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视觉训练课】之一:康定斯基与音乐

(2011-01-22 15:13:54)
标签:

绘画

音乐

视觉训练

康定斯基

视觉化

听觉化

教育

分类: 留学日志

                   我听到音乐,就看到了色彩。

                                         康定斯基

                  

从今天开始,每周至少上一次视觉训练课,视觉训练课不是哪个老师的安排,而是自己开给自己的。理由非常简单,不同的艺术门类往往是相通的,我们不一定非得通晓所有的艺术语言,但可以尝试运用自己所熟悉的语言去解读姊妹艺术。触类旁通,有许多好处妙处往往是不经意间产生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我相信这一点。

 

音乐与绘画的关系已有许多专论,搞音乐的人如果懂一点绘画,只有益处,没有坏处。要养成一种习惯,每看一幅画,都尽可能地把它旋律化,把绘画作品中的每一个元素都看成音符。一幅画作,就是一首音乐作品,其构图、色彩、线条、明暗、浓淡、冷暖等共同构成一个多层次的音乐织体。

 

今天的视觉训练课是欣赏康定斯基的作品。之所以选择康定斯基,是因为康定斯基的绘画与音乐的因缘太深了,康本人从小就非常喜欢音乐,虽然日后没能成为职业音乐家,但他的音乐修养是不容置疑的,他可是一名优秀的业余大提琴手呢。他的绘画创作的灵感有很多来源于音乐。许多画,都被冠以音乐的标题,如“即兴”、“抒情”,等等。仅以“即兴”为题的作品就有三十五幅之多,都被一一地编号。下列这些作品也是直接以音乐术语命名的。

 

                 印象第三号(协奏曲) 1911年 油画

                 逃亡曲 1914年 油画

                 红色梦之笛 1925年 油画

                 圆之舞 1926年 油画

                 小重音 1934年 油画

                 主调曲线 1936年 油画

                 伴奏的中心 1937年 油画

                 二分音符 1939年 油画

                 练习曲 1941年 胶彩

                 和声 1942年 油画

 

康定斯基认为,绘画与音乐具有相通性。他常常把绘画用音乐的术语来描述。他曾形象地用乐曲的弹奏来比喻画家的创作:“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音锤,心灵仿佛绷紧着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它有意按动着各个琴键,以激起心灵的和谐的震动。”他把绘画当作由各种视觉要素所构成的交响乐,称其为“色彩的大合唱”。他说:“绘画是不同世界雷鸣般的碰撞……。每一件作品的创造恰似宇宙的创造一样——通过各种乐器浑然一体的喧嚣所形成的有如洪水爆发的那种巨大声响,来创造一支交响乐,创造一支天球的音乐。”(康定斯基《自传》)

 

 

               http://s2/middle/597f7255h9a6a85417c81&690

这幅作品的主题:《蔷薇色的重音》,直接采用了音乐术语,我们不知道他的灵感来自哪部音乐作品,但其构图、色彩的安排给我们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就像乐段的重音敲击我们的心灵一样。画家运用了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以上颜色(包括混合色),而承载这些丰富色彩的却只有两种最简单的几何图形:圆形(放大的点)和方形(及其变形),将简约与繁复、规则与不规则和谐地统一起来。画面虽然是二维平面的,但空间感很强,大大小小的各色圆形并非随意摆布,而是像音符一样由远及近,由弱到强,由低到高,或正好相反,好似大大小小的星球穿梭漫游于浩瀚的夜空(注意背景的主色调,与菱形的黄色区域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动感十足,看似自由散漫,实则有其固定轨道,就像复调一样,有其严格的对位。

 

康定斯基对色彩与音乐的关系有着超乎寻常的敏感,一点也不亚于俄罗斯那些对色彩同样敏感的大作曲家们。

 

俄罗斯著名的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与斯克里亚宾,对音乐与色彩的关系都发表过见解,他们认为调性的色彩是明显的,如:

 

C大调类似白、红,

G大调类似棕、金色橙、玫瑰色,

D大调:黄、明朗的黄、辉煌,

A大调:玫瑰色、明朗的绿,

E大调:宝石蓝、浅蓝,

B大调:铁青、较暗的蓝色,

#F(升F调):灰、绿、湛蓝的,

dB(降B大调):暗淡紫,

bA(降A大调):暗紫色、紫红色,

bE:黑、沉闷、铁色、有光泽,

F大调:绿、红。

在升降调号与光谱之间确乎存在着某种自然的联系,乐音本身具有一定的色彩感。

 

康定斯基对色彩与音乐及人的心理感受之间的关系似乎更感兴趣,他曾用大量的文字来描述他的发现,比如,他说“蓝色是典型的天空色。它给人最强烈的感觉就是宁静。当蓝色接近于黑色时,它表现了超脱人世的悲伤,沉浸在无比严肃庄重的情绪之中。蓝色越浅,它也就越淡漠,给人以遥远和淡雅的印象,宛如高高的蓝天。蓝色越淡,它的频率就越低,等它变成白色时,振动就归于停止。在音乐中,淡蓝色像是一只长笛,深蓝色好似一把大提琴,最深的蓝色可谓是一架教堂里的风琴。”康定斯基接着又描述了其他颜色,纯绿色表现为平静的小提琴的中音,代表了最宁静的颜色;白色意味着一个世界的象征,带来了巨大的沉寂,如同音乐中倏然打断旋律的停顿,孕育着希望;黑色则仿佛是音乐中深沉的结束性的停顿,留下一片毫无希望的沉寂;鲜明温暖的红色象是乐队中的小号,嘹亮而清脆,给人以力量和决心;偏冷而鲜明的红色弹奏出小提琴悠扬的曲调;橙色宛如教堂的钟声;紫色却带有病态和衰败地发出木管乐器低沉的音调……之后,康定斯基指出:“色彩的调子和声音的调子一样,结构非常细密,它们能唤起灵魂里各种感情,这些感情极为细腻,非散文所能表达出来”。

 

是啊,极为细密,极为细腻,极为玄奥,文字岂能穷尽?

 

不仅是色彩,绘画的重要元素点与线同音乐的关系同样密切。 在《点、线、面》中,康定斯基对绘画的各个要素和音乐要素之间的对应关系作了深入探究。       http://s15/middle/597f7255h9a6b3b6f607e&690

       http://s15/middle/597f7255h9a6b56e9fb1e&690

       http://s5/middle/597f7255h9a6b59a11ac4&690

       http://s16/middle/597f7255h9a6b5bf2b51f&690

       http://s13/middle/597f7255h9a6b5eeb56fc&690

       http://s1/middle/597f7255h9a6b61e23ff0&690

       http://s15/middle/597f7255h9a6b6653270e&690

       http://s16/middle/597f7255h9a6b68acaa1f&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