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阳光下的哈尔滨

(2008-11-19 08:56:52)
标签:

旅游

阳光下的哈尔滨

我们在哈尔滨逗留的这几天,天气真好。

 “明媚的夏日里,天空多么晴朗,美丽的太阳岛多么令人神往……”哈尔滨人用太阳来命名一个岛屿,折射出他们的阳刚热烈。用一首轻快亮丽的歌曲,吸引了全中国人民的目光,这是他们的聪明之处。

从长白山一路走来的松花江,流淌了大半个东北,现在温柔地环绕在哈尔滨的脚下。太阳岛承载着哈尔滨关注的目光,承载着太阳的抚爱,在松花江畔一脸灿烂。太阳神沐浴着一片金光,大瀑布跳动着数不清的星光。满岛的绿肥红瘦,徜徉在树荫中,任凭一张光的网络将自己笼罩。阳光下的小松鼠是如此地从容不迫,从游人手中抓过瓜子核桃,熟练地啃出香喷喷的内核。这是一个阳光之岛,青春之岛。

与太阳岛隔江相望的是斯大林大街,斯大林虽然没有来过这里,当年却是许多俄罗斯人十分迷恋的地方。在江上划船游泳,在江边唱歌跳舞,点上篝火猛灌啤酒,狂欢至太阳从东方升起。斯大林大街,果理大街,从这些洋气的街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哈尔滨的异国风情。不光是俄罗斯,当年还有大量的日本人和朝鲜人,也纷纷拥入这座城市。中央大街上的不少建筑,至今还沉积着历史的印痕。

这是一个阳刚的城市,杨靖宇、李兆麟、赵尚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个个豪气冲天的名字,已化成车水马龙的纵横大道。还有赵一曼,巾帼也英雄不让须眉男,在一曼大街上,孩子们的笑靥,在太阳光中盛开着。一段段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故事,永恒地刻进了哈尔滨的历史。

一部《夜幕下的哈尔滨》的电视剧,让我们记住了索菲亚教堂,现在它就在面前。这是典型的拜占庭风格的建筑,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洋葱头型的穹顶位于教堂中心,四周是帐蓬式的屋顶。一百多年前俄罗斯军队踏进东北,他们把东正教也带进了哈尔滨。今天,沙俄的士兵不见了,教堂的钟声不响了,索菲亚教堂还在,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

挣脱了夜幕的桎梏,阳光下的哈尔滨,是如此的绚丽灿烂。

 阳光下的哈尔滨阳光下的哈尔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