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上师自己根本就修不成
今天看到...写的《忆念上师当成就》,摘一句“如今,我明白了,我修行中成就的方式,是源自对上师佛毫不犹疑的坚信和彻彻底底的依止”,我也深有同感。
记得刚开始进上师博客的前半个月,如饥似渴的看上师的法理,感受到了上师法理的博大精深。但看到要如何信上师,如何依于上师等等的内容都是随便看看过的,自己内心也有些自傲,以为只要自己多看多学,通过从那些文字当中去学习到现实生活中去悟就可以学有所成的。
刚开始看上师的法觉得说宇宙的内容很玄很遥远,但是看完上师的大部分文章后我已经相信上师是很大的宇宙主。上师写的《宇宙的层次》一文,有说到宇宙的层次是无量的,不管从横向还是纵向来说都是无量的。我也相信宇宙是无量的,但是经过了半个多月的一门心思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受益非浅,似乎也都看懂了,我开始想去看点别的内容,我心想不如多博览一下,甚至想去找找不同的宇宙主。我相信上师是如来,那么还有很多不同层次的如来,我到哪里去寻找呢?我就想去看看不同层次的如来的法。我曾经问过上师,有没有不需要上师引领就可以自己成就的人,我甚至幻想过自己能否成为一个靠自己成就的人,上师说这样的人极少极少。
我有征求上师的意见,问上师自己能否去看点别的东西,上师要求我专一,并要求我好好背法观止。上师很清楚我当时那颗蠢蠢欲动的心,写博文一再要求学者专一,必背文《法船》也增加了一段新的内容,而那段时间我背到这种关于专一的文就很难背下来。我向来都是兴趣广泛的,之前接触学习过不少东西,要自己把心思放在一个地方真的很难,有过艰难的权衡比较,有过取舍的痛苦挣扎。刚开始都是强制自己去割舍的,直到后来渐渐明白,真的从心上去放下。
之后背法的速度明显快起来,但是背到《能舍一切为大布施》的时候,我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要身口意供养根本上师,为什么要把一切都布施给上师,我甚至想过这样的依止已经不是在走向理智,而是在走向盲从。后来上师又连续新增必背文,我开始背最新的几篇,两天内背了《有情得渡》《大乐空明》《随空性和随业我执》《上师加持》《布施一切速成佛》《醒空与迷》,当我背到《布施一切速成佛》这篇,背了多遍后突然泪流满面,我难以表达当时的心情,是内心感受到了上师佛的慈悲,一定程度上明白了布施一切的原由,但是这个明白还是不彻底的。背到《醒空与迷》一文,有一句“师是心空大自在,要让你心也解脱,上师心空无定相,莫要凡心来度佛”,背完此篇,我已经有信心,无论如何都要依止上师走下去。
之后修行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深深体会到了上师的无定相,我原本的那些观念,心目中一些完美的设想受到严重的挑战。对上师也充满了疑惑,为什么越修越不知道怎么回事了,越来越不明白上师的用意,我迷在里面不知所措。尽管曾经动摇过,想放弃过,但是最终自己还是坚定下来了,之前建立的对上师的信心不是那么容易瓦解的,我是带着即使跟着上师下地狱也心甘情愿的大无畏精神走下来的。 看到无名的博文《解脱自在》有一句“只要您愿意,陪您地狱行。”感同身受。
又想起上师的博文《佛说烦恼无我经》中,有一句“自我所执即是局,观心止妄来出局,破局出局心自在,忘我无我才心空”,有些局靠自己根本就破不了,没有上师自己根本就修不成,我现在深深体会也明白了这一点,把我的心得写给每一个想让心得到解脱的人,信上师,依于上师,布施一切就是唯一的捷径!
外相迷人
(外相多样迷人眼,
心中有执总是迷,
心中无执离万相,
方证自性无污净
信任上师,对上师敞开心扉
因为一同修上网不便,近日我便成了传话筒。同修的问题很多,抛出一个又一个,我一次次问上师,想帮他找到答案,可是上师的回答总是很简略,有些甚至不答。结果我就很为难,不知道怎么回复同修。刚刚突然明白,我太执于帮他解决问题了,因为有执而心生烦恼了。
摘录上师《论点化》中一句话“有的修行人老想师父或神的点化,该怎麽做,那你还修什麽,没有修了”
记得自己刚开始修上师的法,也总有一罗框的问题要找上师问,总想知道答案。现在比以前好多了,学会真实的记录自己的心情。发现自己毫无保留的对上师敞开心扉,让上师完全分享自己的心理变化,不但上师更具体得了解了自己的修行进展,也更方便了上师给予指导点化。
写下此文,愿对大家有所助益。
今天看到...的忏悔文,真切感人,一次次背叛与凌驾于上师之上,最后能够迷途知返实属难得不易,而越是不易才越显上师佛法的珍贵。
上师佛慈悲,我也同。。一样,每一个世纪每一个劫期紧紧跟随您
本末倒置的修空
(2010-11-22
13:16:46)
之前有看过某人博客,当时甚至觉得有些内容好于上师所讲,这几天看到一个朋友转了那个人一篇“不舍诸念,亲证本来面目”的文章,“不管念头如何腾挪变化,你始终将觉放在觉上。如此久觉,能证本来,不碍念头生灭从来。”看了有点不知所云。想起一个很好的朋友跟我聊空聊无常,想起一个我觉得有修持的网友跟我聊空聊无常聊无善恶。忽然想明白,空还是不空,有我还是无我,现实生活中一检验便知。嘴上的理说得再通,心里想得再明,现实生活中不会用等于不知。
念头性空,因念头生生灭灭,不断变化。那既然念头性空,我们就觉知这一切念头在我们心里生生灭灭,随它念生念灭是不是就是空了呢?可若是我们的心不空,我们的念怎么可能空,执念虽也念生念灭,可你心里的执始终没去。比如有的人很容易生气,他人态度不好生气了,他人骂几句生气了,他人做了一些不合自己心意的事生气了。我们观察这气生起来,观察自己内心的忿忿不平,观察自己平静下来之后把这事忘却,但仅仅这样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下次遇到类似的事,自己的气还上来,要是这个我真空了,这气还能生起来吗?他人态度不好,就觉得对方不尊重自己,他人骂几句就觉得自己吃亏了,这个我始终没空。自己想想对方态度不好,对方骂自己了,自己到底损失了什么?把你觉得损失了的这些(也就是你的执着)放下,真正放下了,真正无我了,这气根本无从生起。
再举个爱情与婚姻的问题,这是每一个按照常规人生轨迹去走的人都要经历的过程。爱情与婚姻都得讲缘份,男女分分合合是缘聚缘散的事。世事无常,爱情有保鲜期,有热恋期就会有平淡期,我们不可能让爱情永远停留在热恋期,再轰轰烈烈的爱情也会归于平淡。有人不断更换对象追求一次又一次的热恋刺激,有人失去热恋期后就对感情对生活沮丧。婚姻是比爱情更复杂的人生历程,婚姻不但是两个人和谐相处共同生活,还要牵扯到两个家庭,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体验的想必都会有自己对婚姻的感悟。两个人或两个家庭之间最大的考验就是得失心。这个世界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公平,夫妻之间两个家庭之间不可能得失完全平衡。抱着不想让自己吃亏的心理去经营婚姻,又怎么可能真正找到平衡。
有人说既然世事无常,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一切性空,那么爱情婚姻也空,我们干脆就不要去经历爱情婚姻了。可是你心里向往那种热烈的情感,或不愿意面对感情温度的退却,或害怕自己受到感情的伤害。或虽不想从婚姻中去得到什么,但也不愿意在婚姻中去放下一些自己的利益,这不过是不让自己去面对得失考验,又怎么能算是一切皆空呢?
一个网友说“智者取其善,愚者取其恶”,还说要“铲除自己的恶念来修习不善不恶”,而我的感受是,不是取善取恶的问题,不是铲除恶念的问题,遇到一切都应该思考的是自己还执着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放下?摘用上师《在生活中修行(心)》一文中的一句话“没有对与错,只有放下,升华,不执”。修空不是嘴上说说一切皆空,不是理上明一切皆无常,一切都有成住坏灭空的规律就可以的,修空是要到现实生活中去修自己的心,在现实生活的考验中观心查念,查自心的执着是什么,只有放下执着的心才能升华,只有放下执着的心才是不执,物虽放下了而种种心不放下仍不是真空。
(此弟子将暂时关博,静心修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