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子申请美国研究生留学的一些心得

(2011-07-20 21:57:35)
标签:

杂谈

分类: 儿在大学

    儿子6月23日毕业,24日离校,25日上午8点到聊,回家快一个月了,早就想写一写儿子从准备到申请过程的经验教训,说不定对后来者有帮助,可是就是犯懒,再加上QQ农场又有新花样,每天玩得不亦乐乎(也不避孩子了,作为妈妈,做这样的表率,惭愧呀),所以一直拖到现在。本打算也学学网友列一张详细的从准备到申请的时间表,事无巨细一一列举,但感觉工程浩大我又犯怵,况且网上类似的文章也很多,我就不再啰嗦了,想了解的亲们尽可以到网上搜搜,只是要注意作者的写作时间,要看最近的,时间长的怕政策有调整。下面结合自己的情况说一说几个具体问题吧。

    一、关于何时有出国留学的打算

    当然是越早越好,在我,儿子2、3岁的时候,就教育他以后要到牛津、剑桥留学,他每年不多的压岁钱,都替他存到银行里,美其名曰攒出国用的飞机票钱,后来就归公啦,还是按下别表啦。但这个观念估计在儿子的脑子里还是扎下了根,再到后来孩子上初中,我又强化:英语一定要学好,无论是考高中、还是考大学、考研、出国留学等等等等都占有很高的分值,儿子看来是听到心里了,所以英语一开始学得就很卖力,成绩也就越来越好。到了大学,无论是听英语还是英文阅读,都如同汉语了,唯一的缺陷是口语稍差,和练得少有关吧。从小学到大学,随着儿子学习成绩的越来越好,我们出国留学的思路越来越清晰,直到付诸行动。

    二、关于需不需要上新东方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也不好以偏概全,儿子大二暑假上了北京新东方的GRE强化班(很紧俏啊,大二寒假我们大年初二就通过邮局汇款报了名,当时银行都还因为放假没办理汇款业务),感觉作用不大,指望上十几天的新东方大幅度提高英语成绩,不大现实,倒是他们的应试技巧应该可以用得上吧。不过过错也可能在他,他老是出去旅游不喜欢听课。

    三、关于需不需要背红宝书

    儿子说,大一下开始背红宝书还有韦氏词典,好辛苦。可是到了考试时差不多都忘了,还是靠平常英文阅读时的积累。现在托福、GRE考试规则做了调整,原来主要是考单词的,从今年秋天开始主要是考阅读了,所以就更没必要死背英语单词了,平常多阅读最重要。为此儿子还耿耿于怀,说生不逢时,阅读是强项的他偏偏赶上考单词。

    四、关于何时考托福、GRE

    儿子是大三3月份考的托福,大二9月份考的GRE,嫌成绩不理想,又于大三7月份、6月份分别考了托福和GRE。需要注意的是托福考试一定要提前报名,临时报很可能已经名额满了会耽误考试,特别是热门月份及考点少的城市如武汉。GRE相对好些。

    五、留学申请,该不该相信中介

    由于之前看到的文章,大都说中介如何如何不负责任,再加上儿子他们都是自己做,所以我们没有找中介。事实证明,这是不明智的。好的中介凭借其自身的素质和专业化,能够和国外的高校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把握和预测留学申请行情的趋势,确保申请时尽量不与他人撞车;并且在个人陈述(非常非常重要啊)上懂得以正确的角度、技巧将学生的学术背景、家庭背景、人生规划等相关资料整合,针对学生特点挖掘其闪光点,向国外高校扬长而避短地展现,确保学生个人素质和国外高校标准匹配的最优化。不过也没必要全程请中介,因为那会很费银子,可以让他们做单项,比如个人陈述、选校。说到个人陈述,我们要感谢博友艾文老师,他是我最初开博客时认识的一位博友,当时是加州理工大学的教授(是新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可是后来不写博客了,但留有电子邮箱,我试着发了一封邮件,没想到他很快就回了邮件,并要了我的联系电话,主动给我打电话指点如何申请,后来孩子把陈述材料发给他,人家又逐字逐句地帮助修改,好人啊!由此也可以看出:我们博友素质就是高!

    六、关于选校

    根据自己的英语成绩(名校都有门槛的,到其网站查查就知道)尽量各个档次的都选几个,儿子的失误就是20-40名的学校没选,空档了。还有就是尽量避免选“大众情人”一类的学校,儿子就是不知道,所以选校与别人撞车的不少。

    七、关于论文和科研成果

    这个不强求,因为本科阶段毕竟以学习为主,不会有深入的科研,大学期间的各科成绩好是根本。当然特别优秀的有论文和科研成果就另当别论了,只是千万别造假。

    总之,申请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马虎不得,大意不得,但也如小马过河,水的深浅,既不能相信牛伯伯的,也不能相信松鼠的,只有自己亲自趟一趟才知道。关于考试及申请中的信息等等,不要一味相信论坛啦博文啦说的,并不是说网友说的不可信,想当初,我们也是参考网友的文章一步步走过来的,所以我就写了这篇文章回报网友。我是说,每个人的情况不同,理解力不一样,帖子的时间有早有晚,就可能出现误会,还是到官方网站核实一下为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