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顺上师即随佛(必背文)
(2011-02-18 22:18:38)
标签:
如来本性我执正觉布施 |
分类: 基本文:大清净莲花法 |
心不受缚即如来,心不受缚即来去,本性恒在不来去,不生不灭无垢净,本性如来恒常在,要见如来随如来,随顺如来自性佛,上师即是诸如来,全依全供随如来,全依全供即念佛,全依全供无我空,完全布施见如来,一切我执化为空,随顺上师即随佛,随顺上师才见佛,随顺上师才正觉。
附文:因信上师成就
(2010-06-25 09:31:24信为功德之母,一切诸佛因信上师而成就,诚信上师即是皈依佛法僧,因上师是诸佛的总集,因信上师而消大业速积大福德,一世成就,因信上师,才能与上师信息沟通,心才能与上师的心即诸佛的心相融,相应,上师的教言即佛法甘露才会流入弟子的心身而得大加持,信多少加持多少,视上师如凡夫一般的修者,此人已把自己与佛和自性隔开远离,再吃苦修也不能成就。因靠自力,无量劫的业难消难成佛,而诽谤轻视上师者是诽谤轻视一切佛,佛土,自己的心念把自己排斥到地狱,再修也无成就,修到地狱里了,除非真心忏悔得上师的原谅,否则所修的福德都消去。无论显密各教派,对待上师的因果都如此,而上师的标准就是已见法性能讲自己证悟法的人,讲观止即持心戒。
以下是摘自朗忍巴大师关于亲近上师的功德
格西仲敦巴当时对阿底夏尊者的尊重和侍奉超过别入,因此,他的成就也最高。如他在病榻前侍奉尊者亲手接送大小便等,做了许多脏活和苦活。由于这样尊敬侍奉阿底夏尊者,得到阿底夏的器重,他虽然是个在家法上,却也受到僧众的敬重,成了阿底夏的法位继承人。
萨班教言》中写道;“数劫苦修般若行,施舍身首手足功,师道刹那间圆满。乐修供奉上师法。”就是历时数劫,进行舍身等许多艰难苦行才能圆满的般若行,在师道中刹那之间便可完成,因此,在修积福德资粮和消除罪业方面、没有比供养上师更方便的法门。我们要以《华严经。树庄严》中的敬师“九心”,全心全意地供奉上师,虽然完全做不到,也要发心学习。
思念上师的福德压倒其它一切善行福德。《珍雯达娃传〉中说:“得知对师一念头,功胜供奉一切佛,压倒其它诸善行,坚信不疑心随喜。”对上师的一个善念,压倒供养一切佛菩萨的善行积福功德的说法,不管那些空头理论家信与不信,想获得成就的修行人,一定要坚信不疑。
.心思念上师是最殊胜的迁识往生法,即“抛瓦法”。在《善军请求续》中说:“人在临死时,思念上师可迁识往生,并能证菩提。”这是说无论其罪业多么深重,只要临死时念及上师,就能迁识往生人天福地,闻善道,终究成怫。而且这是一种最简便而又最有把握的抛瓦法。 |
|
|
|
经常思念上师功德,分以下三种功德;
a.经常思念上师可得诸事顺利,如愿以偿。《华严经?树庄严》中说:“经常心中不忘善师友,诸事会如愿以成。”心中念念不忘上师,会得利万事如意成就,不但经上说,而且有许多具有很大说服力的亲身体验例证。 b.经常思念上师自然得到许多本尊加持,获得无上成就。如大成就师冒觉巴说的:“观音白就让他白,度母绿就让她绿,喜金刚黑就让他黑,反正我在任何时候都心中没有离开过师傅的形象,因此,离成佛大概不会远。 ”如他所说:这位大师经常心中不离上师形象,得到许多本尊真实现像,在本世获得了无上成就。但现在很多人对亲身可以接触到的上师漠不关心,却另寻找本尊修练的做法,与那些大成就师的行径背道而驰。尘阿洛追尖参也曾说;“我们虽然没有什么能耐,只要心中除上师外没有什么别的东西的话,由于这种殊胜缘起的作用,你一生中不变样是不可能的。” C.经常心中有上师,就能获得一有俱有的善功德。如一般宝物数量再多,也不如一个如意宝。若有一个如意宝虽然没有其它宝物,也等于俱有一切宝物。上师是如意宝,如果心中经常念念不忘上师,会自然而然获得许多破悟功德。这是先辈的经验之教。大成就师藏巴嘉热曾说:“只要意念不离师,不会念经也可以,不会坐禅也可以。”桑吉公巴大师说:“我们这个深密教言传承,只要有诚心就可以,要保持信归,多做祈祷。” 祈求功德
由于供养上师的功德胜于供养一切佛菩萨的功德,所以,赞颂祈祷一切佛菩萨的功德也比不上赞颂祈求自己的上师的功德。如郭仓哇大师说:“诵咒千万遍,不如祈祷上师一遍灵。”就是说念诵神佛咒语千万遍,不如念上师颂赞祈祷词一遍的加持力强。他又说:“祈祷(上师)之功,能使自己与上师心合一,祈祷之功,产生特殊悟神通,祈祷之功,源源不断生感悟,祈祷之功,三宝悲智常关照,祈祷之功,所求诸事尽如意。”等等,桑吉次大师教导说;“每天至少做十几次祈祷,若无感应,就算我胡说。”羊公巴大师说:“经常不断地、情真意切地做祈祷,就会使加持能量入心窍,世俗成见自消,执着自化,空觉自生,自然俱生直觉之中万物如在掌心清晰无碍也。”祈祷上师对消灭灾害也有不可思议的效应。曾经在潘宝地方有个人被魔鬼缠身而精神失常。家人请格西堪隆巴驱魔,文观慈悲,武诵恶咒均未见效,后来默默祈祷仲敦巴上师,魔病突然痊愈。郭仓哇大师说:“祈祷上师、空行护法视如子。祈祷上师恶魔鬼怪不敢欺。”仲敦巴悦;“祈祷尊者,比祈祷其它本奠更有加持力,这是我的亲身体验。”在心行入法,法行入道的激励作用方面,祈祷上师具有特殊的作用,所以岱洛巴大师教导那尧巴说;“激励成就最佳法,就要祈祷上师啊那尧巴。”宗喀巴大师教导度增巴说;“要使上述善行功德,未生出生,己生增长、巩固,对合格的善师视为真佛,赤诚信归,对三宝性相准确无误地体认,坚信至关重要,修任何一种善行都要向这两方面,情真意切地进行祈祷、发愿。”又说:“对世间如意宝进行祈求,能帮助解决今世的利禄需求,对上师诚心祈求,可获得世间和超世间的~切成就,因此,祈请发愿是非常重要的。”那尧巴大师说;“敬奉祈求如顶球,美满心愿能实现。”这类例句不胜枚举。 当佛礼敬功德 分礼敬功德和当佛看待功德两种: (1)礼敬功德: 对上师身敬如叩拜、起居等尊敬礼貌动作行为,言敬如赞颂宣扬师德和言语尊敬礼貌。意敬如敬重爱戴、真诚信归等爱敬思想行为等,在分别解脱戒、菩萨戒、密戒中都有具体的要求,严格按照三戒中供奉敬信上师的要求去做,就会完成巨大的福德资粮,得到人天共助等许多不可思议的功德。如经中所说:“信归不可思议其报也不可思议。”“造什么业得什么报应。”因此,身、言、意信归上师是一切善缘生发和合的主要媒介。 (2)对上师当佛看待的功德: 在佛典经续中不只一次地开示要树师如佛。对师当佛看待的功德,在《手金刚灌顶续》中说“利于众生,他是佛陀,心持此念,诸善必生。”意思是把上师看做利乐众生的佛陀,诸善未生者得生,已生者增长,可直达觉境。《密成就续》中说:“上师与那持金刚,谁人视他为一体,诸种成就合一源,谁便获得此成就”等说法,在续部和诸成就师的著作教言中很多。总而言之,众多法门中没有比视师为佛、赤诚信归更殊胜的法门,所以续中说;“其恩使大乐,刹那之间得,敬礼持金刚。如宝上师身。”意思是:若能虔诚信归上师,大乐佛身也会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得到。菩萨吉悟瓦教训中说;“人身上最宝贵的是心脏,如果把心脏掏出来,也只是一团血淋淋的肉,在修心中最神秘的是上师瑜伽,取出它的核心的东西,只有一点:就是视师为佛的信归。”在这一点上佛教各教派都看法一致。有些老前辈说:大手印、大圆满等其它教派都有把上师瑜伽当做修行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因此,出过很多即身成佛的先例,但缺少把上师瑜伽视为修行生命线而贯彻全过程的传承,因而在三年零一月半的时间成佛的没有一个人,但我们格鲁传承,不但有把上师瑜伽当做修行重要组成部分的传承,而且还有把上师瑜伽当做生命线、贯彻修行全过程的特别传承,因而在三年零一月半的短暂修行期内获得最高成就的人很多,尤其是不需要像别的教派那样封门闭户刻苦密修而轻而易举地获得高成就者比比皆是,看看那些所谓“双运珍宝传承系列”生平传记,就会知道此说并非夸张、如果说信归上师是即身成佛的主要法门的话,是否就不要生成、圆满次第之类的高深密法了呢?并不是这个意思,信归上师与修其它密法不但不矛盾,而且就像蛋糕离不开奶油一样,任何密法也离不开信归。正如郭仓哇大师传记中说的;“密乘最大方便是,信归上师之妙道。”羊公巴大师说:“绝妙无上瑜伽密,其道汇总一信归。”意思是视师为佛,虔诚信归是无上密妙道汇总到一点的精华,如能信归达到必要的强度,生圆次第等~切妙功德就会一帆风顺地达到圆满境界。《珍雯达瓦传》中说:“心口如一将上师,看做诸佛合一身,是诸善德开发力,一切佛子共行道。”桑吉温大师说:“若无信归之水分,觉悟禾苗难发芽,视其为佛以真情,经常祈祷极重要。”尖阿洛追尖参说;“一切经续共同说,成就本源是上师,要想获得妙成就,取悦上师释过于。”四世班禅大师说:“一生成佛妙方法,对那合格之上师,一心虔诚作祈祷,是深密法集大成。” 如上面所说,思想和行为一致地合乎法规地供养侍奉上师,特别是坚定不移地当做真实佛陀,诚心祈求发愿,一切善功德就象经中所说那样必生无疑。 摘自:朗忍巴(兰仁巴)大师著《菩提道次第心传录》 |
不尊敬上师的罪业——朗忍巴大师
1、诬蔑诋毁一个上师,其罪等于诋毁一切佛。经中说:“对于其救星,弟子若诋毁,诋毁众佛故,其人受重苦。”诋毁的意思就是瞧不起上师,诬蔑上师。如说他心倩粗暴、贪欲心重、貌不端正、心不公平等等,等等。
2、
3、诋毁上
4、诬蔑诋毁上师对今世后世都不吉利。如《上师法五
5、诋毁上师,未生功德成就不生,己生功德成就将消失。犹如树根坏死的
我的恩师曾说:不尊敬和诋毁上师的人,即使是被称作佛菩萨化身
(二)违背师言的罪业
1、经典根据
经藏中说:“敬奉言教者善,背离言教者不利,利害的程度,随其奉行背离的程度而有所不同。”在《金刚帐续》中也说:“受到灌顶的弟子,倘若违背师言,今生多有灾难,来世下堕地狱。”岱得巴大师说:“不听上师言,不会出成就。”等等。
2、逻辑推理
上师教导的总旨只是“诸善奉行,请恶莫做”两句话。凡事都离不开因果规律,若不听从师教弃恶扬善,善不会自生,恶也不会自断,这不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吗?
3、验证先例
大
(三)对上师生气的罪业
《时轮续》中说:“对师动怒一刹那,一劫善行全被毁,数劫堕生地狱等,恶道遭受深重苦。”就是说对上师动怒一刹那。就会毁掉一劫所修善行成就,还要在地狱等恶道遭受数劫的深重苦难。嗔怒是恶中之恶,对任何人也不能生嗔恨心。尤其对功德之源上师生嗔心,其罪过更大。
(四)寻找上师缺点的罪业
《续
〔五〕将上师看做平常俗辈的罪业
根据自身境界,世俗眼光把上
(六)不尊敬上师的罪业
经中教导:徒弟对
〔七〕践踏上帅身影座垫等罪业
《上师法五十颂》中说:“践
(八)浪费上师财物的罪业:
《上师法五十
(九)使上师心不愉快罪业
敬奉上师,要使上师心情愉快,生活平静、法事不受干扰。倘若惹是生非,使上师心烦意乱,不愉快,其果报,频生是非口舌,自己心情不得安宁,甚至下堕地狱受重苦。所以在《上师法五十颂》中说;“无论任何时,不使心烦乱,无明若触犯,必受炼狱苦。”对此,应十分谨慎。
(十)对上师的作风产生误解的罪业
对
上师的行为作风,无论
(十一)对上师不以上师看待罪业
有些人只认那些有名气地位的上师,不认那些无名气地位的贫民上师,对这种势利眼看待上师的
总之,大至成就佛果,小至炼狱中的一丝丝凉风的福份乐趣都是归信上师的功德收益,小至十地菩萨的临成佛前的细微所知障,大至无间地狱的深重苦难都是违背师道
摘自:朗忍巴(兰仁巴)大师著《菩提道次第心传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