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去北京,还有一个收获,就是和在博客上认识两年多的小博友丽丽见面了。说丽丽是小博友,是因为丽丽才26岁,在我看来,还是个孩子,印象中我和她妈妈同岁。丽丽已经很长时间不写博客了,我们联系多是用QQ,过年过节的时候,丽丽也会打电话给我。我们很聊得来,婚姻的、家庭的、工作的、社会的,林林总总,我们都有共同语言。当得知我儿子要去美国留学,丽丽要寄钱给我,我说:你不怕我是骗子么?丽丽说:不怕,因为你善良。去年丽丽到山东出差,就要来看我,因为时间紧,没能成行。
这次见面,是在我们送儿子上了飞机后的那天上午,丽丽刚好从外地赶到,我们联系到东直门地铁站接头,虽然没有暗号,也没有说各自的特征,我只是说我在东直门下了地铁没动,在站台的时间显示屏下等,丽丽一会儿就到了,老远,我们的目光相遇,不用彼此介绍,就知道这就是我要等的人了。我主动告诉了丽丽我的职业,丽丽也没太在意,看来,不必介绍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等世俗的东西,我们心灵相通,就足够了。
丽丽中午安排我们吃饭,随后她又乘坐飞机奔赴她的业务去了。我们一见如故,有说不完的话,只恨时间太短。
老公说:看到丽丽,就好像看到了年轻时候的你,单纯、清高、不食人间烟火,特立独行的那种。所以难怪我们有共同语言,能成为忘年交了。
原来一直羡慕能会面的博友们,希望自己也会有和博友见面的那一天,那一天终于来临了,没有任何的陌生感,就好像老朋友亲密无间,心中充满一种感动。






另:也许是迎合美国的“艾琳”,从昨天凌晨开始,雨紧一阵慢一阵停一阵地下着。这两天,电视上、网路上,都在不厌其烦地说着美国东海岸的七年来最强“艾琳”飓风,会在当地时间27日晚间到28日早晨袭击纽约地区(也就是我们的时间今天早晨到夜间)。现在纽约地区的居民正在狂风暴雨中吧,愿他们战胜困难,平安无事。也不知儿子所在的马萨诸塞州怎样了,相信也不会有事的。刚去了就又是多年不遇的地震又是飓风的,虽然中心都在华盛顿及纽约,但还是很担心。

续:儿子今天下午4点,也就是他们的凌晨4点来电话,说飓风的前奏——暴雨刚到。我告诉好奇心极强的他,老老实实在屋里呆着,不许出门看究竟。他说知道,谁会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啊。真要飓风来了,就躲地下室去,因为美国的房子都是木质结构,怕被飓风刮倒的大树砸坏。我说注意带上吃的,还有手电筒。我问怎么这时候来电话啊?他说睡醒饿了,找点吃的,说:奇怪,现在作息时间和太阳公公同步,太阳公公下午六点下山他就很困,早晨4点太阳公公还没起床,他就醒了,不过时差倒是早就倒过来了。说道吃不惯美国家庭的食品,哪有传说中的肉啊,就是面包加果酱,还是吃凉的,在冰箱里拿出来就吃。幸亏临走学了红烧肉的做法,昨天自己买了鸡块回去红烧了,还可以。并且美国人吃饭也不是刀叉齐备,就是用手抓。我说那你和他们可有共同语言了。因为儿子吃饭经常是筷子、勺子、手并用。说自己的口语很好,去学校秘书处报道,交流起来没有任何困难,人家问他是不是来美很久了。他问房东自己有没有重音发错的地方,房东说没有啊,很好啊。还说美国的牛奶超便宜,2.5美元4升。美国的人都很好很友善。这是去美后儿子第三次来电话,前两次都只说了一分钟,报个平安。今天下午4点多、7点多两次说了将近40分钟,说电话费一分钟一美分多点。这下,我们比较放心了。
21:04
又续:9月2号上午8点,儿子来电话,说起美国人真能忽悠,传说中的飓风居然到他们那儿一点风都没有了,只是下了一场暴雨而已。儿子说,也难怪没风,他们小镇坐落在山的背风处,把风都给挡住啦。
9.3.20:3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