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无言三神山
(2009-10-26 08:21:07)
标签:
稻城亚丁三神山 |
对于藏族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念青贡嘎日松贡布。
这是藏传佛教中的圣地。
自从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问世以来,藏传佛教里的圣境香巴拉让西方人如痴如醉,许多人梦寐以求苦苦追寻。他们终于在西藏的林芝地区,还有四川的甘孜、云南的迪庆藏区欣喜若狂了,因为在这里找到了梦境中的香格里拉。
几年前曾去过西藏的林芝,几天后还要去迪庆,而现在我正盘旋在甘孜的崇山峻岭之间。香格里拉之梦,让艰难的行程充溢着神秘的憧憬。
夜宿稻城,无时不在的高原反应顽强地向我们提示着这里的海拔高度。这是一个不会忘怀的难眠之夜,万籁俱寂的夜空中星星不倦地睁着明亮的眼睛。
就象云南把中甸改成了香格里拉县一样,稻城县的日瓦理所当然地成了香格里拉乡。亚丁,一个被金黄色青稞包围着的小藏寨,在秋色中飘逸着安逸的炊烟。
汽车在山间不停地转弯,不断地攀升。
经过一个看似平常的山口后,汽车悄然停下了脚步,让我们齐声惊呼。
一座圣洁的雪山在不经意间横空出世。
莲花宝座般的仙乃日峰,在阳光下闪烁着圣洁的寒光。天,蓝得透明有如水晶。近似凝固的白云仿佛巨幅披肩,呵护着千年不化的雪山。这一刻,连风也放慢了脚步。雄奇典雅的仙乃日,就这样雍容淡定地俯视着芸芸众生。
惊鸿一瞥间令人窒息的美,就这样无声地震慑着征服着我们每一个人。
亚丁有神山,一座,两座,还有第三座。北峰仙乃日,南峰央迈勇,东峰夏诺多吉。在一个如此狭小的地域里不可思议地矗立着三座直插云霄的雪峰,众神居所地亚丁何其幸运。
从重峦迭嶂逶迤莽苍的群山中冲天突起,仙乃日高达6032米,从容中透着威严。海拔同为5958米的央迈勇和夏诺多吉,与仙乃日鼎立而峙,排列成稳固的品字形。三座神山,众望所归地成为大香格里拉瞻仰的地标。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念青贡嘎日松贡布。
藏传佛教中最重要的人物莲花生大师,曾跋山涉水亲临此地为之开光。三座终年积雪的山峰演绎成观音、文殊和金刚手菩萨,祥云缭绕佛光普照的三神山从此蜚声藏区,转山朝圣虔诚的藏胞络绎不绝。更有背着沉重行囊高鼻梁的西方人,辗转于这里每一个角落。还有长发飘逸的艺术家,他们的眼睛无不闪射着贪婪忘情的目光。
太阳,蓝天,白云,彩虹,清风。
雪山,冰川,草原,森林,河流。
牦牛,骏马,羚羊,乌鸦,雪豹。
寺院,佛龛,经幡,唐卡,藏香。
任何一种元素,都可以在奇妙的组合中绚丽多彩。
也许是一幅安尼巴莱·卡拉齐的古典油画,可以当成一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酷似一曲无名而悠扬的牧歌,分明就是一座精美绝伦的雕塑。你完全有理由放松地闭上眼睛,让自己的艺术想象尽情地翱翔。
时间,凝固了。天体,仿佛也停止了转动。
只有一只鹰,随着上升的气流划过天宇。
典雅华贵的仙乃日,安详地端坐在流云如帜的高空。央迈勇是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妙龄少女,端庄娴静冰清玉洁。风华正茂英挺俊俏的夏诺多吉,有如刚烈少年雄姿勃发。总是深藏云端不肯轻易示人的三神山,竟然相约掀开了梦幻的面纱,冥冥中的神迹让我们受宠若惊。
三神山之间镶嵌着一片小小的草原,一条溪流缓缓地流银泻玉。玛尼堆阅尽人间苍凉沉默不语,六字箴言深刻进黄褐色的石片,藏匿了多少宇宙间的奥秘。五彩的风马旗高悬在半空,不倦地吟诵着。
穿过老态的冲古寺,一条弯曲的山路把我们引向卓玛拉措。花了四十分钟,终于在一片喘息声中攀上了四千一百米的海拔高度。眼前出现了一个宁静的高原湖泊,应该是神山清澈无瑕的眸子。
站在波澜不惊的卓玛拉措身边,心境总是安宁的。抬头看着近在咫尺的仙乃日,敬畏之意顷刻弥漫开来。雪山在阳光下隐约跳跃着丝丝蓝光,雪峰的下方有一条不长的冰川,一直绵延到湖畔,那是仙乃日飘逸的裙边。
湖水清洌见底,伸手掬起几朵来源于雪峰的水花,寒意沁人心脾。镜子似的湛蓝湖面,倒映着洁白的雪峰。湖畔深绿的草甸,泛红的树叶,还有几朵金黄耀眼的花朵,争相扑入湖中。面对如此仙境,无人不敛声屏气,语言是多余的。坐在翡翠湖畔,仰视仙乃日雪峰,心甘情愿地让心灵沐浴在香格里拉神秘的氛围中不能自拔。
几声清脆的铃声撞破了湖畔的宁静。三匹高头大马从山涧边缓缓前行,这是从云南转山朝觐而来的一家子。老人和孩子稳稳地坐在马背上,一个藏族壮年汉子牵着缰绳踏水而来。黝黑的脸膛挂着一路风尘,发亮的眸子闪烁着虔诚的喜悦。信仰,让人幸福无比,圣洁的神山保佑着他们。
一缕金色的阳光从雪山滑落下来,跃入湖中。于是,卓玛拉措心中也有了一轮红日。
大美,总是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