸日上的越国,还培养了一个在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中成就霸业的儿子——勾践。

允常的理想宏图和功过是非,早已化成烟云。只有眼前规模宏大的王陵,还记录着他曾经的辉煌和气度。

小心翼翼地步下墓坑,眼前的一切让人叹为观止。

这是一座难以想象的王陵。

墓坑底部是一层一米八厚的木炭,经过几千年的挤压沉积如今已成了紧密坚硬的岩层。木椁墓室就建在木炭层上,至今还完整地挺立着。同传统的墓室完全不同,这个墓室是用巨木撑起的两面坡三角形结构。每根木头直径达八十厘米,树龄超过千年。轻轻抚摸着乌黑发亮的椁木,发现它坚如钢铁早已同山体融成一体了。

透过椁木间的缝隙,一具硕大的棺木依稀可见。棺长六米多,直径超过一米,内中镂空。这是举世罕见的巨型独木棺,在目前已知的考古资料中绝无仅有。

最让人惊叹的是王陵的防潮防腐技术,即使是现代的科学家也惊诧不已。棺木和椁木都涂有油漆,刚出土时还色彩绚丽。椁木外包着一层一百四十多层的树皮,足足有二十五厘米厚。树皮外还包裹着一层木炭,厚度超过了一米。木炭外又是十厘米厚的树皮,层层叠叠的树皮间没有一丝空隙。整个墓坑用密封性能极好的青膏泥夯实,保证不会有一丝雨水渗透进去。最后是黄褐色的黏土,堆砌成覆门状封土墩。

江南多雨潮湿,防潮历来是个大难题。印山王陵却解决得如此完美,我们深深地为几千年前先人们超凡的智慧而折服。

王陵内还出土了珍贵的玉器、青铜器、石器和漆器。最让人遐想无限的是那件青铜铎,铎体上的纹饰极其精细流畅。更为难得的是铎上的木舌和木柄都保存完好,在国内是首次发现。墓葬中还有一柄玉剑和龙首形玉件,这也是考古学家研究墓主身份的重要依据。

墓坑的出口,正对着一轮红彤彤的太阳。与中原地区的陵墓不同,越王陵坐西朝东,每天都在迎接着新的旭日东升。

墓葬制度是古代政治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今天研究古代史的一把钥匙。而盗墓者则是帝王将相陵墓如影随身的一团黑影,也是文物考古工作者挥之不去永远的痛。印山王陵也不能幸免,这也是墓葬出土文物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丰富的重要原因。在陵墓中还意外地发现了一件战国时期的铁器,这是老资格的盗墓贼留下的罪证,始料不及的是这件作案工具在岁月沧桑中也成了文物。

缓缓步出博物馆,仍然只有心怀敬畏的我们两人,还有两行孤单的影子。

印山越国王陵,沉浸于一片寂然……

http://s6/middle/597f8c4eg87ee0faf0035&690

http://s14/middle/597f8c4eg87ee105fabfd&690

http://s12/middle/597f8c4eg87ee10f4c11b&690

http://s9/middle/597f8c4eg87ee119ce6f8&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太姥有奇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