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子在家待了一周,已于昨晚乘坐9:24的火车离开家去了他的学校,为了参加8月17号的GRE机考。今天上午发来了短信:已到宿舍。收到短信,我有种想追到我儿学校去照顾他的冲动,心好像也飞到儿子身边。这个暑假,儿子满打满算在家待了十一天。我真的好难过、好不舍。
今天是立秋第三天了,这些天不经意间抬头望望天空,夏日似火的骄阳散发的光芒已有些清凉、有些通透;低头看看地上的落叶,一早一晚感觉一下有些凉爽的秋风,我知道:又到一年秋凉时。
想想自己的未来,有些惆怅,有些心灰意冷:我何处来,又该走向何处?儿子注定要远走他乡,只剩下我们俩,年复一年,暑去冬来,秋风扫落叶,我们将慢慢变老,生活还有什么意思?
本来人到中年,直如正午阳光,应该耀眼迷人。然而细细一想,这耀眼迷人不也就转瞬即逝,又成落日余晖了么?更不用说也有乌云蔽日时。《增广贤文》上说:“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人到中年,一事无成,也就万事俱休了吧?
我知道自己只是俗人一个,一直过着充满喜怒哀乐的快乐生活。年少时有理想、有追求,成家后有了可爱的儿子,我们看着他一天天地长大,过得快乐而充实。现在,孩子长大了、独立了,慢慢就要离我们而去,我们还能做什么?难道我们就这样渡过余生?
人到中年,是否也就到了人生之秋?想想已不再年轻的我们,活着为什么?已经年逾不惑,早已过了理想、抱负、激情的年纪,既没有老子“身处江海之上,心在魏阙之下”的胸怀,也就更没有了大器晚成、从头做起的勇气和想法。早已习惯了天天上班下班、按部就班的日子,早就成了温水里的青蛙,连跳出锅的本领都失去了,只是每天忙忙碌碌地打发时光。
但是,我们还有爱心、责任,还需要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让孩子的感情有一个寄托;需要给老人一个保障,让老人晚年有个居所,我们是家庭的中流砥柱,要尽力使自己所爱的人能过得更好。我们大家都这样想、这样做,我们的社会该有多么的祥和。
生命如花,让我们拈花一笑,以一种坦然的态度面对生活。生命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总要经历春夏秋冬、风霜雨雪。让我们都怀揣爱心、肩扛责任,坦然地、快乐地过好每一天。正所谓:
日出东海落西山,悲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常与博友聊聊天,古也谈谈,今也谈谈。全家老少互慰勉,贫也相安,富也相安。早晚操劳勤锻炼,忙也乐观,闲也乐观。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