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大绿宝如意心佛
大绿宝如意心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892
  • 关注人气:6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害怕的小女孩

(2014-11-21 13:29:11)
标签:

情感

分类: 弟子学法感悟感应篇
几年前,参加中医讲座学到一点静坐察念的东西。刚开始察念时不知怎么察,很笨拙,也不知什么是执。当时是心里有一个烦恼,静坐时就反复问自己,是因为原因一烦恼吗?还是因为原因二烦恼。当问到真实的原因时,内心就会有一种感觉,比如更生气了。那就继续往下问,为什么是因为这个原因。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慢慢的认识到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内心起初的某一个念造成的。不能随便的怪别人造成了自己的痛苦。因为最起码一个巴掌拍不响,自己必然都有问题在。

然后在某一天再次看刘善人的讲座时,突然觉得自己太差了,太恶了,太笨了。悔恨的泪水不停的流。我有过两次这样的体验,其实头脑好像不是非常悲伤,但就是想哭。我觉得可能是灵在悲伤悔恨。哭着哭着,脑海中就出现了一个画面,在一个空荡荡的房间中间,有一个小女孩蜷着身子躺在地上。她由于蜷得太久了,胳膊腿与腹部都已经完全粘连在了一起。粘连部分都硬化得像石头一样了。我知道,她就是我,她是因为害怕才采取的这个姿势。害怕这个世界伤害她,害怕未知的东西。

后来跟着上师佛走上修心的路,把一些表面的浮躁烦躁慢慢消掉后,我回想起了这个画面。现在我知道,这也是我的一个严重的执。怕心,没有安全感的执。要说是怕死,好像又不是。真正死亡来临,我反而能放松一些。而且由于修行,脑海中的画面也已经变化了。现在我是站着的,背还有些佝偻,胸前还有一些石化的东西东一块西一块的粘着。我没有任何功能,连梦境也大都是非常平淡无奇的生活场景。只是想起了就是这样的感觉。为什么不是别的形象也很奇怪的。修行就是修心,那心的感觉本就十分重要。无论是平淡的生活场景还是光怪陆离的幻相,都只要关注当时内心的感觉就行。也就是观心查念。

我还有很强的怕心。不安。但如果具体时是怕被骗?怕被打?怕被杀?等等都不对。当行为一旦落实了,反而就不怕了。怕的就是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的那一刹那。所以我看美国的血淋淋的惊悚片不害怕。看日本的鬼片,看着鬼慢慢靠近的时刻就很害怕。看着黑漆漆翻腾的海水会害怕。看静悄悄黑暗的房间也会害怕。想要把它消掉,我知道要升起勇气,要无我,要坚信上师佛。可目前阶段还是有点抓不住这个怕心的根,它总是在我升起勇气时变弱,不知什么时候又出来了。

期待着挺胸抬头阳光的小女孩的出现。

近期烦恼之反思(家务、婆媳)

烦恼之一:公婆来带小孩。老公因为他父母在家,越发的懒惰。甚至连吃饭也不帮忙端菜盛饭,饭后当然不收拾不洗碗。几乎是饭来张口,吃完就看手机。小孩也不喜欢他,因此他带几分钟小孩就闹着要其他人陪。也不关心自己的父母,每天几乎不和他们说话。我心有不满,很想说他。但好像类似的问题已经吵过N架了。说了实际也没什么用的。我决心要把这个问题吞下来。因为只要自己认为有问题,那都是自己的问题。
忍了几天,发现这个执是什么了。毕竟现在公婆都很勤快,老公懒惰我也没有很累。所以不是因为自己累而生他的气。而是因为担心自己将来很累,就是换我父母来带小孩时他也不做事,或者将来我们两人带小孩时他也不做事。而这个预期本来就是错误的。将来什么样不应该去计划期待设想。一切都是变化无常的。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他自己的父母自己不孝敬,还要我来操心。这又是有我了。自私了。现在这个阶段哪怕是几个月,也是5人的家庭,那我就应该正常的去关心他们,为他们着想。不要老是局限在自己3个人的小家里。等真到了那个时期再说。

烦恼之二:与公公说话,他是认真听的样子,但听完后没有反应或反复强调自己的观点。实际几乎不能交流。不干活时就独自呆坐着(除了玩游戏看电视),感觉特别封闭。与婆婆说话,她总是急于辩解,觉得我老是在说她。有时说些谎言。总的来说是特别害怕我们不满意。
昨天三姨要来家坐坐。于是邀请她们在家吃午饭。与此同时,公婆要带小孩出去玩玩并买菜。我赶紧说,妈中午准备做些什么菜,我先在家准备。那时她已经把一些原材料拿了出来,估计是已经计划好了中午的饭菜的。只是突然要增加人,有些改变。可我这么一问,她就问反我想做些什么,害怕自己安排得不好。我就问她,那你是要我来安排午饭吗?她不说话。是不是又觉得她让我做事情了我会不满意。我当时有些生气了,原本想帮忙反而还闹别扭。最后她还是没有告诉我自己准备做些什么,出门买菜去了。
从这件事情可以侧面说明一点,我们的思维方式差距真是很大。如果她告诉我准备炒什么,炖什么,怎么炒,怎么炖,我在家可以洗好切好准备下。就这也不能配合起来。我动手洗个碗,洗个小孩衣服,她都要说,我来洗。其实这也导致了我老公特别的懒惰以及与他们的不交流。
前晚做梦,梦中生婆婆的气。实际是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满清晰的呈现给我看。要我放下此执。
我的问题是什么呢?老是自己脑补婆婆的想法。因为交流不好,语言的问题,生活习惯的问题。我自己觉得自己说什么她都会朝负面的方向去想。比如让她们去看病,也许她会觉得我嫌弃他们身体不好。比如让他们休息,我来做顿饭,她会认为是自己做的饭不好吃。但这只是我自己产生的负面的想法,并不是真实的。因为我不能被这些脑补的想法支配,稍微不顺就生气。其实是已经对她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印象,并被这个印象牵着鼻子走。再进一步说,即使这就是她的真实想法,她也是出于保护自己,想在孩子面前做得更好,不要被孩子嫌弃和不满吧。
不论对方说话做事的发心如何。有善的一面也有自私的一面,也许人性归根结底还是自私为自己考虑。但事实就是这样。保护自己无可厚非,为自己考虑本来就是人之常情。佛老说要我们心量更大,心容众生相,容的意思是要理解并接受吧。把所有人都想成是善的,是自己愚昧。把所有人都想成是恶的,是自己无知。就我现在的状态来说,还是要善意地去对待他们。凡事多解释两句。再耐心一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