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天池,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距乌鲁木齐市110公里,地处天山山脉东段博格达山主峰博格达峰北侧。离乌鲁木齐最近而又比较著名的景点,恐怕就是天池了。
天池是一处200余万年前第四纪大冰川活动中形成的高山冰碛湖,呈半月形,湖面海拔1900余米,南北长3000余米,东西最宽处1500余米,最深处105米,旺水时面积达4.9平方公里。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野花似锦,挺拔苍翠的云杉、塔松,漫山遍岭,遮天蔽日。1982年,天池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5月,又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据说,“天池”一词,来自乾隆48年(1783年)乌鲁木齐都统明亮(乾隆侄女婿)的题《灵山天池疏凿水渠碑记》,他在碑记中说,“见神池浩渺,如天镜浮空”,因此,后人将这个天然的高山湖泊称为“天池”。
国内有一东一西两个天池——长白山天池和天山天池,两者有何区别?区间车上的导游介绍,相同点是两者都是高山湖泊,所不同的是:1、成因与形成年代不同,长白山天池是一个死火山口形成的,天山天池是典型的高原湖盆;2
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不同,长白山天池四周以火山岩为主,植被很少,而天山天池则可以远眺博格达峰,湖畔还有雪岭云杉林和如茵的绿草以及遍地的野花;3、形状大小不同,一般火山口湖泊呈圆形,而高原湖泊一般呈不规则状态,从面积大小和湖水深度来说天山天池比长白山天池面积更小更浅一些;4、附近的居民不同,天山天池的居民是哈萨克族,长白山天池的居民是朝鲜族。
雄阔的天山山脉全长2500公里,横亘亚洲腹地,是世界七大山系(其他六个:喜马拉雅山脉、
昆仑山、南美洲安第斯山脉 、北美洲落基山脉、 欧洲阿尔卑斯山脉、非洲乞力马扎罗山)之一。天山呈东西走向,横跨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四国,绵延中国境内1700公里,托木尔峰(位于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的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国境线)是天山山脉的最高峰,海拔7435.3米。天山山脉由一系列大致平行的北天山、中天山和南天山所组成,为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天然分界线。
一、8月14号,旅游开始第一天,我们早晨8:20出发,出乌鲁木齐城区,路的两边渐渐显露出荒凉,远远望去的群山上也像是寸草不生,不过路的两边种了榆树,作为绿化带。
二、从乌鲁木齐出发,大约一个小时之后,就来到了天池景区的入口。但景区大门到天池还有一段距离,得换乘景区观光车。门票价格:门票125+区间车90,老公花268元办理了卡卡通,又交了区间车费90元。
三、首先乘坐区间车,在民族风情园停下,里面有很多卖东西的摊位。
四、区间车导游还介绍了区别蒙古包和哈萨克毡房的办法,就是看毡房顶端是圆形顶还是类似尖锥形顶,圆球形顶的就是蒙古包,类似尖锥形顶就是哈萨包。蒙古包的门一般都向南开,而哈萨克毡房的门一般都向东开,但也不绝对。但毡房的门绝对不会朝西开,因为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在西方,比如不能朝西撒尿,睡觉时脚也不能朝西,否则就是侮辱了神圣,而蒙古包却无此说。整体来看,哈萨克毡房比蒙古包显得要小巧,顶部要尖一些,而蒙古包下部是规整的圆柱型,上部是三角型。毡房是带天窗的,晴天可以通风,夜晚可以看星星,雨雪天再用毡子盖上,蒙古包则没有。下面这是哈萨克毡房
五、大约坐40分钟的区间车,车到终点,还要顺着一小段缓坡步行一段路程。不愿走的,再花钱坐电瓶车。
六、路边茂密的树林
七、喜欢这树的翠绿、纯净
八、步行大约半个多小时,一潭碧池顿时呈现在眼前,这就是素有“天山第一胜景,瑶池不二仙境”美誉的天池。

九、总觉得天池的游船很煞风景,破坏了天池应有的凝重,徒增了一丝轻佻,而且这船设计如此媚俗,没有一丝文化底蕴。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经济效益永远被放在第一的位置。

十、站在天池北岸,可以清晰地看到天池东南面雄伟的博格达主峰。“博格达”是蒙古语,意为灵山、圣山,海拔5445米。博格达主峰左右又有两峰相连,三峰并起,重峦叠嶂。峰顶的冰川积雪,闪烁着皑皑银光,与天池澄碧的湖水相映成趣,构成了高山平湖绰约多姿的自然景观。
十一、静心观赏,这该是一个多么纯净的世界。

十二、遥望天山的主峰——博格达峰,天山的雪水从狭小的缺口喷涌而下,成了天池之水。

十三、清澈的池水

十四、美丽的哈萨克族姑娘

十五、真美,两个人的帽子上羽毛不同,有什么讲究么?

十六、翩翩起舞

十七、顺着天池游船码头的旅游栈道往东,有一片雪岭云杉林,走进林中,但闻淙淙之声不绝于耳,循声而去,但见天池湖水从天池冰碛垅终端的人工水闸泻出,沿嶙峋山石急流直下,白练垂空,声震山谷,这就是著名的飞龙瀑布。(此文字和下图片均取自老古的笔记的博客,由于时间紧领队没交代有此景点,我们没看,现在放上,是为了给后来者做一个参考,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十八、天池共有三处水面,除主湖外,天池的下方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小天池,都是从天池中的水流分别汇聚而成,东侧为东小天池、西侧为西小天池。飞龙瀑布从主湖东北泻下,在距天池主湖东北500米处的溪流谷底,冲出一方碧潭,这就是“东小天池”,因传说是小飞龙的巢穴,所以又称飞龙潭。又传说这里是西王母沐浴梳洗的地方,故又有“梳洗涧”、“浴仙盆”之称。东小天池还下挂一“悬泉飞瀑”。(此文字和下图片同样取自老古的笔记的博客,在此一并多谢。)
十九、下山返回景区大门的公路

二十、西小天池则在天池主湖西北两公里处盘山公路旁,湖水由天池大坝西南渗漏,以瀑布形式注入积水潭中,并泻入三工河,又称玉女潭、小龙潭。西小天池池水清澈幽深,每当夜幕降临,皓月当空,山峰和树影倒映水中,倍觉幽静,这就是天池八景之一的“龙潭碧月”。

二十一、西小天池,均为车拍。

二十二、西小天池边上有闻涛亭(就是那个黄色的亭子),可登亭观瀑。

二十三、劈山开路

二十四、路旁的三工河,它的水源便是天池,是天山之雪消融而来的,河道全长48千米。

二十五、榆树林景观,路两旁密布生长着很多近百年的榆树,这景致虽然不能说是独一无二,但整齐的阵势的确是天山一绝,据说是当年左宗棠沿途种植。

二十六、牛儿呀你慢些走

二十七、路上的风景真美

二十八、说好的12:30在景区门口饭店集合吃饭,领队却迟到将近一小时让大伙等。吃了午饭,下午2:30离开景区,一路向北,少见的看到一处庄稼,看着像高粱,此处应该是阜康市辖区。
二十九、一头扎进了一望无际的准噶尔盆地,满眼都是黑色砾石形成的茫茫戈壁,只有少数据说叫骆驼刺的耐旱植物(骆驼可吃,枝上多刺,故叫骆驼剌)零星分布在戈壁滩上,这些扎根二十多米深的骆驼刺,把地表深处的水份“抽”到地面,给荒漠中骆驼提供生命的保障。一路白云相伴,G216限速很少,大客车只能跑40迈,路况很好,车很多,是从乌鲁木齐到阿勒泰的干道。这时候行驶在吉木萨尔县。
网上搜来的骆驼刺图片,多谢原摄者。骆驼刺与胡杨、红柳并称沙漠三勇士。
三十、新疆神火煤电有限公司电解四分厂(写博文时在百度地图查到的,拍时并不知道)
三十一、G216路过火烧山收费站,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火烧山与吐鲁番的火焰山不同,火焰山因温度高而闻名天下,而火烧山是因为其山体颜色而闻名,这里连绵起伏的山丘,全是由烧结岩构成的一片赭红色,放眼环顾,几乎见不到其它色彩。据说,每逢晨昏,在朝阳或晚霞映照下,仿佛仍在熊熊燃烧,壮丽罕见,因而得名火烧山。
三十二、火烧山就在国道216线边上,属中国最大的有蹄类野生动物保护区——卡拉麦里山自然保护区的五彩湾景区,面积有10平方公里,西面是准东油田火烧山作业区,东面是五彩湾煤矿。

三十三、火烧山是比较独特的景观,它的山体并非是暗红色,只有山体上铺着的碎石是暗红色;这里的石头也并非是因为自然沉积形成的,而是因为地下煤层的自燃烧红的。

三十四、新疆神火煤电有限公司,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电力生产设施的投资;铝型材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地址是五彩湾工业园。在荒漠上看到有这么大的厂子,觉得很稀有。
三十五、五彩湾在火烧山的西面,很好看的雅丹地貌,可惜我们没去,放一张别人拍的片子吧,给以后去的朋友一个参考,据说这样的地貌新疆有好几处。五彩湾位于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城北,准噶尔盆地东南部,远古时代是烟波浩淼的湖泊(怪不得地上有那么多小石块、鹅卵石啥的),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在这里形成了极厚的煤层,几经沧桑,覆盖地表的河石被风雨剥蚀,使煤层暴露,在雷电和阳光的作用下,裸露在外的煤层发生剧烈的燃烧,燃烧殆尽之后,烧结岩堆积,加之各地质时期矿物质成分含量不同,再经过亿万年的风蚀雨剥,就形成了颜色以赭红为主,夹杂着黄、白、黑、绿等多种色彩的连绵山丘。
三十六、过了火烧山,继续北行,就进入阿勒泰地区的富蕴县,沿途一望无际的尽是戈壁沙漠,这就是准噶尔盆地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夹在阿尔泰山和天山之间的准噶尔盆地,是中国第二大内陆盆地,呈不规则三角形,面积13万平方公里。据说,“准噶尔”意为“左手”。别看盆地表面一片荒凉,但在荒凉的地表之下,却蕴藏着丰富的石油、煤、天然气和各种金属矿藏,盆地西部的克拉玛依是中国较大的油田,而北部的阿尔泰山区则盛产黄金。
三十七、准噶尔盆地用它特有的色彩勾勒出黑黄相间的线条,黑黑的山头不知蕴藏了什么物质

三十八、一路白云相伴,丰富了我们的视野。戈壁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车儿跑,思绪跟着也飞扬~~~~~~

三十九、水、柽柳、骆驼、人。有水就会有生命、就会有人,水是生命之源,这在沙漠之中犹能体现得到。

四十、终于有一个服务区,前面是厕所,猜猜:哪个是我?

四十一、咱也在宽广的大道上来一张。这是凑没车的时候照的,其实别看荒漠里荒无人烟,但路上车辆不断。

四十二、路边有不少这种植物,叫柽[chēng]柳,别名垂丝柳,西河柳,西湖柳、红柳、阴柳(俺老家就叫阴柳),是沙漠地区盐化沙土上、沙丘上和河湖滩地上固沙造林和盐碱地上绿化造林的优良树种,开花繁密而花期长,是最有价值的居民点的绿化树种。枝条编筐用(记得小时候俺家就有),粗枝可用作农具把柄。嫩枝叶是羊和骆驼的好饲料。在服务区拍的

四十三、就是这张照片,引发了一场风波。路边休息时,领队给别人拍照片,也喊我俩,过来我给你两口拍张合影。谁成想她半夜把这张照片和今天的风景照一起发了朋友圈,什么风波,明天发生了再表。
四十四、通向天际的道路,看不到尽头的戈壁滩。在这荒无人烟万籁俱寂只有呼呼风声的空旷大漠上,如果是你一个人旅行,看到那天际分明,那么你很容易听到大地的声音,听到自己的内心,心灵在静静聆听风呼啸的过程,感觉到人类的渺小、自己的孤寂,你会与自然界融合在一起,你会包容那无边无垠的大地,达到天人合一,进入一种聆听,一种庄严,一种感悟,一种平凡的境界,反思自已的身份、地位、家庭,昨天、今天和明天,人生真正的需要是什么,想那浩瀚的戈壁滩上,千百年来,西域匈奴或与各民族的纷争,也许这里就是古丝绸之路的战场,呼啸雷鸣,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现在都成为过眼云烟。
四十五、准噶尔盆地的腹部就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面积大约4.88万平方公里,占盆地总面积的36.9%,是中国第二大沙漠,仅次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同时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据说,“古尔班通古特”是蒙语,意思是“野猪出没的地方”。虽然我们看到的大都是戈壁沙漠,但其实准噶尔盆地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周边也有不少绿洲,在这些绿洲之上,生活着哈萨克族、蒙古族等游牧民族。
四十六、远处是野生骆驼,体型很小,也就如小牛那么大。
四十七、恰库尔图镇,位于富蕴县中部,地处准噶尔盆地东北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东北缘,处于乌伦古河河谷地带,国道216线纵穿而过。这里北距阿勒泰市280公里,南距乌鲁木齐市396公里,处于乌鲁木齐至阿勒泰的中间位置,是阿勒泰地区对外联系的“东大门”,也是整个阿勒泰地区的交通枢纽。只是我有个疑问:一路走来,到处是荒漠,沿途没看到任何草原、庄稼、树木等植被,镇上的居民靠什么生活?
四十八、恰库尔图镇北的河流——乌伦古河
四十九、晚上21点左右,我们走出了大漠,而阿尔泰山脉由远及近,给了我们生命和绿洲的重新聚合,生命像是在这里焕发了新生,又在生生不息地繁衍和延续。

五十、大漠日落,21:07日落,日落后气温随之下降,天就凉了。21:30,天完全黑了。
21:45,我们到了富蕴县城领队预订的旅馆,下午从14:30开始,走了7个多小时。次日景点:可可托海。
明天就是中秋节了,祝朋友们中秋节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