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实证与空谈妄语

(2010-05-16 08:46:33)
标签:

宗教

妄语

上师

实证

十地

分类: 佛法

对修,如无观,则无修,即无正观,离此即是邪见,很多修行的人没时时在观止即戒中,时常破戒,不是观止消业,以观止即戒来修,多是好看佛经不在生活中实践放下种种妄想贪执,所以修行难有进步,落于空谈的多,不理解佛经道经圣者的话等而乱引用,或作己说,实是妄语,或用来攻击别人,好谈己见,也在妄言,自己都不知自己在说什麽,没证妄言。见性的人才有智慧的源泉,故十地前为干慧,十一地为等觉,有佛慧能讲佛法,但有执渡人等无明,十二地妙觉,就是放下渡人心等,放大光明与万物的性光一体,明空性的妙有能生一切,已达自在的明澈中,但还是菩萨,唯有再次放下心空无我,在妙觉基础上视一切性空清净,实是回自性完全无修进入佛境,即十三地。

 

很多修到罗汉的境界,因有我相,自以为证悟,实是见性都没有,好修色身的更是如此,因其长时间处于一种状态,空的无欲的状态,罗汉好把此境当佛境,其人言谈中时显我慢。

 

人的心由观念定,什麽样的观念信念就是什麽样的心,罗汉菩萨佛的信念都不同,故境界不同。如果一个人在有出离心阿罗汉的基础上发菩提心想成佛而无我完全信赖上师,七日就可行空乐双运在上师的带修下见性到十地,因心空无我要利益众生的信念而成就了他(她),因信而成就,信为功德之母,一切因信而完全受上师的心而等同于上师的心,心空无我既佛性,即戒定慧,就是邪法心空也为正,完全无我即明点不失自性故。

 

《华严经》:“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受记法,菩萨以此,自知受记。何等为十?所谓以殊胜意,发菩提心,自知受记。……于一切善知识,和合无二,自知受记。于一切善知识,起如来想,自知受记。恒勤守护菩提本愿,自知受记。是为十。”

维摩经‧观众生品》指出,“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

楞严经:言妄显诸真,真妄同二妄。

《圆觉经》云:“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盘,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所以成佛快慢取决于修者的心,能心空无我就放下的多,不能放下,无论修多少世也修不成,不是口念佛号经咒打坐就代表你放下了,要在实际中放下,你才能修到不同境界,龙女刹那成佛,一切都看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佛相与魔相
后一篇:红唇与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