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式评课
(2012-05-31 17:42:55)
标签:
主题评课教育 |
分类: 教学感悟,计划总结,教科研 |
以往,很多老师将评课视作特定应用文,有公式可套:①评教学目标合理性和达成情况;②评教材处理的特色和深度;③评教学程序是否精彩丰厚;④评教学方法和手段先进性;⑤评教师教学基本功和课堂语言艺术性;⑥评师生互动融洽度;⑦评学生参与度和教师学法指导;⑧评课堂教学效果和气氛。
此种评课,全方位评述,面面俱到,没有重点。若评初上岗教师的课,有助于形成规范,但用多了近乎于“八股文”,则会索然无味,就连开课的老师也往往觉得因为要改进的问题太多,模模糊糊一大片,不得要领。
另有一种“预谋式评课”,用贬义词“预谋”来说评课老师有点不敬,却真实反映了一种低效不当的评课习惯。“预谋评课”就是说有些老师预知自己有评课的任务,总要想知道开课老师的教学设计,希望开课老师把教案、课件等信息都发给他,他事先写好评课稿件。这样的评课尽管准备充分,但从教育理念的根本处可以窥视出这样的评课以预设为上、无视课堂生成的部分,课还没听就有评课稿件,大大束缚了评课教师的思想,很难保证教师在听课过程中去捕捉课堂细节,极易忽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和课堂教学本身的不可预测性。
而有时,“八股文” 式评课和“预谋评课”往往捆绑出现,滋生于大大小小教研活动中,我们很难认识到自己就是其中一个制造无效和无聊的人,熟视无睹于这种低效的评课习惯。
鉴于此就有提倡“主题式评课”的必要,所谓“主题式评课”,就是评课者以某一个主题为中心对所观察的教学案例展开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评价和讨论的教学研究活动。核心的内容是:
(1)主题明朗。通过捕捉听课的细节,归纳出一个最主要的,能起提纲挈领作用的中心词句作为主题,评课的内容紧紧围绕这个主题。
(2)评论深刻。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引用的理论先进而科学,听课时捕捉最突出的一个主题下的课堂细节,评课有成效、有指导意义、有启发空间。
主题式评课的操作要点:
1.丰富先进的理论修养
一个词叫厚积薄发,要想评课观点深刻、具有说服力和指导意义,平时的理论修养十分重要。为此要坚持不懈阅读教育教学期刊和教育网站,保持自己的理论内涵丰厚而富有时代感,能够提炼出简约而精当的主题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重过程,听、评课过程都是主题评课的主体
3.要让观点从多方面立体地阐述具体生动、具有指导意义,评课就必须分点详实展开:①主题性,分点阐述部分的每个分点都要切合主题,也就是统一性原则;②典型性,分点要典型,能代表某一方面或者角度的思想或问题;③情境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主体部分的阐述不是理论的,而主要是实际的,这个实际就是课堂教学真实存在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