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纳斯湖,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北部,阿勒泰山脉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北邻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东连蒙古国,是一个坐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与峡谷中的高山湖泊、内陆淡水湖,属于北冰洋水系,被推测为古冰川强烈运动阻塞山谷积水而成。湖水来自奎屯、友谊峰等山的冰川融水和当地降水,从地表或地下泻入喀纳斯湖。湖面呈豆荚状,海拔1374米,长24公里,平均宽约1.9公里,湖泊面积约45.78平方公里,容积达53.781亿立方米,超过我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洪泽湖和巢湖,比著名的博格达天池整整大10倍。平均水深约90米,最深处188.5米,是我国第二深水湖(中朝边境的白头山天池最深处312.7米))和最深的冰碛堰塞湖。该湖风景优美,四周林木茂盛,主要居民为图瓦人,是中国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遗产。
喀纳斯湖是我国唯一的南西伯利亚区系动植物分布区,生长有西伯利亚区系的落叶松、红松、云杉、冷杉等珍贵树种和众多的桦树林,已知有83科298属798种。有兽类39种,鸟类117种,两栖爬行类动物4种,湖中鱼类7种,昆虫类300多种。马鹿、貂熊、雪豹、雪兔、紫貂、石貂、岩雷鸟、林蛙等珍稀动物在此出没。湖中有哲罗鲑、细鳞鲑、北极烟、江鳕、西伯利亚齿编等冷水鱼。
“喀纳斯”是蒙古语,意为“美丽而神秘的湖”。喀纳斯湖被群山环抱,环湖四周原始森林密布,阳坡被茂密的草丛覆盖,湖面碧波万顷,群峰倒影,随风荡漾。喀纳斯湖还是有名的“变色湖”,湖面会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而颜色深浅不同,变化万千。喀纳斯湖其实是一处宽阔的河道,是喀纳斯河的发源地。湖面呈条状弯月形,湖东岸为弯月的内侧,沿岸有6道向湖心凸出的平台,使湖形成井然有序的6道湾。
喀纳斯最能吸引人眼球的,除了其美轮美奂的自然风光外,还有关于“湖怪”的神秘传说。据一些专家经过考察推断,所谓湖怪其实是那些喜欢成群结队活动的大红鱼。这是一种生长在深冷湖水中的“长寿鱼”,其寿命最长可达200岁以上,而且行踪诡秘,没有经验的人是很难捕捉到它。传说中的“大红鱼”,据称身长可达到10米,有科学家推测为大型淡水食肉鱼类哲罗鲑,但未得到实际观测支持。
其实喀纳斯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到了80年代中期,有摄影家偶然发现了这个神奇的湖泊,于是它逐渐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这与九寨沟的发现同出一辙,时间也惊人地相似。与九寨沟不同的是,喀纳斯的“湖怪”传闻使其充满了神秘色彩。
8月17日早晨8:27我们离开禾木村,10:03到达禾木景区大门,坐上我们的大巴,11时到达贾登峪,贾登峪距喀纳斯景区大门约有2公里。为减轻对喀纳斯景区的污染,贾登峪现在是喀纳斯景区的游客集散中心,外来车辆必须停在这儿。
下图是喀纳斯湖的游览全景导图。
一、早晨8:27,坐上禾木的景区大巴去景区检票口大门然后出景区。摆脱了可恶的领队,我终于坐到了第一排,可以尽情地拍路上的风景了。路牌显示到贾登峪45公里。
二、一个漂亮的转弯,如果6月份来,那发黄的草地一定是碧绿的。
三、高原草甸,真美。可是为什么山的阴面是树,阳面是草?
四、盘山公路
五、缎带一样的禾木河
六、喀纳斯景区大门,在这儿买票检票换乘景区车。到景区门口,游客照例很多,最担心的老天也跟着下雨“凑热闹”,开始淅淅沥沥时断时续,据我们的司机周师傅说,喀纳斯每年一半的时间在下雨。喀纳斯景区门票:门票加观光车每人285元,卡卡通不能用。检票后在门口的停车场乘坐景区的游览大巴,沿喀纳斯河北行,到景区内游客换乘中心约30公里,需要1个小时。观光车上有广播,介绍途中景观。
七、喀纳斯湖的游客中心,也叫区间车换乘中心。从贾登峪往换乘中心行驶的区间车经过三湾是不停的,需要在换乘中心乘坐返回景区门口的景区大巴才每湾都停,拍照完可以上随时停靠的景区大巴返回景区门口。以下三图取自博友琉璃阳光的博文,在此深表感谢!
八、这儿有吃饭、购物场所,面积挺大的。
九、从换乘中心可分别去白哈巴(另购票)、观鱼亭(另购票)、湖区,和返回景区大门。一定不要坐错了开往方向。
十、我们在游客中心吃完午饭,13:30开始游览,先坐去湖区的景区大巴,游览喀纳斯湖。

十一、喀纳斯湖有很多游船,有坐船去喀纳斯湖深处的,不到一小时,120元,感觉很不值。倒是应该在换乘中心花120元(其实也够宰人的,才10公里)坐去观鱼亭的景区大巴去看喀纳斯湖全貌,可惜可恶的领队带着我们吃完午饭就溜号了,留下我们自己逛,俺们就不知道去观鱼亭,现在写博文在网上查资料才看到别的博友去了观鱼亭看全景。

十二、照例来张到此一游。对面山顶小亭即为“观鱼亭”,观鱼亭可鸟瞰整个喀纳斯湖。观鱼台位于喀纳斯湖西岸喀纳开特山峰顶(骆驼峰顶),海拔2千多米。

十三、在高原上饱览一池湖水,更多的是一种心情。近距离观赏喀纳斯湖,湖水很有特点,像是同这里的游牧民族喜欢奶酪一样,蓝莹莹的水中也透着一种奶色。而湖的两岸群山环立、植被茂密、秀色迷人,也像是沾了这湖水的“仙气”。湖怪不湖怪的并不重要,我们更多的是一览这里美丽的风景而已。

十四、在湖里建造的长廊,很多游艇停靠。长廊将湖面割得七零八落,为了经济利益,破坏了湖面的完整和宁静。

十五、湖南端,中间有不少大石头露出湖面。

十六、喀纳斯河口。喀纳斯湖湖水从湖的南端流出,顺着狭长的山谷流向景区入口——贾登峪,形成喀纳斯河。山谷婉转,喀纳斯河就在其间形成几个著名的河湾。

游完喀纳斯湖,我们坐车返回换乘中心,换乘开往景区门口的大巴,开始游览著名的三湾。
从换乘中心往南,喀纳斯河上第一个小景点是鸭泽湖,就是一片开阔的沼泽湿地和河谷草原。由于下雨,我们就没下车,直接去了神仙湾。在景区,雨一会停一会下的,在这著名的三个湾,下得最急。我俩基本都是跑步下车、闪拍、上车。
十七、鸭泽湖往南为神仙湾,景点介绍牌写道:神仙湾
海拔1327米,河流因受到下游泥石流及崩塌堆积的堵塞而变宽,最宽处达700米,是公园里喀纳斯河最宽的河段,河中有数个小岛。此段河谷地势平缓,在河岸地带形成大片沼泽与草甸。河岸森林茂密,系落叶松和云杉构成的针叶林。树龄最大的西伯利亚落叶松表明森林至少有400年以上的演化历史,落叶松树干上留存有森林大火的火疤。因云杉不耐火,它一定是火事件之后的产物。云杉树龄的测定表明这场大火发生在约160年前,火后新生的树种缺乏常见的杨树、桦树等,是因为随着土壤的沼泽化,排水不畅,只有适于阴湿环境生长的西伯利亚云杉才能在此定居,从而形成针叶林纯林。
十八、下雨天,气温低,烟雨蒙蒙。神仙湾其实就是一片河滩,喀纳斯河水在山涧低缓处将森林和草地切分成一块块似连似断的小岛,形成一片片沼泽浅滩。这里常常云雾缭绕、超凡脱俗、如梦如幻,使人看了如临仙境一般,也许为此就叫神仙湾吧。
十九、神仙湾往南,就是喀纳斯的标志性景点月亮湾。月亮湾位于卧龙湾上游约一公里,夹在东西两山之间,河道随山势迂回,河床在这里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形成极富曲线和韵律美的反“S”形河湾,状如弯月,因此被称为“月亮湾”。
站在公路上,映入眼帘的是峡谷中淡蓝色月牙形河湾,确像镶嵌群山谷底的一颗翡翠。半月牙河湾又犹如弯弯的月亮落入林木葱茏的峡谷,迂回蜿蜒于河谷之间,河水晶莹湛蓝,水面平静如镜,更显其美丽静谧,令无数游人为之陶醉。这里是摄影爱好者的胜地,从春季到秋季,从清晨到傍晚,月亮湾会随喀纳斯湖水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气候作用和光线照耀下,一汪水月不停地变幻着充满神秘魅力的色彩,为摄影爱好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彩画面。

二十、月亮湾河谷两侧,峰恋叠嶂,原始森林密布,古木参天。森林是西伯利亚落叶松和疣枝桦的混交林,夹杂着少量的西伯利亚云杉,落叶松的最大树龄约在120年左右。


这一天天气一直比较冷,特别是下午5点多出景区时穿抓绒衣秋裤冻得打哆嗦。说到冷,就想说说我们这车人中结下的第二对梁子。这天领队带我们吃了午饭就借口拉肚子溜号不管我们了,整个景区让我们自己逛,强调下午7点前回到景区大门集合。由于下雨,我们大部分都提前一个多小时有的更早出了景区然后又坐了一段摆渡车到了我们的大巴车上。这时候大家都很冷都想赶紧去住处暖和暖和,可是羊(微信昵称)他们仨(就是开始和我俩玩,后来被领队一顿饭收买不再和我们玩的那三位)还没到,大家都很着急,我就赶紧给他仨打电话催促,同时在车上解释:要说不能怪他仨,二美(领队)说好的7点集合,这不还没到时间呢么,我催催他们,让他们抓紧点。结果他仨7:10才赶到车上,临清的就很不高兴,其中有个大家都叫她三姐的,平时嘴就厉害爱管事,就劈头盖脸说他们:我们大家都等你仨一个多小时了,怎么才到?羊不服,说:不是说好的7点集合么?三姐怒怼:你这也7点多了啊!羊的媳妇赶紧道歉:我们来晚了,对不起大家了!三姐又嘟嘟囔囔了几句,也就没事了。这事要搁我到此也就过去了,毕竟大家都等了一个多小时,关键是天那么冷。没想到羊他们记下了这个仇,后来我们车上又结下了第三对梁子,羊媳妇也借机发泄,结果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车上吵成了一锅粥,最后车都没法开了,这是后话。
这几天游览的景点都在额尔齐斯河流域,想想路过的漫漫荒漠,不禁感慨:有水的地方就有好景致啊!
下一个景点:魔鬼城,我们又要进入茫茫大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