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之旅(三):前往南湾猴岛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旅游 |
上下图:大王椰树,别名:文笔树、大王棕、大肚子树。棕榈科常绿乔木,原产古巴、牙买加、巴拿马,是古巴的果树。高10~20米,干直立,干常于中部膨大,叶聚生于干顶,树型美观,是优良的绿化观赏树。果实含油可作饲料,种子可作鸽子的饲料,叶鞘可作扫把,叶柄可制牙签。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种植,树干中间是布满纤维的而且空心,会分泌出部分黄色的树脂,海南岛比较多。广州的行道树也是大王椰树。又称大王棕树。
上具环纹,中央部分稍肥大,膨大部分是含水多的地方,乃为适应旱地生活所产生。茎底部常长出一些不定根。羽状复叶长可达3-4公尺,叶鞘绿色,环抱茎顶,长约叶长的1/3-1/2。肉穗花序著生于最外侧的叶鞘著生处,花乳白色,雄花萼3片,花瓣3,雄蕊6-12,雌花有6,假雄蕊呈齿牙状突起,3房3室,柱头3。果为浆果,含种子一枚。本省引进约有90年历史,常植为园景树或为行道树。
王棕又名大王椰子,学名:Roystonea regia (H.B.K)O.F.Cook。高可达10—20米,径粗约1米。它以奇异的纺锤状高大树干和超凡脱俗的气度,在成百上千的棕榈植物中脱颖而出,被人们誉为“白马王子”。虽然它的老家远在美洲的古巴,但现在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热带地区,我国广东、广西、云南和台湾也有栽培,通常作为行道树,或植于庭园中,种子可作鸽子饲料。在西双版纳,王棕不仅已是比较常见的园林绿化树种,而且还为许多苗木经营者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棕榈科大乔木王棕树形十分独特美观,两头细,中间粗,基部又膨大,象花瓶,如导弹,又似西双版纳傣族的象脚鼓。植物园中心有一片王棕,已种植多年,树干粗壮,枝繁叶茂,远远望去犹如一排排面向蓝天整装待发的导弹,所以这里也常常被游人戏称为“导弹基地”。
型态特征 单干高耸挺直,可达15~20公尺,干面平滑,上具明显叶痕环纹,茎
基部会有不定根伸展,幼株基部膨大,成株中央部分稍膨大,膨大部分是
含水多的地方,乃为适应旱地生活所产生;羽状复叶长可达3~4公尺,小
叶披针形,叶鞘绿色,环抱茎顶,肉穗花序着生于最外侧的叶鞘着生处,
花乳白色,雄花:花萼3片,花瓣3瓣,雄蕊6~12;雌花:花瓣啮合状排
列,不完全雄蕊6枚,呈齿牙状突起,子房3室,柱头3,果为浆果,含种
子一枚。
适合盆栽、蔓篱、花坛栽植或丛植。大王椰子因其高大雄伟,姿态优美,四季常青,树干挺直如电线杆,成为热带及南亚热带地区最常见的棕榈类植物,寿命可长达数十年。列植于会堂、宾馆门前,或作为城乡行道树,均十分整齐美观。园林绿化中还常将其三五株不规则种植于草坪之上或庭院一角,再配以低矮的灌木于石头,则高矮错落有致,充满热带风光。北方常将幼龄树盆栽,用于装饰宾馆的门厅、宴会厅和大型会议室,则风采别致,气度非凡。









在岛上看了两出猕猴表演,感觉和我们在大街上耍猴人的表演没什么两样,所以只拍了下面这张猴子趴在小羊身上走钢丝,充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